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新自由主義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影響

2010-01-01 00:00:00郭安元
金融經濟 2010年3期

摘要:新自由主義作為二十世紀末流行的政治經濟意識形態曾經無比深刻地影響了全世界的經濟發展。英美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新自由主義運動掠取了巨大財富,使壟斷資本主義得到了一次超速發展的機會,同時使拉美國家、東歐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中國在新自由主義運動中受到了重大影響,金融改革首當其沖。為鞏固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深化金融改革,應當謹防新自由主義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金融改革,影響,警示

一、現代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棄兒”——新自由主義的前生今世

新自由主義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復活,針對凱恩斯國家干涉主義不能應付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滯脹問題而崛起。在英美等發達國家一時興盛,隨著“華盛頓共識”①的形成與推行,嬗變為國際壟斷資本的經濟范式和政治綱領。其主要觀點是自由化、市場化、私有化;否定公有制,否定社會主義,否定國家干預;在戰略政策方面則極力鼓吹、推行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即全球資本主義化。自保守派政治家1979和1980年在英美上臺,里根政府的經濟顧問弗里德曼、撒徹爾夫人的密友哈耶克協助制定了這項政策,其中包含社會市場化、資本自由化和私有化等“經濟”內容,但是,這些內容都是服務于如下鮮明的政治指向:拆毀歐洲的社會福利體系,摧毀工人階級運動和社會保護運動,從而使財富向私人大資本方向積累。在1989年之后,這一政策被用于前蘇聯的改革,其目標同樣是把這個國家改造成資本寡頭主導的國家。

20世紀80年代后,新自由主義流行,與凱恩斯主義失靈、資本主義國家“滯脹”癥發作有關。西方大資本家的實力越來越雄厚,自由度非常大的金融資本、虛擬資本需要這種自由體制,美國等強國利用手中極其雄厚的資本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自由出入也需要這種“便利”,所以撒切爾夫人和里根上臺,開辟了新自由主義長達近30年的主流經濟學地位。1979年5月瑪格麗特·撒徹爾在英國當選,開始對經濟進行改革。受基思·約瑟夫和經濟事務所的影響,撒徹爾接受了必須放棄凱恩斯主義的建議,并把貨幣主義的“供給制”(monetarist “supply-side”)作為解決1970年代一直困繞英國經濟滯漲的根本辦法。工黨政府(與其傳統的支持者利益相背)被迫委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實行財政緊縮計劃,以換取貨款償還周期性國債。里根政府的工作就是通過進一步取消管制,降低稅收,削減預算和限制工會權力來提供政治上的必要支持。對航空、電信、金融等領域“去管制化”,為強大的公司利益集團打開一個全新的、不設防的自由地帶。被意識形態地描述為激發競爭與創新的最好方法的“市場”,實際上成為階級統治聯結的最有力手段,它將壟斷公司與跨國公司的權力合法地聯合起來。而對富人的減稅,一方面使得社會不平等日益嚴重,另一方面使得上層階級的力量得以重建。

新自由主義實質上代表西方大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強勢經濟,誰擁有更多的資本誰就擁有話語權,誰就更自由。實際上只有大資本擁有者,特別是金融資本壟斷者,才能自由地賺大錢,美國華爾街的大資本家就是自由地賺全世界的錢。有人說自由是對所有人的,但根本無錢或者有很少錢怎么能在市場上“自由”起來。當年反對封建制度時,資本主義剛剛興起,古典自由主義確有進步意義,到了社會財富集中在大資本壟斷集團手里時,這種新自由主義只能代表他們少數人的利益。這個道理很淺顯。從認識論上看,新自由主義片面地夸大了市場自發功能和個人主義的驅利性。就市場調節的特點來說,自發性確有它積極的功能,追求利益最大化產生追求效益的動力。但是,真理夸大一步就會變成謬誤,使得人們的認識直線化、片面化,把事物的某種特性推到極端,否定了事物的另一面。

20世紀90年代美國推行新自由主義,讓拉美各國搞自由化、私有化、放松國際金融管制等,出現了10年倒退,許多國家都出了大問題,阿根廷一下子垮下來,由富國變成窮國,政治上出了大動亂。俄羅斯完全聽信新自由主義“休克療法”的藥方,結果造成近10年的大災難,其損失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大,后來才開始覺醒。還有一些“轉型”國家實際上變成了西方的附庸國,銀行等國民經濟命脈被歐美操縱。2008年金融危機一來,有幾個國家幾乎“國家破產”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塔布(William K.Tabb)有一個很好的總結。他說:“新自由主義就其所許諾的目標而言,已經失敗了。它沒有帶來快速的經濟增長,沒有消除貧困,也沒有使經濟穩定。事實上,在新自由主義霸權盛行的這些年代里,經濟增長放慢,貧困增加,經濟和金融危機成為流行病?!?/p>

在美國本土,整個20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頂層的10%家庭平均收入增加了16%,頂層的5%收入增加了23%,而最幸運的頂層1%應該感謝里根使他們的收入增加了50%。至于貧窮的美國人,底部的80%人口或多或少都失去了什么。真實的法則是:原來所有的越少,失去的越多。底層的10%美國人失去最多,按照菲利普斯的說法,他們失去了原本已經很少的收入的15%。1977年,頂層1%的美國家庭收入是底層1%的65倍。十年之后,頂層1%的收入是底層1%的115倍。

2008年這場百年一遇的大金融危機宣告了新自由主義在全世界的失敗,資本主義暫時需要更多地利用凱恩斯國家干預手段,借重社會主義國家的計劃手段。不過這還不是新自由主義的最后終結,將來有一天經濟形勢一旦變暖,它還會東山再起。大概只要有大壟斷資本集團存在,特別是大金融資本存在,社會就有新自由主義之類的理論觀點泛濫。

二、拿來主義者“先鋒”之痛——新自由主義病毒侵害的兩個標本

拉美地區可說是深受新自由主義之害的重災區。20世紀80年代,拉美地區普遍爆發了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此時,新自由主義乘虛而入。1985年美國以解決拉美債務危機為由,提出以新自由主義為基礎的“貝克計劃”。該計劃要求,拉美國家必須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放松對外資的限制,實現價格自由化等。到90年代初,美國政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更利用貸款的附加條件,強制拉美國家進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改革,即推銷“華盛頓共識”。拉美地區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的聲勢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在拉美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有人稱之為拉美大陸的一次“經濟政變”。這場變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有的國家實現了從封閉的進口替代模式轉向外向發展模式,惡性通貨膨脹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總的來看,“改革”動作大、發展成效小。不僅如此,拉美新自由主義改革還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如國有企業私有化,使一些產業向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集中,失業問題更為嚴重;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兩極分化和貧困化十分嚴重;民族企業陷入困境;國家職能明顯削弱,社會協調發展被嚴重忽視;金融自由化導致金融危機瀕發,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9年的巴西貨幣危機和2001年的阿根廷債務危機等。推行新自由主義,使阿根廷實施了大刀闊斧的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這便使外資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致在經濟危機中由于找不到可作抵押的國有資產而難以向國外金融機構貸款,從而使大批民族企業倒閉,有些城市的失業率高達1520%。由于金融自由化,阿根廷的金融機構大多數被國際壟斷資本控制,金融安全無保障,經濟危機便不可避免。阿根廷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內容是推行大型國有銀行的私有化,允許外資收購本國國有、私營銀行。1992年阿根廷由本國控制的銀行資產在全部銀行資產中占82%,到了1997年,本國控制的銀行資產下降到48%。短短5年,外資銀行所占比重增長了4倍多。但阿根廷政府繼續鼓勵擴大開放。居民和企業也紛紛將存款轉向資本雄厚的西方跨國大銀行。從1997-2001年間,阿根廷本國控制的銀行資產比重進一步從48%縮至33%,外國資本控制的銀行資產比重則增至67%。截至2001年,阿根廷10家最大的銀行,有8家由外資控股。外資銀行能夠全面經營阿根廷的比索和美元業務,阿根廷經濟出現了日益加深的美元化趨勢。美元流通擴大,存貸款業務不斷增長,貨幣局和聯系匯率制削弱了阿根廷金融主權,政府逐漸喪失了金融調控能力。

經歷過世紀末這場巨大的經濟危機,拉美地區各國政府都在進行深刻反思。1998年4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舉行的美洲國家首腦會議,明確提出以“圣地亞哥共識”替代“華盛頓共識”?!笆サ貋喐绻沧R”的框架是:(1)必須減少經濟改革的“社會成本”,使每一個人都能從改革中受益;(2)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和衛生事業;(3)不應該降低國家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4)健全法制,實現社會穩定;(5)提高婦女和少數民族群體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6)完善和鞏固民主制度??梢?,拉美地區各國政府正在從自己的痛苦經歷中清醒過來,拋棄新自由主義。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激進民主派政府于1992年初推出了所謂三位一體(自由化、私有化和穩定化)的“休克療法”式經濟轉軌方案。這個方案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提出的,其基本依據是“華盛頓共識”。“休克療法”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市場自由化:俄羅斯自1992年1月全面放開商品、物價、匯率、外貿進出口等管制,政府大大削減經濟調控內容和行政管理部門。第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大規模出售和轉讓國有企業與資產,培植廣泛的有產者和私營企業主階層。第三,經濟穩定化:在全面放開價格的同時,實行嚴格的緊縮貨幣和財政政策,把穩定盧布、控制通貨膨脹、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作為政府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并將推行貨幣緊縮政策置于比發展生產、產業調整、結構更新和科技政策更為重要的地位。此外,俄羅斯在轉軌中把“西方化或全盤西化”作為戰略和政策主導思想,引入和效法美國模式,向西方國家全面開放國內市場。實施“休克療法”,使俄羅斯在經濟轉型的10年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經濟危機和政局混亂。俄羅斯1989年前GDP是中國的兩倍,十年后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走了新自由主義市場化、私有化的道路,尤其是把公有制企業賣給權貴,使俄羅斯出現了一批暴發戶! 新自由主義的“休克療法”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對于美國國際壟斷資本來說,摧毀了原蘇聯的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不能不說是達到了他們的真正目的。

三、病樹前頭萬木春——新自由主義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影響和警示

1、新自由主義如何進入中國

可以說,新自由主義進入中國,對中國的主要影響集中體現在中國金融改革策略和方式層面上,重點體現在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上。

新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不外乎解除已有制度對經濟的限制,讓經濟元素和經濟力量充分自由地活動和發展。金融即一國經濟的心臟,只要新自由主義“藥力”達到一國的金融體系,該國經濟就會自然服從其原則并依其模式運行。當然新自由主義傳播是講究方式的,正如江湖郎中販賣狗皮膏藥一樣,他首先會給你描述出言之鑿鑿的一系列病癥,有時正中患者下懷。股份化改造、股權投資、市場化機制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都是被他們蠱惑的神藥。向我國兜售新自由主義的有兩個高人:一是美國新自由主義者、貨幣學派領袖弗里德曼(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為經濟理論中貨幣主義理論的全球影響中心的關鍵人物),他曾經就竭力向我國兜售新自由主義;一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俄羅斯“休克療法”的倡導者薩克斯。他為“引導中國的發展”,曾制訂了中國經濟聯邦制和中國私有化方案。中國必須對經濟制度進行“質的變革”:建立“經濟聯邦制”,發展“對抗中央的統制經濟”的“地方諸侯經濟”;“用非國有經濟包圍國有經濟”;通過“產權清晰化”,使國有企業“私有化、股份化”。薩克斯等人認為,中國私有化與俄羅斯私有化不同的只是:俄羅斯是“突變式私有化”,而中國是“漸進式私有化”。我國部分主流經濟學家深受其影響。

中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說:“之前國有銀行,我們搞了許多年,資本金變成了零,甚至負數,這樣一個銀行讓投資者怎么信賴呢?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后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后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薄皣巳菀子忻褡迩榻Y,很容易情緒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過于情緒化,就容易出問題。要解決國有銀行的問題,就要仔細地把問題的癥結弄清楚。”曾經擔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現任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的高尚全在2009年首都經濟新春論壇上發表了“我們市場化來之不易,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從改革開放以來經過艱苦地探索,花了巨大的代價才得出我們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動搖”。要打破壟斷,徹底改革國有經濟,國有不等于社會主義。要發展“民本經濟”,這種經濟可以使“你要我干”變成“我要干”,能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內在動力和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老百姓富起來了,政府的收入就多了,創造就業的機會也多了,群眾性事件也就少了 。高尚全和他的同道楊啟先主張的“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是實行“外資導向式的銀行改革”,即通過私有化來消滅國有企業,首先即通過私有化來消滅國有銀行。有中國經濟學界泰斗之稱的茅于軾主張市場經濟,他所反對的,都是和市場經濟相悖的政策;他所主張的都是和市場經濟一致的政策。包括為富人說話,反對經濟適用房政策,質疑勞動法,主張開放農村小額貸款市場等等。而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則有這樣的言論:“如果說1870年至1913年的第一次全球化過程中,中國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么這次的全球化,中國則是最大的受益者。沒有這次全球化,中國經濟不可能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長,更不會有現在的地位。 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總體而言,都從這次全球化中得到好處,而中國無疑是受益最大的國家。中國正是抓住這次機遇,成為制造業的第一大國。所以,100多年前的全球化和100年之后的全球化對于中國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這幾個國內頂尖經濟學家的言論均遭遇社會質疑。比如吳敬鏈教授說“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后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后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比藗冑|問“那么A股與H股的第一個介入者,哪一個風險大?誰都知道H股的風險小,為什么讓社?;鸾槿腼L險最大的A股,而風險小的H股留給國際投資者?為什么社?;鹋c國際投資者的機會不公平?”吳敬鏈教授是中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承銷中石化股票的是中金公司。中石化在香港發行H股是1.60港幣,在國內發行A股為4.22元人民幣,1.60與4.22中間的差價就形成了公司的資本公積金,這個公積金立即就被全體投資者所擁有,包括香港以及海外的投資者,使內地股民的資產被國際股東吞食。吳敬璉教授為什么不對此做出合理解釋。而高尚全的國有企業改革理論主張則被人駁斥為賣國論。

另外,中國經濟管理高層受到新自由主義影響較深的也有幾個人物。現任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是其一。劉明康在接受路透社記者2008年的專訪時稱,“我們的老師現在變成了我們的學生。我不知道為什麼需要提高外資機構在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我們同樣沒有理由降低該持股上限,因為(中外資銀行)這種合作仍有價值。所以我們會拭目以待,不斷地總結經驗?!?“2008年雖有許多境外機構即使在海外市場上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仍堅持在中國的投資,比如匯豐集團和西班牙對外銀行??梢哉f目前在全球市場上,只有中資銀行的股權可以引起投資者極大的關注。此前,匯豐表示盡管鎖定期已滿,但并沒有減持其所持中國第五大銀行——中國交通銀行股權的意向;去年10月份,西班牙對外銀行增持中信銀行H股股份由4.83%增至10.07%,其還享有未來兩年將中信銀行持股最高增至15%的選擇權”。字里行間透露出劉明康對外資投資中資銀行行動賦以極大的贊賞和由衷的認同,毫無覺察海外朋友有無不良動機。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面對人們廣泛質疑國有銀行上市賤賣資產時,以建設銀行的財務重組為例分析說,“在走出亞洲金融風暴之前,銀行業存在并不斷暴露出大量的不良資產,主要是因由于經濟中的舊體制成分及其轉軌過程所產生的,也包括銀行經營失敗和自身體制的失敗?!碑敃r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實際凈資產均為負值,即所謂的“技術上已破產”,不管賬面上是否還有遮掩,事實上資本金已經沒有了。這些是早已發生的財務事實,不是這一輪財務重組的成本。央行行長好像對自家子女頗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態,被別人持股改造完全是情理中的事情,無需質疑和爭論。

2、新自由主義在中國金融改革中的實際影響

中國的金融業改革一直步履艱,可以說在朱镕基任國務院總理之前,我國金融業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問題成堆,疾疴深重,改革任務十分艱巨。作為在國家最高經濟管理策劃機構和最權威的經濟研究機構工作過二十多年的“經濟通”,朱镕基自然難免浸染當時已十分盛行的新自由主義之理論觀點。為了整頓改革國有商業銀行,提高其競爭力,朱镕基大膽嘗試金融開禁,先后在國家外匯管制、人民幣匯率、對外投融資和外資入境以及銀行專業化業務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開放。其中對國家金融業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于國有銀行海外上市計劃推出及其作為該計劃流產后必然結果的外資普遍持股的國有銀行國內A股和香港H股上市。

由于國家從1998年以來不斷通過財政手段和匯金公司的注資手段向四大國有銀行“輸血”,先后輸入累計2600億美元資金。如此巨額付出,對每一屆政府來說,都是一個包袱,也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朱镕基1998年出任總理后,深知繼續采用純粹為國有銀行撥款注資的辦法已難服眾愿,必須找出一條新路子。況且中國加入WTO后的官方承諾金融業開放的最后期限臨近。在新自由主義思想影響下,朱镕基打起美國人的主意了,計劃將四大國有銀行包裝出海,到美國華爾街上市。據說,當時世界幾大著名投行全都出手爭逐充當上市顧問,積極出謀劃策,提供咨詢方案,并信誓旦旦地承諾一定幫助中國銀行完成海外上市目標。但國家付出了巨額咨詢顧問費后,上市計劃卻全部泡湯。根本原因是2002年7月,美國國會出臺《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該法案雖然基于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丑聞后加強美國上市公司監管的意圖,但法案設置了上市公司CEO和CFO對出具公司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簽字負無限責任和“連坐”的刑事責任條款。被稱為美國有史以來最為酷嚴的公司治理法和世界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法律。因為美國這一法律出籠,全球融資環境突然變得十分嚴峻,四大國有銀行“出?!辨|羽而歸,華爾街上市計劃最終失敗。2005年,中國政府基于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促進中資銀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提高中資銀行競爭力及風險管理水平的考慮,被迫改變方案,轉頭謀劃四大國有銀行國內上市。由于國內金融業高級專業人才奇缺,國家只能再次倚重美國和西歐投行的金融運作“高手”們打造上市方案,清理銀行債權債務,評估銀行金融資產,確定銀行上市價格,全面控制四大國有銀行上市的操作流程。

關于外資投資機構持有中資銀行股份比例,一直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帶有某種政治策略的掛慮。中國銀監會2003年12月8日頒布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規定單個境外金融機構向中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20%,多家外資機構入股同一中資銀行的比例不得超過25%。這是一道門檻,也是為洋人設置的一個必須鉆過去的“狗洞”。事實上,洋人在許多方面并不笨,簡單行事的終為少數,大多數都擅于制造問題,巧妙超越這一限制。所以,這一限制并沒有阻止外資獲得對中資銀行實質性的控股權。像美國新橋投資集團入股深發展,花旗入股廣發行,都已經在事實上獲得了控股地位。外資入主這兩家銀行,在當時并無實際可遵循的案例和規定,給銀監會的監管提出了難題。除了外資持有中資銀行比例難以控制以外,外資機構實際持股以后對所持股份的拋售套現也成了管理層無法架控的難題。2005年至2007年,中國建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先后在內地和香港上市。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其持有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兩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據一項市場統計,僅2006年,境外投資者在工、建、中、交等國有銀行身上就狂賺了7500億,加上從其他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享受到的利潤,保守估計,外資一年從中國的銀行身上賺取的利潤超過1萬億。2006年中國的GDP剛剛達到20萬億(有一種觀點懷疑20萬億的數據,說實際上不會超過18萬億),GDP是一國一年投資消費和出口的經濟總量,也就是說中國13億人一年內投入的全部勞動所產生的價值和所消耗的價值包括政府支付總共就是20萬億,這其中所謂的純粹利潤雖難以準確計算,但按照通常的經濟增長比例,利潤估算不過在10-15%之間,也即2萬億到3萬億之間。

四大國有銀行上市后,雖有數據顯示業績增長較上市前有較大幅度提高,其中工行業績漲幅最大,但也沒有出現成倍增長的奇跡。保守估計,四大國有銀行應當通過5年以上的業績積累才能填平當年上市花費所留下的這個大坑。就單個銀行說,因為外資與中資合作的具體情形大不相同,抹平這個利益缺口的時間會顯得不同,有的可能要超過10年。中國公民素有經歷從銀行借貸艱難和高成本之痛苦,按照常理,他們是無緣從銀行獲得哪怕是一分錢的輕松受益機會的,深知賺錢來之不易。所以,對外資輕而易舉一年內從中資銀行提走這么多錢感到震驚毫不奇怪!舉國上下,罵聲一片,也是情有可原的。對于公民的激烈責罵和質問,管理層除了繼續利用主流經濟學家搖唇鼓舌,宣講外資的功德以外,于2008年3月27日發布了《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境外金融機構取得境內中資銀行的控制權的條件包括:符合住所地國監管當局的審慎監管指標要求,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先進的金融管理經驗和技術、3年內沒有違法違規行為,連續3年盈利等。這種政策性文件的全部奧秘均在于人為,它基本上不具有法律強制性。政策執行得如何完全取決于管理層的心態和實際作為。

3、新自由主義對中國金融改革的警示

不管學界怎樣爭論,我個人認為,以國有銀行上市為主體的中國金融改革已經付出慘重代價,雖然實現了國有銀行的改制和輸血,但留下了國有銀行“交叉感染”長期不愈的新病癥,而且已經失去獨立自療自救的機會,未來更多地需要仰仗他人提供解救之方。事實上,現在的境況,應了當年俄羅斯“休克療法”的倡導者薩克斯的預判。更為嚴峻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漸實現了他們長久以來夢寐以求滲透中國金融行業的目標。這恐怕是愛國的國人們最為擔心的一件事。

學者余云輝等在《誰將掌控中國的金融》一文中發出警告,將外資可以在中國本土“攻城略地”的基本路線圖為八步:第一步,小比例參股,進入董事會,了解被投資企業情況,同時了解和掌握所在行業趨勢和市場狀況;第二步,通過增資或收購等途徑把持股比例提高到離控股國內金融企業僅有一步之遙的某個臨界點(或直接控股);第三步,通過外資所在國的政府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借助中國經濟的上升周期,迫使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使外資機構所持有的人民幣資產(金融企業股權)升值;第四步,人民幣持續升值導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國內需求因財富外流卻難以提高,最后導致宏觀經濟環境逐步惡化;第五步,在中國宏觀經濟環境逐步走向惡化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已經處于高位。此時,外資機構通過政府組織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國開放資本賬戶,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第六步,在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情況下,伴隨中國經濟增長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權不僅分紅豐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雙重收益,外資再通過金融企業上市減持股份,并把投資和利潤兌換成為外匯撤離中國。第七步,當這種撤離行動變成一種一致行動時,人民幣不得不大幅度貶值,國內金融危機爆發。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機和人民幣貶值之際,境外機構再將外匯回流兌換成人民幣,并進一步增持或收購中國金融機構股份,達到控股目的,完成對中國金融業的進一步控制。事實上,就目前來看,人民幣不斷升值、通脹壓力增大情景下,余云輝稱其模擬外資進入金融業帶來危機的某些征兆已經顯露。這實際上是一場“金融戰爭”。

但愿這只是危言聳聽!我們知道,美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發放了許多必然造成壞賬的“異常貸款”,并且將這些“異常貸款”通過許多金融衍生產品的銷售轉嫁給了銀行外的投資者;美國花旗銀行更已經由于次級貸款所造成的虧損更換了其CEO。這樣強大的美國銀行連自己的壞賬都控制不住,自己都制造了那么多的壞賬,它們持股中國的銀行又怎么可能使中國的銀行不發生壞賬?讓自己的機制都不好的美國銀行通過持有中國的銀行股權來給中國的銀行造成一個好機制,豈不是匪夷所思!

我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改革是整個國有銀行從1984年開始支持經濟增長,到1997年開始正式關注國有銀行風險的問題,再到現在走向全球化進程當中的一個環節。從整個20多年的改革進程來看,這個環節肯定不是最后的,而是整個國有銀行改革建立起金融發展的中國模式進程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國有銀行上市改革不論成敗如何,僅僅標志著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夠關起門來進行了,而必須在跟國際的某種沖突、協調和妥協當中,去尋求中國自己的金融業的發展道路。這個道路我想一定會很漫長,但無論如何,隨著中國整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金融業對全球金融業發展的影響也會增強。

外資是逐利的,監管中有任何紕漏和疏忽都可能被外資趁虛而入。外資銀行不是活雷鋒,沒有一個外資銀行到中國的使命是幫助中國的金融業有更快的發展。政府需要因勢利導,才能避害趨利。對外資進入中國金融機構的監管,必須在細節上精益求精,不停留于宏觀的方向性指導,而是能深入到整個流程和業務體系,不止步于“準入”或“身份”的認證,而是能隨著開放的深入不斷的進行動態調整。作為更深一層的分析,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外資是趁著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遭遇巨大困難以及中國加入WTO后所作出相關承諾的巨大壓力等背景,借技術輸出、管理輸出和資本全球化合作共贏的漂亮理由,一邊鼓吹新自由主義,大力進行意識滲透,一邊將預謀已久的經濟侵略方案挪到桌面。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他們就一直帶著強烈的政治目的和經濟意圖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進行干擾阻礙和破壞,將二十多年中美之間發生的許多事例串聯起來,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真實態度和他們心目中的真正意圖。其實美國人是十分不愿意中國強大的(中國的強大也是他們想象不到琢磨不透的經濟新課題),即使2008年以前美國連續近十年出現經濟正增長奇跡是由中國的產品和勞動大量出口美國后才得以實現這一事實被公認,美國仍然不承認中國對美國人民的貢獻。據調查,美國公民認可中國、佩服中國的比例竟然不到40%,敵視中國的美國人大有人在。像當年日本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后,美國想盡各種辦法去阻礙日本經濟發展一樣,美國現在也像當年痛恨日本人一樣討厭甚至痛恨中國人。雖然有些矛盾沒有采用政治或軍事手段解決,但仍然難以掩蓋其虛與委蛇的倚強凌弱的霸權者的影子。當然目前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和中國國力的強大和軍事技術的先進也是制約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行動的關鍵因素。因此他們總是會“儒雅”和禮儀地與中國磋商一切問題,背后卻總是搞出損害中國的可鄙行徑。2009年“輪胎特保案”②、“油井管高額反傾銷稅案”③和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對減排承諾和發展中國家減排補貼④的出爾反爾推卸責任,分明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兩面派做法,是忽悠欺弄中國政府的可恥行徑。

新自由主義作為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仍未退去歷史舞臺,還有很大市場。應該隨時保持對新自由主義繼續滲透我國經濟實體的警惕和警覺。新自由主義是一種世界流行性瘟疫,許多地方因此遭受了巨大災害和可怕的損失。而我國的金融改革正是依靠美國等新自由主義發源地國家的經濟專家提供“智囊計劃”啟動的。我們沒有理由不為自己設立防火墻。我們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抵御一切病毒的程度。關閉國門是不可能的,改革開放的方向自當堅持,但未來的改革開放應當講究深度和精度,充分展現國人的智慧,泱泱大國的政府的智慧更應首先展現給世界。2009年12月3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的國務院會議強調:“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創造更加開放、更加優化的投資環境,不斷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更好地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重點做好五項工作(一)優化利用外資結構。(二)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增加投資。(三)促進利用外資方式多樣化。(四)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五)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會議核心內容體現了政府對外資投資的清晰認識和相對明確的工作思路。只要中央政府保持正確的治國思路和高度的治國智慧,我們堅信中國的金融改革還是能繼續取得突破,中國經濟也能夠經受住一切考驗。

注釋:

①1990年由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出面,在華盛頓召開了一個討論80年代中后期以來拉美經濟調整和改革的研討會。會上,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約翰·威廉姆遜說,與會者在拉美國家已經采用和將要采用的十個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由于國際機構的總部和美國財政部都在華盛頓,加之會議在華盛頓召開,因此這一共識被稱作“華盛頓共識”。該共識包括十個方面:1、加強財政紀律,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貨膨脹率,穩定宏觀經濟形勢;2、把政府開支的重點轉向經濟效益高的領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領域(如文教衛生和基礎設施);3、開展稅制改革,降低邊際稅率,擴大稅基;4、實施利率市場化;5、采用一種具有競爭力的匯率制度;6、實施貿易自由化,開放市場;7、放松對外資的限制;8、對國有企業實施私有化;9、放松政府的管制;10、保護私人財產權。美國著名學者諾姆·喬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一書中明確指出 “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指的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一系列理論,它們由美國政府及其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所制定,并由它們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實施”。

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009年9月11日(華盛頓時間)晚發布信息稱,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輪胎產品采取特保措施,即在未來三年內分別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35%、30%和25%的從價特別關稅,美方將在措施實施6個月后就其對中美雙方經濟和就業的影響進行評估。根據美法律程序,該案特保措施將于奧巴馬總統發布命令之日起15日內生效。奧巴馬政府以特保名義對中國輪胎實施制裁,為的是迎合國內一些政治勢力,完全是保護主義行為,有損美國利益,也不利于世界經濟復蘇。

③因2009年4月8日,美國7家鋼鐵企業和相關工會組織向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對原產于中國的油井管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即反傾銷與反補貼合并調查),并聲稱此舉是為了保護就業。 美國商務部于4月28日立案。6月1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通過了對中國輸美油井管反傾銷調查的初裁。美國商務部宣稱,中國制造商和出口商在美銷售的油井管價格低于正常水平,因此決定對37家中國公司征收36.53%的反傾銷稅,另一些中國公司將被征收高達99.14%的反傾銷稅。 9月9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油井管加征反補貼關稅,稅率從10.9%至30.6%不等。

④在哥本哈根會議氣候融資問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直僵持不下。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所有發展中國家就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資金。然而發達國家在這一問題上一再推脫。發展中國家一直堅決主張,到2020年前每年將獲得至少1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歐盟曾提出今后3年里每年提供24億歐元的資金支持,但這一數目與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相去甚遠,并且沒有提到長期的氣候融資問題。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17日在哥本哈根說,在所有主要經濟體采取有意義的減排行動并保證執行透明的前提下,美國將和其他國家一起到2020年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資金將主要用于幫助經濟落后的國家和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但希拉里沒有說明美國將會出資多少。

參考文獻:

1、羅崗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 。

2、[美]威廉·K. 塔布:《新自由主義之后還是新自由主義?》,呂增奎編譯,《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3年第6期;美國《每月評論》2003年6月號。

3、喬舒亞·庫珀、拉莫:《北京共識》研究報告,英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5月發表。

4、劉國光:《對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一些問題的看法》,《高校理論戰線》2005年第9期;

5、劉國光:《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的一些問題》,《經濟研究》2005年第10期。

6、蘇振興:《新自由主義與拉丁美洲》, 《蘇振興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5月1日。

7、何秉孟:《產權理論與國企改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5年。

8、周程:《為什么不去華爾街上市》,國際融資[J],2006年3月。

9、許小年:《外資參與改革不會威脅我國金融安全》,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04月07日 。

10、周小川:《辯駁國有銀行改革肥水外流》,證券時報,2005年11月30日。

11、《吳敬璉不贊同國有銀行賤賣論 稱國人容易情緒化》,新京報,2005年12月10日。

12、《銀行業改革與中國融資市場——訪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杰教授》,國際融資,2008年8月。

13、〔路透專訪〕中國歡迎外資繼續投資中資銀行股,但不會調整其持股比例——銀監會主席,2009年 2月 26日 。

14、潘國金(pgj2583)博客《誰將掌控中國的金融》,百度空間,2007-09-01。

15、新自由主義簡史http://amoslin.blogbus.com/logs/29424658.html

16、國務院:鼓勵外資參與國內企業兼并重組,中國政府網,2009年12月30日。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欧美日韩高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国产大片|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毛片免费在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天堂久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99久久精彩视频| 国产导航在线|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亚洲精品动漫|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午夜欧美在线|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美女啪啪无遮挡|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91啪在线| 亚洲人成高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国产女主播一区|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在线观看99|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午夜啪啪网| 亚洲视频一区|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福利片91| 一级片一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区|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激情综合激情|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