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正逐步明確。今后無論電動車、混合動力,甚至包括以甲醇、天然氣、乙醇等為燃料的傳統汽車,只要能夠達到節能目的,國家都將積極推進。業內將這些跡象視為新能源汽車業將迎來利好的前奏,嗅覺靈敏的中國汽車企業早已做好搶跑準備,暗中發力,但態度依然謹慎。
北汽2009年11月。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悄然掛牌。公司的經營范圍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銷售以及配套的充電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的生產銷售。公司預計在2011年實現各類新能源汽車產銷2萬~4萬輛。并于2015年實現150億元銷售收入。占北汽集團總銷售收入的5%~10%。
汪大總:最近兩年北汽的增長速度非常快,2009年的增長率達到65%,北汽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汽車制造商之一。短期來講我們做得不錯,但是如果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未來的10年中我們是不是還會繼續保持領先?我們目前做得還不夠。
首先要繼續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另外就是進一步拓展我們的新能源的計劃。北汽和北京市政府組建了一個新能源汽車園區,里邊有汽車組裝線和主要的元件和配件生產線,從商用車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有新能源汽車聯盟。接下來的幾年我們會投入75億美元用于新能源車型的開發,我們需要在這個領域快速發展。
從技術上看,我覺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還是落后的。新能源汽車也要符合汽車產品制造的一般規律,技術和質量依然是產品基礎,如果汽車領域不發展的話,很難在EV領域做領導者。但是中國毫無疑問將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中國有非常大的優勢。比如說市場的需求,而且電池的原材料稀土,99%是來自中國。
北汽的確也生產了燃料電池汽車,我們會繼續跟進這種開發活動,但燃料電池汽車并不是我們現今首要的工作。
比亞迪
2009年7月。巴菲特認購2.25億股比亞迪公司的股份。以表達其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的看好。2010年3月。比亞迪與德國頂級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奔馳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核心內容是比亞迪提供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輸出,奔馳提供整車產品平臺。共同開發一款新型電動汽車。以此實現雙贏互補的全新業務模式。雙方極有可能在深圳成立合作公司。并將打造一個全球的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欲聯手領跑全球電動車市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正在加速。
李竺杭:對新能源汽車來說,做不做并不是問題,關鍵是怎么去做。我們是不是要推廣電動汽車,它到底清潔不清潔。
以中國為例,中國50%以上的需要進口,所以可以想象,接下來10年或者20年期間,中國將會有4億個家庭,如果每個家庭平均擁有一輛車,這樣就擁有4億輛車,每輛車每年消耗2噸燃油,加起來就是8億噸,而要進口這么多的石油很難。我們要用電動車,不僅是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還是考慮能源安全。
中國汽車行業是否有機會在電動車開發領域起領先的作用?答案是當然可以,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事實了。考慮到電動車的三大主要技術,電池技術、電動馬達和控制系統、能源管理以及電池管理,我們已經具有一定的水準。在過去15年中,比亞迪的電池解決方案做得已經比較好,因為電池實驗室生產出來之后要進行量產,這個時候就要考慮成本,這方面我們有一定的優勢。如果真的想做的話,肯定能成功。
繼F3DM混合動力車之后比亞迪又推出了一款新能源汽車e6,是比亞迪首款純電動汽車,目前已通過國家強制碰撞試驗,并已接近量產階段。首批純電動車e6將在深圳作為出租車交付使用。目前,深圳市政府對電動出租車的采購數量也已經從30輛提升至100輛。e6還將在2010年下半年登陸美國本土,預計價格可能在4萬美元左右。
燃料電池并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和電動汽車相比,它的成本仍然很高,而且它的功率比較低。雖然中國的EV市場具有極大的潛力,我認為在技術上仍然還有很大的困難,有很多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比如成本、基礎設施。盡管目前消費者還是多選擇購買傳統車型,但我們進行過市場調查,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嘗試新能源汽車。
江淮
江淮汽車是一個綜合性的汽車企業。從做客車底盤開始起步。逐漸做輕卡、重卡、MPV。兩年前進入了轎車市場,現在成為了綜合性的汽車企業。去年銷售量32萬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和任何一個國際的產業資本發生合資的關系。所以是純中國品牌的企業。今明兩年江淮汽車計劃做一些電動汽車。自己注冊公司先試用。
安進:2010年全球汽車產量達到7500萬輛,我們在感嘆汽車工業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認識到汽車污染對人類帶來的危害。各國紛紛制定了有關汽車的環保措施和法規,于是綠色環保設計汽車的新概念將被擺在突出的位置上。
我們要提高傳統能源的利用率,改進發動機的配置,這方面需要有很多成熟的技術。另外一方面要積極發展替代用燃料,包括混合動力生物燃料、電池等。同時要大量的利用綠色包裝、綠色材料、綠色工藝和裝備等,同時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汽車回收的能力。
江淮汽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低排放、低消耗為目標,選用新型環保材料,在環保動力方面也進行了新的嘗試,無論是傳統的動力綠色設計,還是三縱三橫的戰略措施逐步的推進,都緊緊圍繞綠色環保這一主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新能源利用可以有效地協調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然而,由于產業化運作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從長遠看,汽車業的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實行可持續發展的平衡,既傳統產品、混合動力產品和純電力產品同時發展,以不同的產品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
廣汽
2009年以廣汽集團為首的電動車聯盟成立。廣汽集團等整車企業將投入數千萬元在聯盟成員中尋求技術合作。進行電動汽車的同步開發工作。廣汽集團正在進行全新的氣電混合動力客車研發。將提供150~180輛混合動力大客車。專供亞運會、亞運專線使用。
黃向東:節能、低碳、環保,哪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不是這么說呢,事實上我們需要對此認真探討,否則可能會產生很多的誤導。
治理汽車的碳排放,其中汽車的電動化是主要的方向。一般來講,大家都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一個所謂的路線圖:現階段我們還是主要用內燃機汽車;接著我們應該走混合動力的道路,現在已經在往這方面努力;再往前一個階段占主導地位的將是插電式的混合動力車;然后到純電動車。至于燃料電池的汽車排放,不一定是零排放,而且技術也比較復雜,是最后一條路。
不少民間和官方的輿論都對這個主路線有一定的質疑,說中國應該彎道超車,應該跳過混合動力的發展,直接實現至少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或者是純電動,以電代油,實現汽車的零排放。混臺動力汽車被列為節能汽車類,把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歸類為新能源汽車,而政府的鼓勵補貼也主要向新能源汽車傾斜。
煤電的純電動汽車是不是零排放的,這一點美國政府的態度也是一樣的。2010年4月1號執行的美國政府新的法規規定,所有的電動汽車不能講是零排放,因為政府要查你在電網上的排放是多少,而不是排氣管里面的排放是多少
我國汽車發展比較合理的路線圖應該如此:
(1)從現在起的一段時間內應該發展能夠顯著降低燃料的消耗和排放,并且有很現實基礎的,我們叫能量保持性的混合動力汽車。也就是一般不去充電的。
(2)適度發展電量消耗型或者擴展續駛里程型的電動汽車plug-in。
(3)在火電城市比較小的適當的局部區域,可以嘗試推廣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因為別的國家也許煤電的含量比較低。
這是關于路線圖方面一個不成熟的建議。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發現,LPG、LNG這些熱值比較高的同時,排放比較少,如果它們在混合動力化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效果,我們也可以多做努力。
吉利
在收購沃爾沃之后。一直在新能源方面頗為低調的吉利也將發力新能源技術,并在北京車展上上演盛大的“吉利新能源車型的發布儀式”。其中五款量產新能源車型預計都將在兩年內先后上市。 楊健:汽車油耗在世界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目前1/3的石油消耗用于汽車的燃料,2015年將超過1/2。所以這對于汽車行業的挑戰是巨大的。傳統汽車占據市場絕對份額的現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將來一定會讓位給新能源汽車,我們認為現在這個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但是要達到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50%:50%的銷量的話,臨界點的到來仍然需要較長的發展過程。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轉變成為一場全球性的產業轉型。在這場爭奪未來汽車產業制高點的競爭中,對于自主品牌企業來講,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不會缺席。
新能源汽車是吉利的戰略未來,吉利已經規劃了新能源戰略的地圖。我們近期將優化傳統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在發動機上使用CVVT、GDI、小排量增壓等技術,并進行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研發。還有天然氣、液化氣的,特別是甲醇的動力汽車吉利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再有plug-in插入式混合動力,中強度的混合動力,包括一般性能的電動車、高性能的純電動車,包括燃料電池等,吉利已經全部在做了。
純電動汽車和高性能的電動汽車大量的普及使用的時間還會比較長,因為要達到統一標準將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是對于一般性能的純電動汽車,我認為實現起來是比較快的。70公里以下的低速電動車,今后如果能夠得到國家的認可,那么這個潛力將是非常大的。這種低速電動車的碰撞安全要求也沒有那么高,所以可以用更輕量化的材料生產,并使其更為經濟。
所以吉利將采取多樣化的能源戰略,研發應該是全盤地規劃,分步地實施,有重點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