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案上漫鋪龍樹論,盒中虛貯決明丸。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边@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眼病二首》之一。白居易經常開懷暢飲,結果染上了眼疾,40歲時已有“書魔昏兩眼,酒病沉四肢”之感,醫生已明確告訴他要戒酒,可他依然“馬背仰天酒果腹”??梢娺^量飲酒是古代文人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載,“飲酒不節,殺人頃刻”?,F代醫學研究發現,酒精能抑制人的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過量飲酒對眼睛的損害尤為明顯。酒中含有的乙醇進入人體后,會很快擴散到血液中,由于醇類極易溶于水,而眼球內玻璃體含水量達99%,對乙醇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飲酒極易損傷眼睛。
集螢映雪、鑿壁偷光,歷來作為發憤讀書的典型為后世傳誦。但這也點出了古代文人眼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苦讀損目”。
與白居易遭遇如出一轍。宋代大文學家陸游亦頗多病目詩句,如:“憂國心常折,觀書眼欲枯?!薄吧倌晔葧吣苛?,老去觀書澀如棘?!秉S庭堅呼吁上天治好自己的“讀書眼”,并以切身體驗告誡他人“莫作白魚鉆蠹簡”(不要作書蟲鉆研書冊),可見其痛苦之深。
古代文人患了眼病以后,主要靠服用藥物來祛除眼睛疾病。詩人張籍有詩云:“開洲五月車前子,做藥人皆道有神。慚愧文君憐病眼,三千里外寄閑人?!睆埣揖池毢?,自幼苦讀,患了很嚴重的目疾。當他收到詩友韓愈從千里之外寄來的車前子,餌食配藥后,感慨地寫了以上那首情真意切的詩。古代醫家認為,服用車前子可補虛去翳,與菊花、決明子等配伍,多用來治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力減退等癥。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千金方》中的“駐景丸”,是用車前子與熟地、菟絲子配伍為丸,治療老年人因肝腎俱虛所致的眼昏生翳等癥,至今仍是老年眼科常用的保健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