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多年,我們黨在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邁出的每一個新步伐,開創的每一個新局面,取得的每一個新成就,無一不是解放思想的光輝結晶。正是基于這一成功實踐,覺得到深刻的認識: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法寶。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用了這一法寶,不斷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鄧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說:“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大家認為進行這個討論很有必要,意義很大。從爭論的情況來看,越看越重要。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進,他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又說:“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后來的實踐證明,這篇講話意義十分重大,它為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到來,發出了第一個解放思想的偉大宣言。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我國改革開放新階段解放思想的又一宣言書。它沖破了“計劃經濟等同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的陳舊觀念。確立了“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經濟的手段”,它和社會制度沒有必然聯系的正確觀念,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黨的十四大確認: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實現和推動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性重大發展,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容。如社會主義本質的論點、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論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點、判斷改革開放標準的“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論點等。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從1997年十五大到2002年十六大,我們黨又經受住了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前進,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九以上,經濟總量上升到世界的第六位;改革開放取得豐碩成果;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這一時期。黨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又取得重大成果,如: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的論點: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的論點;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的論點;多種多樣的股份合作制經濟是改革的新事物,提倡以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的論點:按勞分配為主體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論點: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的新概括: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概括等等。更為突出的是,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以新的思想、觀點、論斷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深化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實際問題的新創造,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這一偉大法寶。十六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體現在: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以上,經濟總量上升到世界的第四位: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社會建設全面展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對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戰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奧運會;“神七”載人飛天,中國人實現首次太空行走夢想。總的說來,從2002年十六大到2008年的6年,是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6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和人民取得更多實惠的6年,是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高的6年,是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更加緊密的6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體現在: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些重大戰略思想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正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的豐碩成果。這些實踐充分地證明: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南京分院)
責任編輯: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