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陽氣最盛的季節,我國傳統的醫學一直有“天人合一”的說法,人體要適應天時的變化,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火上加油。夏季養生不僅要做到“心靜自然涼”,同時還要注意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飲食:清淡為先
氣候炎熱,生機旺盛,對于許多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天氣炎熱促使血管擴張,人體出汗多,體液流失快,因此炎炎夏日里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煎炸油膩、辛辣食品。清淡的飲食能清熱、防暑,還能增進食欲。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白梨等。另外,也可以喝一些烏梅、荷葉、清涼防暑的藥物等。由于高溫,體內鹽分也會隨之缺失,因此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淡鹽水。
心情:清靜為先
盛夏酷暑人容易煩躁不安,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所謂“心靜自然涼”,尤其有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的病人更是如此,正如古人所說要“靜養勿躁”,這樣才能避免因情志誘發疾病??傊?,養神之道貴在一個“靜”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保持在淡泊寧靜的狀態。
運動:清心為先
高溫炎熱的天氣不宜做劇烈運動,以免傷津耗氣,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日出前及日落后,避免陽光的直射,練習中醫的養生功、散步、打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于防病去疾、促進健康,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