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消費金融公司的出現,為激活我國的個人消費信貸市場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但是由于消費金融公司在我國尚屬于新生事物,并且我國長期以來有著重儲蓄、輕消費的消費文化,所以在法律規制方面采取了比較嚴格的準入制度和運行規則,而下一步可以通過完善個人信用等立法來進一步完善消費金融公司的法律規制。
[關鍵詞]消費金融公司 法律 風險
2009年8月13日,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正式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工作。銀監會將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準一家機構進行試點,成功后再進行推廣。2010年3月1日,北銀消費金融公司聯手大中電器開展的消費金融業務在北京啟動,這標志著消費金融公司這種在西方已存在400年的金融服務方式在我國正式登上舞臺。
一、消費金融公司簡介
1. 何為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是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所謂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與某些發達國家信仰超前消費相比,我國居民長期以來的消費觀念就是“捂緊錢袋子過日子”、“掙一分花一分”,信奉“無債一身輕”。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溫飽的實現,消費不僅要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體現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會越來越多地考慮消費所帶來的內心感受、地位的提升和他人的評價。尤其在當前擴大內需、消費為重的政策下,我國潛在消費信貸市場會很大。而消費金融公司的出現,為我國金融業中的消費信貸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
2. 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
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及一般用途個人消費貸款。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通過經銷商發放,僅限用于購買約定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等耐用消費品。一般用途貸款則直接向借款人發放,主要用于個人和家庭旅游、婚慶、教育和裝修等消費項目。試點階段的業務范圍把汽車貸款和房屋貸款等高風險信貸排除在外。由此可見,消費金融公司主要面對的客戶人群是收入比較穩定,但是一定時期內需要資金的中低收入者,尤其以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居多。
二、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的法律規制狀況
銀監會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對消費金融公司的設立、運行等問題做了明確的規定。
1. 設立情況
《辦法》對出資人的要求比較嚴格,規定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資人應為具有5年以上消費金融領域的從業經驗的境內外金融機構和銀監會認可的其他出資人,并且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不低于6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財務、信譽狀況都要良好。由此可見,出資人必須是在金融領域有良好的從業經驗的金融實體。
而消費金融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最低限額為3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可以看出此最低限額的設置高出了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最低注冊資本數額,這體現了立法者對消費金融公司設立門檻的審慎。
2. 經營運作狀況
由于消費金融公司實行的是無擔保的信用貸款,且審批時間較快,所以存在著較大的風險。為了規避其中的風險,結合國際經驗,《辦法》對消費金融公司設定了有關監管指標,包括資本充足率不低于10%,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不低于100%,同業拆入資金比例不高于資本總額的100%等。對于資金來源方面,則是通過同業拆借、金融機構借款、信貸資產轉讓、金融債券等方式籌得,不吸收公眾存款。對于可貸款額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向個人發放消費貸款的余額不得超過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也就是說,一個月收入3000元的白領一次最多只能貸款15000元,而且貸款的額度不得超過以往對該借款人發放單筆貸款的最高額度。針對某些發達國家的消費金融公司出現的在追討債務上的一些非法行徑,《辦法》強調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金融公司對借款人的個人信息負有保密義務,不得隨意對外泄露;對逾期貸款的催收應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采用威脅、恐嚇、騷擾等不正當手段。
三、對發展消費金融公司的一些立法建議
相對比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消費信貸領域的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具有“短、平、快”的服務優勢,但是也存在讓人擔憂的一些風險,如何將這些風險降至最低,保障消費金融公司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至關重要。針對現有的立法雛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1. 加強個人信用體系的立法
就《辦法》本身來看,如何來界定中低端個人客戶的市場范圍是個盲點。如果無法界定中低端客戶,就無法滿足消費金融公司經營上的“小額”。以及如果要求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無擔保、無抵押,從金融風險控制的技術上,就要求有足夠完善的個人用戶信用體系。可問題是,我們恰恰缺乏完整有效的個人用戶信用體系。[2]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征信方面的立法。所以,應當把個人信用等征信信息納入法制化軌道進行規制。
2. 對貸款利率應詳細規定
貸款利率實行按借款人的風險定價,最高上浮不得超過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這條規定有一定的模糊性,如何界定貸款人的風險,應當有比較明確的量化標準,但如何只是干巴巴規定這么一句,加大了在現實生活中的操作難度。
3. 加入違規處罰條款
由于資金來源和房貸范圍受到了限制,消費金融公司在運行過程中如果出現違規吸儲或超范圍放貸等違法現象,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相應的處罰法條尚屬空白,有待于完善。
總而言之,消費金融公司具有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不需要抵押擔保以及服務方式靈活的優點,如果能在立法方面加以正確的引導,未來的發展前景定會相當不錯,從而為我國啟動消費市場、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特有的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 夏白杰.求解中國消費金融公司.[J]理財2009(8):17
[2] 銀監會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J]中國金融家200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