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一向對自己皮膚保養從不吝嗇的卓寧很惱火,原本白皙的一張臉,天天都紅紅的仿佛“醉漢”——
日常護膚不必太“專業”
卓寧五官清秀,身材嬌小,是典型的江南美女。32歲的她聰明能干,收入也很可觀。可是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她的開銷中最大的一項就是美容護膚。她的這些錢也真沒白花,皮膚光潔白嫩很是讓朋友們羨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近她的臉反復發作“怪病”,皮膚里隱藏著一層小疙瘩,紅紅的,每天都像喝多了酒一樣,都不好意思上班了。
在醫院,卓寧委屈地對醫生說:“我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的臉,每個月一半收入都用在買化妝品上了,沒想到這臉怎么成了這樣?!”接著,卓寧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的保養經:“我每天的美容護膚程序相當專業,化妝水、精華液、面霜、乳液程序一步不少,面膜只要有時間幾乎天天都做。”
醫生仔細查看了卓寧的臉,告訴她是激素依賴性皮炎,需要慢慢調理,暫時盡量什么護膚品都不要用了。卓寧愣了,自己用的都是名牌化妝品,怎么會有激素?再說這些化妝品一直在用,皮膚都沒有異常啊。在醫生的啟發下,卓寧想起來,問題可能出自面膜。
劉曉松介紹說,皮膚不是試驗田,護膚過度同樣會有副作用,面膜天天做并不可取,也不科學。任何事情過度了就會走到反面,皮膚護理也一樣,肌膚細胞的代謝能力有限,過度保養會加重皮膚負擔,等同于讓皮膚“暴飲暴食”。人肥胖了會生病,皮膚“肥胖”同樣會生病,比如脂肪粒、暗瘡等等。
最好的保養就是“不保養”
40歲的鑫輝下巴、嘴角總是不停地長疙瘩,大家總取笑說她“還沒過青春期呢”。鑫輝嘴上不說,但心里也不舒服,她也很納悶,為什么這疙瘩就不消停呢?有人建議她吃些中藥調理一下,但試過之后并不見效。鑫輝越來越煩,覺得自己的臉甚至不如小區里一些大媽級的阿姨們,可問過她們,她們用的卻是最便宜的化妝品,怎么反而顯得皮膚很好呢?
鑫輝在醫院一口氣把壓在心里好久的疑問和委屈都倒了出來,然后等待著醫生的“宣判”。醫生認真端詳著她的臉,最后告訴她,我給你出一個最簡單的方子,你回去試一試,如果不好你再來:從今天開始,你什么都不要用了,尤其晚上。但為了給皮膚補充適當的水分,可以把燒開的水晾涼,敷臉。
鑫輝半信半疑,沒想到回去一試,真的很管用。頭兩天臉感覺有點干,以后就逐漸適應了。不但疙瘩都消退了,感覺毛孔好像也小了。劉曉松說,現在女性護膚步驟越來越復雜,一層層往臉上抹,越搽越多,越抹越厚。人要呼吸,皮膚同樣也需要呼吸,厚厚的“呼”不出來就容易起疙瘩,過剩的營養還會“撐大”毛孔。其實,最好的保養就是“不保養”,所謂“不保養”就是要適度,順應自然,不要讓自己都覺得累,每天擔心皮膚會這樣那樣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對皮膚同樣不好。只要皮膚油脂平衡,補充必要的水分足矣。
樂觀享受皮膚“慢衰老”
很少有女人不怕老的,大多數女人都對皺紋松弛等衰老現象充滿恐懼,甚至每每聽到什么“返老還童”的新產品上市,立即趨之若鶩。劉曉松說,目前還沒有什么產品能夠完全消除衰老,多數號稱“返老還童”的產品都是幫助盡量延緩衰老步伐。在保養過程中心態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樂觀人群所承受的肌膚壓力要比悲觀人群小得多,自然也要年輕的多。
至于很多人相信多種抗衰老產品一起用能夠事半功倍,或者迷信昂貴的價格,就更不科學了。人有病需要對癥下藥,皮膚同樣也是,對于使用者而言,分析肌膚衰老現象,根據缺失部分對癥下藥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