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都半夜12點了,作業(yè)還沒寫完,早晨孩子呵欠連天,完全沒有休息一夜后的神清氣爽。日復一日,有多少孩子處于“半夢半醒” 間?抽樣調查顯示,40.2%的學生每天伏案學習至深夜,睡眠不夠幾乎成為學生的普遍狀態(tài)。但是,決不要低估睡個好覺的力量,長期睡眠不足甚至會讓孩子的智商直線下降。
“我怎么這么累呢?這是小孩的生活嗎?”娜娜一邊揉著眼睛,一邊委屈地抱怨著。媽媽看著女兒東倒西歪地“蹭”到衛(wèi)生間,心里也不是滋味兒。娜娜就要考中學了,如果初中不能進入第一梯隊,上高中就更難趕上了。想到這,媽媽又在心里安慰自己:哪家的孩子都這樣,咬牙挺一挺吧!
睡不好智商直線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由于工作忙,由于作業(yè)多,首先被擠掉的一個項目就是睡眠,總認為睡眠一事可有可無、可補。但其實睡眠對大量用腦的人來說,遠不是那么簡單。
決不要低估睡個好覺的力量。對大腦來說,睡眠不足絕對是件糟糕的事情,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知識、集中精力、暫存記憶和反應速度都會受到負面影響。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智商也會直線下降。“連續(xù)21個小時沒有睡覺的人,其能力相當于法律上規(guī)定的酒醉狀態(tài)的人。”科學家提示,不要說通宵不睡,就是兩三天晚睡早起的人,其智商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別讓大腦自動“休眠”
不要以為下足功夫就能取得“勝利”。除非是機械性的抄寫,對于需要思考和記憶的知識,當大腦被“超時”使用時,只要人體生物鐘進入睡眠時間,大腦是可以自動“休眠”的。
人們常常會在長時間學習后,覺得腦子 “跟不上”了,甚至肢體都變得缺少靈活性了。這就是機體本身的“保護性抑制”機構作用的結果。長期用腦學習,大腦同樣也會進入這種“保護性抑制”狀態(tài)。
如果人非要與身體的本能保護“搏斗”,勢必會造成“保護性機制”機能紊亂、敏感性下降,不但影響身體健康,頭昏眼花,視力下降,四肢乏力,甚至惡心嘔吐,還會使大腦機能受損,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簡單地說就是,8個小時連續(xù)不間斷的學習,效果一定不如2個小時的小憩再加上6個小時的學習來得實在。
睡眠有助“消化”知識
時間緊張,很多人認為睡覺就是在浪費時間。出現(xiàn)這種想法是因為你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大腦。在人的“夢鄉(xiāng)”中,大腦開始重新運轉,對白天輸入的紛繁信號進行重新組合,剔除干擾,做高保真回放,處理新的記憶和產生新的能力,甚至還能解決難題。大腦的這種“消化”功能對孩子尤為重要,決定著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新知。雖然睡醒之后人并不了解大腦這一夜的工作內容,但實際上,那些知識已經踏實地儲存在記憶中了。
短睡眠也要“深睡”
人們通常認為睡眠是一種休息,其實,良好的睡眠不僅能積蓄能量,還對身體的各項機能起到修復作用。睡眠對孩子就更為重要,因為大腦神經細胞會在睡眠期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健康發(fā)育成長。
那么學習真的很緊張,睡眠時間確實不夠用怎么辦?除了抓緊能利用的時間隨時小憩以外,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深睡眠。這不僅是對大腦的“深度”保護,也是身體防御病毒、細菌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熟睡時身體內免疫細胞活力加強,也就增強了抵抗病毒、細菌侵襲的能力。
TIPS:
安神的礦物質
在晚間的飲食或營養(yǎng)配方中加入一些鎂會有效幫助睡眠。睡前補充600毫克鈣和400毫克鎂能夠讓人香甜地睡個好覺。奶制品、綠色蔬菜、堅果、海產品和蜂蜜是鈣的最好來源。比起鈣,飲食中可能更易缺乏鎂,鎂含量較高的食品有種子、堅果、綠色蔬菜、全谷物和海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