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下一代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關心下一代工作處于新的發展起點上,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對當前和今后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首先,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事關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江澤民同志曾強調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青少年的成長決定國家的前途命運,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今,我們正處于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時代,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和各種力量的較量更加激烈,西方敵對勢力決不愿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屹立在世界東方,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和“和平演變”的圖謀始終沒有變。他們利用各種途徑對青少年進行文化滲透、誘惑。一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可低估。事實說明,西方敵對勢力同我們爭奪青少年的斗爭和較量一時一刻都沒有停止并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忽視或者放松關心下一代工作,一些涉世不深、經不住各種外來誘惑的青少年就有可能被他們拉過去,成為他們的俘虜。這是十分危險的。另一方面,實行改革開放后,我國已進入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經濟成分、就業方式、行為模式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利益關系得到了深刻調整。社會的多元、多樣、多變,加上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標準受到沖擊,新的道德體系尚不健全,以及部分媒體的不良引導,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當代青少年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價值判斷的影響。當社會上出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必然要反映到他們的頭腦中來,造成價值觀念扭曲,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社會環境的變化,有力地表明,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又緊迫的任務。只有持之以恒,緊抓不懈,才能幫助青少年不斷增強抵御各種不良文化影響的能力,保證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
其次,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奮勇前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諸多方面全面推進,其基礎和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江蘇作為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省份,正處于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處于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處于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發展時期。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尚在持續,經濟形勢好轉的基礎并不牢固,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要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最重要的要靠人才資源的有力支撐。經濟的持續發展歸根到底是人才資源的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培育,特別是年輕優秀人才的培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育需有個過程,要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階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青少年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只有全黨全社會都來重視、關心下一代,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才能為大批優秀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我們要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加快推進“兩個率先”,實現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僅需要奮戰在全省各條戰線上的江蘇人凝心聚力,艱苦奮斗,而且迫切需要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一代。我們也只有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著力打造出思想解放、勇于創新、作風過硬的新一代江蘇人,才能扎實推進科學發展,實現我省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第三,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事關和諧社會建設的成效。青少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就是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近幾年來,各級關工委按照中央的要求,為教育關心下一代,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比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關愛青少年中的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凈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等等。這些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化解矛盾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肯定、鼓勵和支持。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新的形勢下,教育、關心青少年工作仍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經濟發達地區大批外來務工人員攜兒帶女的涌入出境;經濟欠發達地區,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大量增加。據調查,我省蘇州市本籍人口與外來人口幾乎是1:1,外來未成年人逾40萬。由于外來人員高度集中,加之人員流動性大,當地難以實行有效的監管,外來務工人員中的“三無”(無固定居所、無固定工作、無固定經濟來源)人員子女成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易發群體。蘇北、蘇中地區“留守兒童”達57萬。他們所在的“空巢家庭”、“隔代家庭”、“寄養家庭”中部分家庭存在無人管或者無能力管的狀況。有些未成年人因對其疏于教育管理以及親情缺失,導致心理失衡直至違法犯罪。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僅禍及了家庭,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此,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特別是做好“問題”青少年、失足青少年的教育轉化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直接關系到能否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我們必須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切實把關心下一代的各項工作融入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中去。
第四,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事關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要把黨的宏偉大業不斷推向前進,不僅要靠當代共產黨人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而且還要靠今后一代一代共產黨人作出不懈努力,這樣,才能使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代代傳接,永遠興旺發達。我們現在這一代青少年,再過一、二十年,就到了二三十歲、三四十歲的年齡層次。他們當中相當多的同志將成為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領導干部和工作骨干,其素質高低、作風優劣、辦事效率、服務水平直接影響黨的執政能力和黨的事業的發展。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也是黨的事業蓬勃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高度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方向,及早加強培養教育,著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使其真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各級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是以“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為主體的特殊的群眾性工作組織。“五老”具有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時空優勢、親情優勢。他們對黨忠誠、理想信念堅定、始終保持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對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已成為教育、關心下一代,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省現有各級關工委組織5萬多個,108萬“五老”參加,在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校外輔導、結對幫教、網吧監督等方面做了大量“黨政所急,青少年所需,關工委所能”的工作。因此,充分發揮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作用,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保證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需要。
綜上所述,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件影響深遠、使命光榮、任務緊迫的大事。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強調指出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極其重要。對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未來,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具有長遠戰略意義。”我們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系江蘇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劉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