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主要來自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需要,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是國內購買和自助研發,企業的研發能力對于創新動力和技術來源途徑都會產生影響。
關鍵詞:技術創新;創新動力;技術來源;創新能力
一、 引言
目前學術界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模式研究已經十分廣泛,然而創新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理論體系卻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因此,有必要繼續探討創新機制以獲得更加系統性的發現。
二、 技能創新的基本機制
技術創新機制包括若干個基本要素,這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動態關聯關系,即是技術創新機制,因此,具有系統動態的特征。
在探討技術創新機制中,首先需要明確技術的具體界定。一般而言狹義的技術偏重于生產層面,例如Frankel(1990)認為“技術是一種知識、經驗、秘訣、具體的裝置或設備,同時能生產或制造新型態的產品或服務”。廣義的技術還包括管理層面,例如Baranson(1996)就主張“技術應包括產品設計、生產方法以及為了規劃、組織和執行生產計劃所需的企業體系”。本文的技術是指廣義上的技術。
技術能力是技術創新機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Higgins (1995)認為組織的“技術能力”,主要是由其專門技術人員的人力資源結構,而他所說的專門技術人員則包括:工程師、研究人員、設計人員、生產與維修人員、以及專業技術幕僚等五類。與技術能力相關的一個概念是吸引能力,和技術創新密切相關。Chen(1995)認為吸收能力通常定義為介于提供者和接受力的某種認知上的“相稱”,而這通常指的是接受這一方的操作技術、產生新生產能量和技術性創新的能力。
由此,概括出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三個要素,分別是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動力和技術來源途徑。
三、 實證研究
為了探究企業技術創機制,依據相關文獻和初步調研,開發了問卷。初步問卷進行測試性調查之后,就在廣東清遠市進行正式調查,共發放638份問卷給當地的企業,共收回138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04份。通過這些調查的結果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結果:
1. 技術創新動力。企業技術創新都有動力,那么這些原動力的探討就成為技術創新領域重要的議題。根據文獻以及初期訪談,總結出五項原動力。市場需求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動力之一,因為滿足市場需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為有市場需求,企業就會投入經費進行研發。同行業競爭也是導致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因素,為了在技術上建立領先優勢,企業就會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來提升自身競爭力。政策激勵是政府為了鼓勵自主研發而實施相關激勵政策,使得有些企業因為技術創新而能得到政府支持和獎勵,因此,也是引發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為了追求長期利益而開展一些前瞻性的技術創新。本次調查得到的結果匯總在表1。
根據表1,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最大動力來自市場需要,這說明市場對企業技術創新具有重大影響力,因為市場是檢驗企業技術創新是否成敗的最直接因素,所以,企業技術創新直接動力來自市場。其次是企業發展需要,企業會依據自身的發展規劃,確定自身自身技術創新戰略和路線,建構起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其三是同行業競爭,同行之間的競爭激發了企業去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競爭力,確保競爭優勢。此外,政策激勵以及市場上出現了新技術都比較少。
2. 技術主要來源。企業技術來源是影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分析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時,需要重點考慮技術的具體來源途徑。另外,通過技術來源途徑的考察,可以了解企業技術依賴性以及未來可能的技術創新路線,進而判斷其發展潛力。
根據表2,從技術的獲得來源來看,主要是來自國內購買,占了39.4%;其次是自主研發,占了26.9;然后才是委托開發,占了8.7%。與國內大學或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占據了8.7%,而從國外購買占據了5.8%,購買知識產權的僅僅是1.9%。除上述途徑之外的其他途徑,占了6.7%。這種比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國內購買和自主研發占據主體地位,說明了主要技術來源還是來自國內。
3. 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不同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因為投入上的差異而導致技術創新能力上的差異。那么,這些技術創新能力上的差異,到底對企業的主要技術創新動力和企業的主要技術來源途徑有何種影響,值得深入研究。為此,從四個方面來刻畫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分別是企業是否設有專門的研發部門、企業是否有專職的工程及技術人員、企業是否承擔過市級及市級以上的科技項目以及企業是否擁有自主專利和技術發明。在衡量上,采用是或者否來判斷。在實證研究中,用1代表是,0代表否進入模型。應變量是市場需要和國內購買,若技術創新動力來自市場需要,則為1,其它則為0;若主要技術來源是國內購買,為1,其它則為0。分別進行回歸,得到結果如表3。
根據表3,企業有沒有專業研發部門對企業技術創新動力是否是市場需求有顯著影響,而其它因素的影響都不是顯著的。由于影響系數為-0.295,因此,具有專門研發部門的企業更加有可能技術創新動力來自與非市場需求。這個結果和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因為設有專門研發部門的企業會有自身技術研發和創新的計劃,會依據預定的技術創新路線進行研發,因此,受市場需求的影響相對就小。
根據表3,企業是否有專職工程技術人員對企業技術來源是否是國內購買具有顯著影響,而其它因素的影響力就不顯著。由于影響系數是-0.255,因此,具有專職工程技術人員的企業通過國內購買來獲得技術的可能性就更低,這也是合理的,因為具有專職工程技術人員的企業往往采用自主研發等方式來獲得所需技術。
四、 結論
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是個系統工程,具有整體性和動態性,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出現技術創新水平低下的困境。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動力以及技術來源途徑三方面,來展開對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探究,解釋了三者之間的關聯。企業在制定技術創新戰略時,需要統籌考慮上述因素,以設計和實現最優的技術創新機制。
在企業技術創行的過程中, 創新具有路徑依賴的特征, 因此, 需要在創新機制的設計之處,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變數和資源,尤其是政府資源和政策的可能變化, 為企業縮短技術創新時間提供支持。與此同時,可以通過技術合作、產學研合作等形式,降低技術創新的交易成本,提高技術創新的能力和成功率。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階段上,具有不同的創新策略和方法。因此,企業在擬定和實施自身創新戰略上,需要綜合考慮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制訂符合自身特征的創新戰略。技術創新戰略能夠有效地指導企業在有效的資源約束條件下,取得最大的成效。
在企業創新戰略的指導下,企業通過內外部資源的整合,來實施具體的技術創新步驟和行動,這些行動能否成功,最終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而企業積極有效的技術創新戰略能降低技術升級和創新的風險,提高創新的成功率和創新成果的市場化轉化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盡可能避免所謂的創新陷阱,即企業盲目進行創新導致的失敗。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經驗教訓,因此,企業在制訂創新戰略和設定創新路線時,要綜合考慮內外部各種因素以及可能的變數,這樣才能確保技術創新的方向和路徑的正確性。
從地區發展角度而言,本地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對于當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無疑是大有助益的。因此,地方政府應當了解當地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所面臨的問題和約束,并制訂相應的政策作為對策,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和風險,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和轉化能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長久可持續動力。
參考文獻:
1. 顧佳峰.論科技創新下的產學合作——以交易成本的視角看.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7):81-84.
2. 顧佳峰.基于交易成本的高校產學合作創新管理機制研究.研究與發展管理,2008,(8):106-111.
3. 顧佳峰.產學合作管理機制研究——以北京大學為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87-90.
作者簡介:顧佳峰,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
收稿日期:20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