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藥怎么不管用啦?
75歲的陳大爺患糖尿病10年。一次檢查時,醫生手誤多收了費,醫保退費很麻煩,醫生囑其以后檢查不收費,但陳大爺不愿意,遂發生了爭吵。接下來的3個月,陳大爺雖堅持服藥,但血糖居高不下,誰也說不出為什么。后來,醫生了解到陳大爺上次吵架后每次看病都找那位收錯費的醫生,心情不舒暢,且幾乎每周都到醫院找領導反映。原來陳大爺血糖控制差的根本原因出在心理上。
診斷:
心情不佳,血糖升高藥難治
廣州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王文英說,心理狀態會影響血糖水平。糖尿病是種慢性病,患者需長期控制飲食,這容易讓患者產生心理壓力。而大量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人會因精神緊張、焦急激動、發怒恐懼或憂慮絕望,使病情加重甚至發生酮癥酸中毒。
王文英說,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礙與年齡、病程等因素密切相關。行動畏縮、依賴心理較強是兒童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情緒低落、力不從心是中年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而老年患者多表現為急躁易怒,難接受他人為其安排的治療及護理,甚至有自殺行為。大家都知道,壞心情讓細胞免疫功能下降,使免疫力變弱。具體到糖尿病,還有復雜的身體機制:人在壞情緒時,腦會刺激身體大量分泌些拮抗胰島素分泌的激素。人的胰島素不足,血糖就升高。情況嚴重,甚至會加速脂肪的分解,使血液中脂肪酸大量增多,導致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治療必須心、身同步,控制情緒也是治病的一道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