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熱映的香港賀歲片“2010 家有喜事”,片中吳君如飛鴿傳信聊帥哥的鏡頭堪稱經典,特別是飛鴿書信上還有帥哥的水墨大頭畫像,想必這就是“彩信”的雛形了。同樣,充滿了濃濃中國文化韻味的猜燈謎、對對聯等活動,也可稱為是古人的“短信互動”吧。
透過歷史看現實,手機媒體已成為人們溝通的重要載體,而網絡文化作為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兩者結合的產物“手機網絡”近年來在我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一種文化現象。
轉型時代的網絡文化定位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極短的時間里,社會轉型經歷著從自給半自給的產品經濟社會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的轉化;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化;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轉化。這個轉型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經濟的轉型,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是一個社會、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變遷過程。
面臨著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化,人們的精神世界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激蕩。一些對權力、金錢的膜拜,對個人本位的推崇,以及不同價值體系的倫理觀念開始進入社會。這些不同的倫理道德、價值規范在現實中并存,使原有的價值規范體系受到沖擊。市場經濟進程必然造成人們思維觀念發展的多元化,使社會更加寬容,同時也擁有更多不同的聲音。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移動通信服務已經深入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手機已經從單純的通信工具,演變成非常重要的信息載體。積極、健康、向上的優秀手機文化同樣承載著時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心聲。因此,打造好手機新媒體這一文化陣地,著力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已經成為通信企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也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新的歷史命題。
時代呼喚紅色網絡文化
從手機誕生之日起,其多功能化、網絡化、個性化以及交互性的諸多優勢,使其具備了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手機網絡,特別是以中國移動3G(TD-SCDMA)為代表的移動通信網絡,不僅具備通話、收發短信等基本功能,還可以用來聽音樂、上網、玩游戲、看電視,移動購物等。如此強大的功能使手機注定要扮演時代的新角色——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后的“第五媒體”,即:以手機為視聽終端、手機上網為平臺的個性化即時信息傳播載體。因此,手機生活萌生的移動網絡文化正逐步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形態和方式。
任何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是時代風尚的折射。《毛詩序》云:“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有什么樣的時代,就有什么樣的音樂。音樂如此,口耳相傳、覆蓋了遼沈千萬手機用戶的移動通信網絡文化同樣如此。
曾幾何時,“黃色”或“灰色”的網絡流毒污染了這片心靈溝通的天地。一時之間,造成了許多人對移動網絡文化的曲解和負面印象。人心向善、渴望交流與傾訴是社會的長期需求,扭轉頹靡、低俗、不負責任的手機網絡風氣,培植健康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和社會大眾的使命。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傳統教育中,早已將“真、善、美”的“紅色”種子根植在每一代炎黃子孫的靈魂深處。歷史鐫刻的“中國紅”與革命鑄就的“革命紅”相互融合,成就了中國特色的健康、向上、和諧的“紅色文化”。
作為移動通信運營企業,中國移動遼寧公司長期以來著力營造“紅色”網絡文化,努力成為傳遞健康情感的恰當載體,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新風的一支生力軍。弘揚和發展“紅色”網絡文化,是對“黃色”和“灰色”網絡流毒的有力狙擊,同時也是移動通信網絡“心靈溝通”和諧本質的回歸。
“紅段子”呼喚你我共同參與
“紅段子”是指所有內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動活潑、效果催人奮進的短信段子。中國移動遼寧公司的“紅色”網絡文化創新,是以“揚社會新風,發健康短信”為主題的“紅段子”短信大賽為開端。活動結合時代特點,以短信為載體,從群眾日常接觸的小處入手,傳播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主題,努力促進“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用優秀的、健康的、積極的短信內容,倡導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紅段子”大賽從2008年“聚焦奧運”到“奉獻汶川”主題,從2009年“科學發展”到“愛我中華”主題,得到了社會大眾的積極響應和熱烈好評,也成為了中國移動遼寧公司倡導“紅色”網絡文化的重要探索。2010年,中國移動遼寧公司將再攜手省委宣傳部門,將“紅段子”活動推向深入。
現如今的“紅段子”既有“幽默類”的,也有“祝福類”的;既有“時政型”的,也有“勵志型”的。比如“細雨和風,潤物無聲。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大道之行,選賢與能。生民既樂,天下大同。四海之內,皆是兄弟。幼有所長,老有所終。”歌頌了和諧社會;“黨心、軍心、民心、心心相印,融化罕見冰雪;人力、物力、財力、力力凝聚,鋪就人間坦途;你情、我情、他情,情情匯集,創新異鄉春節;鮮花、禮花、心花,花花簇擁,描繪錦繡前景。”傳遞了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時人們心中的溫情,鼓舞了人們的斗志;再如“不發展受罪,亂發展受累,只有科學發展才能受惠。”暢言了科學發展的重要性。
這些“紅段子”作品內容豐滿,既有情感真摯的親情、友情、愛情題材,也有反映遼沈大地拼搏精神的勵志題材,以及警示、公益、環保等題材。“紅段子”將人間正氣、真情、新風、美德,展現于方寸短信之中。這些“紅段子”包含著創作者對真實情感的抒發,對生活獨到的觀察,對周邊人物和事件的敏銳反應,語言表達大量汲取文學和民間的養分。因此,喜聞樂見的“紅段子”也成為大家爭相轉發的對象。
“紅段子”參與者上有退休老人,下有小學生,更有為數眾多的企業白領、工人、農民和家庭婦女。正是得益于“草根創作”的活動模式,“紅段子”點燃了全民造“段”的熱情,為客戶連通更多的親情、友情、愛情,累出盛況。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學者、平民,每個參與的人都能在“紅段子”中找到表達和共鳴。
同時,“紅段子”在中國移動遼寧公司內部掀起了創“紅”傳“紅”的新風潮。每天公司都會發送1-2條“紅段子”短信給員工,員工也可以將自己創作的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短信內容傳遞給親朋好友。一時間,創作或轉發“紅段子”成了員工工作之余的“休閑”方式,由內向外、內外互動,共同營造和傳播健康短信文化。
“紅段子”大賽緊扣時代,傳遞的是健康和真情,傳揚的是美德和理想,傳播的是知識和文明。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并將“紅色”網絡文化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受到民眾廣泛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