摘要: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給廣東高校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賦予高校更高的使命。對于廣東高校的“兩課”教師而言,也應當把《綱要》的相關內容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去,使學生了解《綱要》,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投身到《綱要》的實踐中去。
關鍵詞:“兩課”教學;貫徹;《綱要》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5-0267-02
廣東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綱要》,給廣東高校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賦予高校更高的使命。各高校應該“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綱要》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定位和目標,增強改革發展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服務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高等教育的新跨越?!睆摹皟烧n”教學來看,教師可以把《綱要》的內容自覺融入教學中去,使學生了解《綱要》,增強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自覺投身珠三角一體化的實踐中去。
一、在《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的教學中融入《綱要》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綱要》開展省情、鄉情教育,培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國家主要領導人對廣東非常重視,曾多次視察,如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等;廣東的經濟發展在全國名列前茅。這些都是廣東人引以為豪的地方。現在又“先行先試”搞珠三角一體化,而且《綱要》上升為國家戰略,還寫入總理的報告,更是鼓舞人心。在第二章的教學中可以結合這些內容給學生講述,增加他們的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鄉之情。
開拓進取、改革創新。這是當今社會所提倡的時代精神。在走過改革30年的艱辛歷程之后,廣東收獲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成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惑:是滿足現狀,還是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的革新路上勇敢邁步?答案是明晰的。所以,珠三角一體化,形成強有力的區域經濟競爭實體,是在延續廣東人敢為人先、大膽探索、改革創新、務實進取精神。這些內容可作為第二章“時代精神”的例證。
顧全大局、注重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是我國的優良道德傳統,也是集體主義的重要內容。珠三角一體化必須打破過去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地方保護,這里強調的是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制定和實施《綱要》,是國家從當前、長遠和全局出發作出的戰略部署,既是對珠三角改革發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又是在改革開放30周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上和廣東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推動珠三角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的重大舉措。在第四章“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的教學中可以給同學們插入這個內容。
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隨著珠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會給這一地區的居民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大學生是受益者,又是參與者。教師在講到第六章時,可以鼓勵學生們著眼于珠三角的發展,聯系自身,鍛煉能力,提高素質,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實現自身價值。
二、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的教學中貫徹《綱要》相關內容
《綱要》涉及《概論》中諸多理論,如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等等。“兩課”教師可以融入課本作為案例講述。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對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30年來,珠三角地區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國推行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較早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成為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市場體系最完備的地區。30年后,珠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決策,“先行先試”的優先權,給廣東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教師可以將《綱要》和30年前的改革開放政策聯系起來給同學們講述。也可以引入《綱要》的內容,如五大戰略定位中的“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先行作用”,這都是廣東繼續改革開放的例證。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針?!翱茖W發展、先行先試”是《綱要》的靈魂和精髓。例如,在五大戰略定位中的“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更是強調廣東在科學發展方面要率先試驗,作出示范;《綱要》提出要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改變發展模式粗放的問題,這都是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教師可把這些內容在《概論》中作為案例給學生講授。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廣東要從沉湎于過去的輝煌成就的心態中徹底解放出來,并且告別過去粗放型的發展模式。解放思想也是《綱要》的一大特色,“兩課”教師可以聯系《綱要》相關內容給學生講授。也可插入國家重要領導人的講話。例如,溫家寶總理在08年7月對廣東的發展提出“六個新”:“珠三角地區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處在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內外環境,需要有新規劃、新目標,引導這一地區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發展?!眹野l改委副主任杜鷹在去年2月對《綱要》進行解讀:“現在更主要的是要打破把30年來的發展模式凝固化、固定化,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這樣一類思想。”另外,在《綱要》形成和實施過程中,充分利用網絡,吸納網民意見也是在解放思想。這都可作為案例給學生講解。
三、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下簡稱《原理》)課的教學中可引入《綱要》
整體的合理化配置將大于分散的局部之和?!毒V要》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市要打破行政體制障礙,遵循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創新合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要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卑阎槿蔷攀羞B為整體,合理配置,將成為一個更有競爭力的經濟文化實體。另外,珠三角一體化如果成功,將會拉動周邊經濟的發展,輻射全省,甚至對全國都會產生良性的影響。
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珠三角一體化不能停留在口頭,而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并且在實踐中需要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最終達到成功。“先干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決定》中明確提出“只要法律政策沒有明令禁止的都大膽去干、去闖、去試”。汪洋在全省貫徹實施《綱要》動員會上說,完成好、落實好《綱要》提出的任務,“就是一個字‘干’。全省上下都必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在‘干’中扎實推動《綱要》和《決定》的貫徹落實?!备腋?、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是廣東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舞臺上表現出來的最為鮮明的性格,也正是這種埋頭務實,抬頭向前的精神風貌,成就了廣東跨越式的發展神話。這種理論聯系實際,求真務實,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的哲學精神,可以作為案例給學生講解。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綱要》從制定到實施集中體現了社會各界的智慧,顯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哲學論斷。從“網上拍磚”、“珠島灌水”,到今年的“綱要落實問卷調查”,充分說明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發揚民主,傾聽民意,集中民智。
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綱要》的實施也是一個長期而艱辛的過程。所以,《決定》指出:“一年開好局,四年大發展,十年大跨越”,“三步走”目標。汪洋強調,必須科學地制定落實《綱要》的辦法,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要分解目標,明確進度。對于《綱要》提出的定性定量發展目標,按照時間段特別是按年度進行分解。要落實任務,明確重點。對于《綱要》提出的重大任務,要按塊塊和條條進行分解落實。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這說明完成《綱要》的任務,要經過長期量變的積累過程,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總之,教師可把《綱要》體現的諸多哲學原理作為案例給學生講解,或者讓學生自己來分析體現了什么哲學思想。這實際上也是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體現。
四、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中可以把《綱要》作為一個專題來講述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品德課中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有助于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有助于學生拓寬視野,改善知識結構,了解我國社會改革與發展的實踐與進程。
《綱要》作為國家戰略,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廣東高校更不能置身。尤其是珠三角各高??梢园选毒V要》作為“形勢與政策”課的一個專題來講授,因為自己的家鄉在建設在發展,可以引發很多廣東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比如,“1小時生活圈”的快軌建設,粵港澳大橋的建設,珠三角年票互認,電煤氣同網同價,信息網絡共建共享,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吸引學生眼球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學生應該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發展、家鄉的發展聯系起來,自覺關注相關新聞,為廣東的發展獻言獻策,并不是只讀“圣賢書”,不問家鄉事。
五、結合《綱要》開展實踐活動
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對德智體本身來說是課堂教育的延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大學生要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從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增長知識和才干,服務社會。為了更好地宣傳、踐行《綱要》,各高校可以采用“三下鄉”的方式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調查省情、民情,作出調查報告,獻計獻策。
總之,落實《綱要》已經成為當前廣東的頭等大事之一。它不僅會影響到珠三角乃至廣東未來發展的走勢,也會深切影響到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作為大學生,應該努力培養自己各方面的才能,為《綱要》的落實貢獻自己的智慧。對于負責“兩課”教學的教師來說,在課堂上宣傳《綱要》,并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需要。
(責任編輯/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