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中,很多企業以為掌握正本提單在手來控制收匯前的風險,特別是在付款方式為匯付(T/T)的情況下,客戶沒有按照約定付款之前就不寄出正本提單,使客戶不能提貨。出口企業往往認為,只要正本提單在手,即使客戶不付款,憑正本提單在手還可以控制貨物并指令船公司將貨物退運或讓代理商轉賣貨物,而不至于錢貨兩空;再退一步說,如果船公司在提貨人不出示正本提單就放貨的情況下,至少還可以追究船公司無單放貨的責任。不錯,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往往也被認為是安全的。但是,在現實中存在某些情況,即使船公司無單放貨也是合法的,使用記名提單就是常見的例子之一,這些特例中往往是客戶不憑正本提單放貨,但因為其遠在國外不好追討,于是想追究船公司,但竟然發現船公司的做法竟然是合法的,無法追究,導致了實際上的錢貨兩空。到底這是怎么回事呢?
出口商叫怨無門
萬寶集團廣州菲達電器廠(以下簡稱菲達廠)向新加坡藝明燈飾公司(以下簡稱藝明公司)出口貨物一批,并通過代理商辦理托運,承運人為美國總統輪船公司(以下簡稱美輪公司)。貨物發運后,美輪公司簽發了兩票記名提單,提單承運人為美輪公司,收貨人為藝明公司。貨到目的港后,客戶藝明公司沒有依約向菲達廠付款,其在沒有正本提單情況下,以向承運人美輪公司出具保函的方式提走了貨物。其后,菲達廠將美輪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無單放貨責任,該案經過廣州海事法院一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再審后,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判決。
(1)本案最終適用美國1936年《海上貨物運輸發》及1916年《聯邦提單法》。
(2)記名提單不具有物權憑證效力。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承運人有理由將貨物交付給記名提單上記名的收貨人,且承運人向記名提單的記名收貨人交付貨物時,不負有要求記名收貨人出示或提交記名提單的義務。
(3)美輪公司作為承運人,根據記名提單的約定,將貨物交給記名收貨人藝明公司,這個交貨行為符合上述美國法律的規定,是適當地履行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交付貨物的責任,并無過錯。駁回菲達廠對美輪公司的訴訟請求。
從上述案件來看,簡單來說,就是出口商有正本提單在手,船公司實施了無單放貨行為而不用承擔責任,出口商叫怨無門,在很多人看來實在是不能理解。出現這種情況的問題到底在哪里?
無法獲賠的根本原因
從上述案例看來,出口商的損失都是“記名提單惹的禍”。那什么是記名提單呢?
根據提單上收貨人抬頭的不同,提單可分為以下三類:
記名提單(Straight B/L) 指提單上的收貨人(Consignee)欄內具體填明收貨人名稱,只能由該指定的收貨人提貨。記名提單不得轉讓。
指示提單(Order B/L) 指收貨人欄內填寫“憑指示” (To order)或“憑XX人指示”(To order of XX)的提單,指示提單可以通過記名背書或者空白背書轉讓。
不記名提單(Bearer B/L) 指提單上的收貨人欄內僅注明向提單持有人交付貨物(To bearer),任何持有提單的人均可提貨。不記名提單無須背書即可轉讓。
從各國國內法律以及多個國際公約來看,指示提單和不記名提單的定義和法律性質都比較統一,都認為這兩種提單具有物權憑證的性質,并且承運人應該憑正本提單放貨,否則應該承擔相應責任。
然而,記名提單就很不一樣。世界上不同國家對于記名提單的性質有不同規定,有的國家法律認為承運入只需向提單記名人放貨即完成交貨義務,而無須提貨人出示正本提單。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美國。也就是說,如果提單適用美國法律或者類似于美國法律這樣的國家法律,船公司無單放貨的行為就是有法律依據的合法行為,而無須承擔法律上的違約或者侵權責任。這就是上述案例出口商無法獲得賠償的根本原因。
風險防范
筆者無意在此討論關于記名提單和無單放貨案例中復雜的法律問題,上述案例分析以及各國相關立場的介紹,旨在提醒出口企業在業務中應當意識到,并非手持正本提單就能避免風險。在提單問題上,除了正本是否在手,還要關注不同的提單種類可能帶來的風險以及應當如何防范。
(1)不能完全依靠手握正本提單來控制收匯風險。應該意識到,不管你手持哪種提單,船公司和客戶的不誠信、不履約行為仍然是市場風險的表現形式,因此除了掌握正本提單,還應考慮到客戶資信、不同收款方式結合使用、分批收款等途徑減低收匯風險。
(2)在使用記名提單的情況下,要留意考察提單背面的法律適用條款以及目的港的相關法律規定,考慮船公司無單放貨的風險有多大,以及一旦發生船公司無單放貨,有沒有法律依據可以追究其相應責任。
(3)在信用證交易下,基于銀行信用,提單成為議付交單中的一份單據,因此錢貨兩空的風險相對較小。而在匯付交易中,如果僅以收款后寄出正本提單來控制風險,特別是使用記名提單的情況下,就要特別審慎,建議通過簽約后的預付款、交貨前部分付款、交提單前部分付款等分批收款的方式分散風險。
(4)對于新客戶或者資信并不優良的客戶,要審慎考慮是否使用記名提單。
(5)通過與貨運代理、承運人等運輸責任的相對方進行約定,讓其明確承諾要憑正本提單放貨,使約定優于有關法律規定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