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不少地方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區以及各大公園里,常常有一些中老年人以身體撞擊樹木來健身。那么,撞樹是否真有健身功效,可不可取?
【正方聲音】 撞了都說好
50余歲朱先生堅持撞樹健身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一年多前朱先生在公園看到一群老人在撞樹。當時他也感覺很奇怪,老人們告訴他這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健身方法。半信半疑的他回家后,也照著學了起來。第一次他撞了一個小時,當時感覺挺舒服的,就像是做了背部按摩一樣,全身輕松。于是,他便將這獨特的健身方式堅持了下來,早上上班前撞樹一小時,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這樣做可以按摩我背部的督脈,打通全身血管,撞一陣之后,就會覺得全身舒服。”
72歲的夏先生每天都要坐半小時的公車,來到公園的松柏林,撞樹半小時。3年前夏先生因腰椎增生和坐骨神經痛惡化導致雙腿疼痛,嚴重時甚至無法站起來。家人陪著他四處尋醫問藥,雖然積極治療,病情也有所好轉,但雙腿疼痛癥狀卻無法根除,走起路來還會一瘸一拐的。3個月前夏先生在聽電臺廣播節目時獲悉,撞樹健身可以治療頸椎病和腰腿疼痛等病癥,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學了起來,“沒想到3個月堅持下來,還真的見效了,我現在腰腿都不那么痛了。”
【反方聲音】 也有倒樹下的
52歲的譚女士每天都會到公園的松柏林旁練歌。她看到一些人對撞樹健身饒有興趣,忍不住說了一句:“這樣做不好啊,我上次在報紙上看見有報道說,廣東一個80多歲的老人因為撞樹時間長了,導致血壓升高還暈倒在樹下呢。”譚女士的父親今年70多歲,也愛撞樹健身,對老父親的做法,譚女士持強烈的反對態度,但老父親卻無動于衷。譚女士擔了不少心,“怕他哪一天也血壓高了,或者是用力過度骨折了,那可怎么辦啊?”譚女士認為撞樹健身對老人不好,因為可能會傷到皮膚和骨頭。
【專家觀點】 不建議老年人“硬撞”
廣西民族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技處主任鄧廣業說,按中醫的醫學理論,腹為陰、背為陽。人體背部的脊柱及脊柱的兩側,分布著豐富的神經和許多重要穴位,當撞擊上背部時,可以刺激到相關穴位,主治肺部疾病、心臟疾病,并能寬胸理氣。當撞擊下背部時,對于健脾、和胃、化濕等有一定的作用。撞擊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有一定療效。撞擊背的側部,能夠寬胸理氣,治療肋間疼痛。
雖然說撞樹可健身,但是相對于老年人來說,撞樹并不是一項柔和的運動,反復的背部碰撞,老人的身體是否承受得起,會不會帶來不利影響呢?鄧廣業表示,不提倡市民特別是老年人效仿。
老人的皮膚比較脆弱、骨質比較疏松,長時間的碰撞,可能造成機體損傷,輕的如皮肉傷,重的可能是骨折甚至內臟受損。再說撞樹健身講究方法,老年人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降低,如果撞擊過重,或者時間不合理,稍不注意就很難保證鍛煉的效果和自身的安全。
此外,鄧廣業還提醒喜歡撞樹健身法的人們,方法很重要: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過短或過長都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宜選擇樹干較大、較直且樹皮較光滑的樹木,這樣在碰撞的時候可以讓身體得到更好的放松,也不易擦傷皮膚;老人在撞樹的時候力度要由小到大,不宜過大,避免骨折;不要光膀撞樹,避免樹脂損害皮膚和樹皮摩擦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