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在《拯救男孩》一書中,揭示男孩“女性化”狀況嚴重,對于如何拯救男孩兒,孫云曉認為:
1.從小培養男孩的責任心。
逼男孩對自己負責:如果男孩已依賴成性、不愿對自己負責,父母需采取堅決的做法。“逼才是愛”,父母要勇于要求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
對家庭負責:讓他知道他對家庭,對父母有責任。放手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父母過于強大,男孩就可能愈軟弱。父母包辦,剝奪了男孩為家庭承擔責任的機會,不利于男子漢氣概的獲得。為了讓男孩堅強起來,父母有時要心“狠”一點,讓男孩在承擔責任中磨練自己、成長自己;
對社會負責:除了肩負家庭期望外,他更屬于社會。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就是他的志向,就是他克服困難的勇氣與韌性,就是他生生不息、奮斗不止的動力之源。
2.教育改變。
尊重性別差異:應尊重與生俱來的性別差異;
重視男孩興趣:與女孩相比,男孩是興趣型動物。男孩需要對抗、競爭和刺激,這些是他們興趣的表現形式,興趣是男孩教育的切入點。改變男孩危機的現狀,要尋找男孩的興趣;
發掘男孩的優點:學校在評價機制上有諸多不利男孩因素,讓男孩優勢不優,劣勢更劣。男孩身上很多特點,是優點,還是缺點,在于如何看。如男孩好動,被看成是缺點,因為這樣更易違反紀律、出現意外。課間跑跳被看作“重罪”,生氣勃勃被看作秩序的潛在威脅。但換個視角,不正是活潑好動塑造動手能力和運動能力嗎?男孩常提出老師難回答的問題,常搞“破壞”,但很多時候這正是創造性的源泉。
另外,孫云曉也強調了父親的重要作用。父親是男子漢氣質的加油站。母親可把一些自己不擅長、而對男孩發展非常重要的任務交給丈夫。如讓丈夫跟孩子一起游戲,一起運動,讓男孩在游戲和運動中鍛煉身體,增長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