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我國普通高校游泳課在學校方面和學生自身存在的缺陷等問題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及解決辦法, 希望對普通高校游泳教學能夠起到借鑒作用, 對提高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普通高校 游泳課 對策
游泳是一項深受高校大學生的喜愛,并能使之受益一生的運動。但和普通高校其他體育課程不同的是是在特殊的水環境中進行,正因為此,游泳課教學一直困擾著很多高校體育教師。本文主要針對高校游泳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今后高校的游泳教學有一些有益的幫助。
一、普通高校游泳課的現狀及困難
目前,我國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已經開設了游泳課,開展的情況也比較好,教學計劃較明確,標準相對合理,但是由于游泳教學的特殊性,大部分高校的游泳課仍存在著很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游泳這一有益的運動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和推廣。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從高校方面,對于游泳課還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1)教學觀念落后。多數高校只是把游泳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進行教學,很多游泳課教師只是單純的向學生講授游泳的基本動作,只要求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高速度,以速度來衡量學生的游泳水平。而沒有從健身的角度和培養學生能力方面進行教學,更沒有向終身體育方向發展。
(2)場地設施的限制。擁有游泳館的高校,多數游泳館常年對外開放,游泳課與對外開放時間經常發生沖突,即使是淡季,游泳館還是顯得十分擁擠。而室外游泳池也由于上課時間過于集中、上課班級眾多,也是人滿為患。還有部分高校根本就沒有游泳場館,只有租用校外場地,更是苦不堪言。
(3)游泳課師資隊伍缺乏。高校體育教師中,專修游泳專業的教師很少,其中也有很多體育教師自己都不會游泳,有的為了應付教學,自己練習以后,再給學生上課,效果可想而知。這種明顯的游泳課師資隊伍的不足,使游泳運動在高校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限制,也嚴重影響了高校游泳運動的發展。
(4)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手段缺乏研究和創新。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所運用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基本是固定不變的,不根據教學條件的改變,學生的層次不同等因素來調整。尤其是對初學者的教學內容也是一味的從競技體育的要求著手,先學俯游、換氣、先練速度,這種違反認知規律的教學內容,使得初學者因為懼怕和不感興趣而退避三舍。
2.從學生自身看,對于游泳運動存在很多薄弱的方面
(1)學生游泳知識欠缺。學生對游泳基礎知識了解太少,缺乏對水性的了解,如水的阻力、浮力、壓力、粘滯性、流動性產生無固定支撐等等。在實踐中缺乏安全意識、自救意識、游泳的原理知識、游泳對終身體育的影響及游泳的功能等方面的知識。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識,處于懵懂的狀態。另外一些山區的學生由于風俗習慣錯把游泳與洗澡混為一談,這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游泳的進程和游泳技術的掌握。
(2)學生游泳基礎、理解能力、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學生游泳基礎呈現顯著差別,總體比較城市好于鄉村,南方好于北方。同時普通高校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偏差,無論從身高還是身體的協調性都無法與體育院校學生相比擬。尤其是女生差別最為明顯,大多數女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與男生的整體水平差距也較大。一些游泳基礎較好的學生無法與基礎較差的學生同步,增加了課堂的可控性的難度,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更加影響了基礎好的學生的積極性與對新技能掌握的迫切愿望。
二、解決對策
1.高校的游泳課要向競技、健身兩個方面發展,同時又要從學校體育轉向終身體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體育必須向競技、健身體育兩個方向同時發展。因此游泳教學必須從只傳授游泳的競技技術轉變為同時傳授游泳的健身知識。除了單純的教會學生會游以外,要重點讓學生理解有氧運動對身體各個部位的促進作用。
同時,游泳課教學要合理引導,積極培養學生對游泳的極大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游泳健身的能力和習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鼓勵學生不僅把游泳作為大學的一門課程,而且選擇為自己終身鍛煉的運動項目。這是游泳教學觀念轉變的重要內容。
2.高校應加強游泳場館硬件設施的建設
隨著高校的發展壯大,擴招人數的迅猛增加,高校的硬件設施的發展顯得十分緩慢或是相對滯后。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巨大的壓力,也給上課時的安全埋下巨大的隱患。因此加強游泳場館建設是高校謀求發展、與之相配套、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也是教育部對高校評估的一項硬性指標。
3.提高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
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多與兄弟院校學習交流,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參加一些學術研討會等。有必要應集體備課,多向有經驗的專業教師請教學習,或教研組組織由專業教師給同行教師講解并示范課。盡可能的外出進修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4.研究和創新教學改革內容
在教學內容上,各高校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應該從應試教學向快樂教學轉變。不少學生初學游泳的時候異常艱難,很大程度上是應試教育造成的他們心理負擔過重。在競技考核的壓力下,直接學習難度較大的競技動作只會造成動作僵硬、不連慣、長時間學不會水中呼吸。因此,擯棄應試觀念,讓學生感覺到水的波動和柔滑皮膚的快感,讓學生體會到水的浮力使人飄飄欲仙的快感,讓學生體驗到像魚一樣自由滑翔、行動自如的快感;寓教于樂,用水中接龍、水中追逐等游戲大大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感到游泳確實是一項身心愉快的鍛煉,從內心喜歡上游泳。
5.加強游泳基本知識的宣傳和講解
在開設游泳課前了解必要的游泳常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安全方面,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園宣傳網來宣傳。例如廣播、宣傳欄、校園網等,而且教師可通過做講座或組織學生觀看錄像來增加學生的游泳知識,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必要的自救能力。在教學的內容上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在實踐教學的同時,掌握一些簡單的游泳的原理知識是必要的,但教師講解的深度要適當。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能夠通過理論課的教學來與實踐相結合, 以求更快掌握技術,加快學習的進程。
6.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分組互助教學
課時少、人數多、天氣情況的影響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只有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課余老師和學生把時間利用好,來彌補課時少這一缺陷。課余教師要奉獻一些自己的時間,可以用開展游泳俱樂部的形式把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強化訓練速成教學,加速游泳教學進度,保證教學質量,使學生盡快掌握游泳技術。同時還要加強課余時間教師的指導,學校應該對參與指導的教師給予肯定,提高教師工作熱情。
分組互助教學是通過異質分組先對學生游泳基礎進行考核評價,將學生分成實力相當的小組,并且確保每組游泳基礎學生和無游泳基礎學生的比例相當,以優帶差。這樣不但可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可以發揮部分學生的主導作用,緩解因班級人數過多對教師產生的壓力。同時充分展開組間競爭,既有利于團結協作,增強學生間橫向聯系,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積極自主、協作競爭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普通高校游泳教學問題的解決需要校方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更加需要高校體育教師利用有限的設施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在教法的運用與教學的組織上下功夫,而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才是切實有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馬連鵬:普通高校游泳課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研究[J]. 福建體育科技,2003,(5):48-53.
[2]宋義增:普通高校游泳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3):393-394.
[3]宋靜敏:海南大學游泳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J].體育學刊,2001,(1):82-84.
[4]陳偉霖:影響普通高校游泳課教學質量的因素分析及措施[J].福建體育科技,2001 ,(4):37-39.
[5]吳志超 劉紹曾 曲宗湖: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3.
[6]鄧躍寧:對構建高校體育新體系模式的研究[J].1999, (5): 68-72.
[7]王宗平: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走向[J].體育與科學, 1999, (2):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