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發展戰略的實施,為新沂的經濟社會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拓展了新的空間、增添了新的優勢,是新沂新一輪發展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目前,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正緊緊圍繞“全面進入蘇北領先行列、力爭跨入全國百強縣,‘十二五’末進軍蘇北第一方陣”的新一輪發展目標,全力搶抓江蘇沿海開發和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兩大戰略機遇,大力實施港口、產業、優勢、人才、文化“五大對接互動”,著力打造沿海開發“大腹地”,勇當徐州東進戰略“排頭兵”,向著“東隴海線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業城市”的目標昂首邁進。
強化交通支撐,打造沿海開發“立體交通網”
新沂是亞歐大陸橋東起第一座樞紐城市,隴海鐵路與新長、膠新鐵路,京滬高速與連霍高速,205國道與323、249省道在此交匯,形成了“三縱三橫”的交通格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在全面對接沿海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面向“高鐵時代、海洋時代”,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好地發揮新沂承南啟北、連接東西的樞紐作用。鐵路建設上,加快爭取膠新鐵路、新長鐵路復線建設,積極配合徐連高鐵客運專線規劃建設,調整優化車站、貨場布局,盡快形成“一客一貨一編組”的鐵路運輸新格局。公路建設上,全力支持配合好宿新高速公路建設,全面加快環湖大道、古鎮大道、249省道拓寬工程進度,盡快開工山水大道,實現城鄉公路“無縫對接”。水路運輸上,在大力實施新戴運河“六改四”工程、駱馬湖北航線“六改四”工程及馬港、港頭、窯灣等碼頭港區建設的同時,與徐州市一起爭取國家、省有關政策,規劃建設徐連運河新沂段,力爭將徐連運河建設納入“十二五”省干線航道網建設規劃,構筑一條通江達海的便捷通道,使新沂真正成為“公、鐵、水”立體交通樞紐城市。
堅持錯位發展,打造沿海開發“產業配套區”
新沂作為承接沿海地區發展的腹地,必須采取“錯位、對接、競爭”的策略,堅持把“配套經濟”、“互補經濟”、“特色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才能實現與沿海地區呼應聯動,借位發展。為此,我們首先努力吃透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通過深入研究《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和對新沂現有產業的分析,我們認為新沂更適宜發展臨海臨港工業的下游產業,適宜進行基礎原材料的深度加工。因此,我們把產業發展定位在“精細化工、精密電子、精密機械、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上。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研究配套產業對接上的政策,從中找準、弄懂與自己相關的政策內容,圍繞“118”工程(10個產業、100個項目、800億投資)項目庫建設,加大工作力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接工作,爭取有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和徐州市計劃盤子。其次,我們慎重選準項目,做好產業對接。圍繞新一輪產業定位,加大宣傳新沂在沿海開發中獨特的區位和“腹地”優勢,認真篩選項目,切實加大招大引強力度,使我市成為沿海開發產業發展和港口建設的重要配套產品生產基地。目前,總投資6.6億元的高創風電設備、3.6億元的海迪威液壓設備、36億元的中友特鋼等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20億元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15億元的30萬噸離子膜氯堿等項目已正式簽約,總投資210億元的中海油新能源、15億元的金紅石綜合開發等項目也在積極運作之中。再次,我們積極夯實載體,推進集約發展。進一步加快新沂經濟開發區、無錫一新沂工業園、新戴運河產業帶及7個鎮級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加快形成“兩區一帶、群星點綴”的發展格局,不斷提升集聚集約水平,使園區真正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同時,淡化行政區域概念,強化經濟區域意識,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以市場機制為手段,劃出專門區域,以規劃建設臨海產業園或產業帶為抓手,吸引沿海大企業到新沂投資項目或兼并重組,構建與沿海產業的互動發展機制。
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沿海開發“物流集散地”
為充分發揮新沂特殊的區位和綜合交通優勢,我們積極發展大物流、大市場、大商貿,努力把新沂打造成沿海地區物流集散地,使現代物流業成為全市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加快建設“無水碼頭”。加快與連云港港口對接,建設連云港(新沂)“無水碼頭”,爭取連云港“一關三檢”在新沂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同時加快建設無錫出口加工區新沂分區,進一步加快通關速度,打造無障礙現代物流通道,著力構建與港口經濟相適應、布局合理的專業化、現代化物流網絡體系,使新沂成為中西部地區出海的“中轉站”、連云港的“大貨場”。二是加快建設物流集聚區。利用道口、車站、碼頭等重要節點,加快培育城北、沭東、城南和新戴運河、窯灣京杭運河等五大物流集聚區,加快建立各類綜合性、專業性物流信息平臺,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加強與國內外物流企業合作,培育壯大區域性物流龍頭企業,打造省級物流集聚區,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三是加快建設專業市場。堅持“錯位競爭、以特取勝”的原則,加快中國北方農業產業交易博覽中心、糧食現代物流中心、鈺橋物流園等專業市場建設,積極運作新沂(無錫)國際招商城、紅星美凱龍等項目,全力打造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城市。
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沿海開發“休閑后花園”
新沂作為徐州、連云港之間的重要節點城市,沿海開發和“東進”戰略的實施,為推進新沂城市大發展、大跨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抓住這一機遇。我們首先努力壯大中心城市規模。按照“南擴、北拓、東進、西延”的城市發展思路,圍繞“做靚新城、提升老城、彰顯特色”的目標要求,加大沐東新城、城南新區、城北新區建設力度,做好205國道東北線改造工程掃尾工作,加速形成48公里的城市環線,全面拉開118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加快建設沭河景觀帶、城中引河風光帶二期、沭東大道、北京路沭河景觀大橋、城市出入口和迎賓公園的建設步伐,不斷彰顯“水景美城、商貿旺城、文化名城、生態新城”的城市特色。其次,加快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加快城市商貿、會所等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新沂國際大酒店、戲江南大酒店等兩個五星級酒店建設步伐,積極引進大潤發等國際知名旗艦店和連鎖超市,加快推進國際商貿城四期、城南商業休閑廣場等市場建設,不斷集聚中心城市商氣人氣。積極吸引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企業在新沂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信息咨詢、中介代理等現代服務業,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再次。積極建設生態旅游強市。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加大“一山一湖一古鎮”開發力度,加快東方花廳文化城、馬陵山泉潮律院、駱馬湖度假村、馬陵山國際村、金土地生態園、窯灣古鎮保護開發二期及“五花園”等建設步伐,大力開發鄉村游、生態旅、農家樂等特色旅游,打造“兩漢文化看徐州、明清古鎮看窯灣”、“中國大運河第一古鎮”和“駱馬佳絕處、畢竟在鐘吾”的旅游招牌,打響“來到新沂、心曠神怡”城市品牌,把新沂打造成服務連云港、服務沿海開發的“休閑之都”、“旅游勝地”。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常委、新沂市委書記)
責任編輯:尤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