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哲學社會科學社團組織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一支重要力量,提出在城鄉統籌改革中如何發揮社團組織的功能和作用,即具有穩定社會的作用;是公民社會的組織要素;具有民間性、自主性、公益性、和服務性的特點;促進社會法治建設、智能作用、橋梁作用等。
[關鍵詞]城鄉統籌改革 社團組織 作用
哲學社會科學社團組織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智力優勢,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智囊團,是黨的宣傳思想理論工作和新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學會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的群眾團體,學科共同體,在孕育創新思想,激發創造活力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3號文件精神,在城鄉統籌改革發展中,如何發揮專業性、行業性、學術性和聯合性社團組織的功能與作用,談點初淺的看法和認識:
一、在統籌城鄉改革中穩定社會的功能作用
重慶市是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具有顯著二元結構特征的直轄市,各級各類社團組織通過舉辦學術活動、專題研究、科普宣傳、咨詢服務等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促進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乘文明、古今文化、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為促進重慶社科社團持續,健康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為重慶市城鄉統籌綜合實驗區的改革發展增添著活力。
重慶市到2007年底有各類社團組織6710個,在4個直轄市中位居第二位。按行業統一歸類,在市社科聯而成為其團體或所屬學會的社科社團有145個。其中分財經工商類社團、文化教育類社團和思想政治法律類三大社團組織。在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的格局下,行業協會已成為聯結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紐帶,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對保護合法經營,堅持依法行政服務,組織實施行業道德準則和行業誠信建設,在助推企業發展建設服務、監管四個方面起重要作用。為此,社科社團組織應以科學發展觀,重點以發展基層民主、民生為前提,以構建政府、社會公民的有機互動互利為保障和促進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
二、社科社團組織是公民社會的組織因素
對社科社團組織的性質、地位、功能與作用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充分認識社科社團組織中擁有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特別是市老齡辦以老年科技工作者、老專家、老教授組成的“銀齡行動”專家組,自2005年以來已五批(次)分赴開縣劉伯承元帥家鄉、江津區聶榮臻元帥家鄉、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城口縣、合川區等邊遠山區為農村老年人就醫治病,宣傳農科知識,法律咨詢服務、贈獻科技資料等,向農村老年人送去了一份溫暖和愛心。
三、社科社團組織是具有民間性、自主性、公益性和服務性的特點
社科社團組織的特點決定了它在提供公共服務、公益事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發展市場經濟等方面負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有著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意義。重慶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重點城市之一,有著豐富的古文化遺址和現代文化資源,有著許多民間文藝傳承團隊、宣傳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促進平安重慶建設起著推動作用。
四、社科社團組織在促進社會法治建設的維權作用
對社會公民的社會公德培育,是民主法治建設中如何維護社會和諧、自律自治有關重要的作用。重慶市司法學會、市老年學會在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08年處理涉老案件1787件,為老咨詢服務18480人(次),老年人在為促進城鄉統籌改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五、發揮老科協聯席會議社團組織的智能作用
學會在推動原始創新,促進科技知識的流動和應用方面,發揮基層社團老科協聯席會議的重要的作用。圍繞“科教興渝”,開展建言獻策,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堅持科教創新,開展科技服務、科普宣傳教育、培育科技新人等領域中有著積極的作用。著力搭建多種形式、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斷提高學術交流的水平和實效。推動科學普及,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和文化氛圍。
六、農村基層協會在統籌城鄉改革中的橋梁作用
2008年底,重慶市有老年群眾組織和老年人協會7221個,參加人數達138.58萬人。其中村、居老年人協會5618個,參加人數86.16萬人;鄉街道老年人協會835個,參加人數30.16萬人,縣市老年人協會452個、參加人數9.47萬人;其中老年社團組織975個、參加人數26.66萬人。另有老年維權協調組織1591個,有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387個,在接待的18480人(次)老年人事中,涉老案件1787件(次)。這些涉老基層協會組織,在為新農村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