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高 山 本報特約記者 田劍威
海地地震發生后,美國率先啟動“戰爭機器”,包括核動力航母、巡洋艦、無人偵察機在內的先進軍事裝備迅速抵達海地參與救援與防暴行動。美軍南方司令部17日宣稱,目前已有4200名美軍官兵進入海地,還有6300多人會在今后幾天通過大型軍用運輸機、兩棲登陸艦等運輸工具陸續趕到。美國官員強調這次史無前例的海外救援行動是“美國戰爭機器展示和平價值的機會”, 但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17日則將美軍涌入海地稱為“變相入侵”。
航母、醫療船一個都不少
在地震發生48小時后,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就派出16艘艦艇參與救災。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于1月15日駛抵海地水域。航母指揮官布魯斯·林德賽稱,地震發生后,該航母于8小時內沿美國東海岸搜集了5個海岸警衛隊中隊的19架直升機和大量救災物資,“沒有一個救災平臺能像航母這樣高效”。由于海地國內設施破壞嚴重,“卡爾·文森”號主要用作臨時機場、醫院和救災指揮中心使用。目前航母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海鷹”反潛直升機起降,三個標準化手術室也已人滿為患。由于核動力航母自身有強大的海水凈化能力,“卡爾·文森”號還向沿海城鎮供應罐裝淡水,變身為臨時供水廠。必要時,航母可以用自身核能設備向災區供電。
據美國《海軍陸戰隊時報》17日報道,由于地震破壞了海地港口,再加上擔心地震造成海底地形變異,目前航母等吃水深的美軍大型艦艇不得不停泊在外海,只能依靠直升機和小型登陸艇往來輸送物資和傷員。美海軍第1水下建筑隊的潛水員正竭力恢復部分太子港碼頭的功能,但要在本周末實現頗有困難。美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已表示,不排除將剛剛服役的瀕海戰斗艦“自由”號和“獨立”號也派往海地,“它的大容量和淺水區航行能力為救援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這種吃水只有2.4米的艦艇能在風浪條件下穩定航行,再加上超過40節的高速,能迅速從一個水域轉移到另一個,其海上自持力達一個月之久,因此更加適合救災。
海地救災成為檢驗美海軍快速反應能力的一個機會。拉夫黑德舉例稱,作為96小時快速機動艦隊,“巴丹”號兩棲戒備集群搭載一個團的海軍陸戰隊員、一個直升機中隊以及大量援助物資,只用了一半時間就準備完畢,啟程趕往海地。此外,“仁慈”號醫療船也搭載著樸斯茅斯海軍醫療中心的100名工作人員,預計19日抵達海地,該船配有500張以上病床和先進的醫療設備,是美國二級區域醫院等級,粗略估計一天可進行40臺的緊急手術。拉夫黑德還表示,參謀長聯席會議正考慮從中央司令部責任區抽調“拿騷”號兩棲攻擊艦隊,以便在本周晚些時候投入海地救災。
美空軍全面偵察海地
與海軍大張旗鼓相比,美國空軍也不逞多讓。在地震發生12小時后,海地政府以“機場被毀”為由,拒絕大批援助物資飛機降落,美國空軍機動司令部索性派遣3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將115名應急響應部隊成員強行運抵太子港的杜桑·盧維杜爾機場,他們立即接管機場,代替海地人組織空中管制,優先確保從南卡羅萊納州和新澤西州基地飛來的美軍飛機起降。目前由第43空運聯隊負責輸送的美軍第82空降師上千名士兵已抵達太子港郊區,對出現騷亂的區域采取防暴措施。
作為空軍救災的主力, C-17型“環球霸王III”戰略運輸機成為太子港上空最耀眼的明星。該機最大載重超過77噸,憑借超大的載運量和貨艙的科學設計,它可運載幾層樓高的起重機。該機還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執行緊急運輸任務時具有高度靈活性,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另據美國空軍官方網站報道,目前位于弗吉尼亞州蘭利基地的美國空軍第480情報聯隊也沒閑著,他們操作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正持續盤旋在災區上空監控災情。第480聯隊副聯隊長弗雷德里克·奧布斯上校說,“全球鷹”曾在2009年6月拍攝過海地全境的圖像,可以和當前拍攝的災區畫面進行比對,掌握災難的嚴重程度。更重要的是,有了“全球鷹”的幫助,第82空降師的官兵就能迅速部署到海地最需要的地方。與衛星偵照相較,“全球鷹”操作成本低,一次可飛行14小時,能盤旋于災區上空拍攝細部畫面,甚至能攜帶通信中繼器材,為災區與救災中心銜接起通信渠道。
美軍熱衷全球救災
針對美軍在海地地震中超豪華的救災陣容,美國《世界政治評論》周刊專欄作者大衛·阿克斯認為,進入 21世紀,美軍已逐漸熟悉通過龐大的海軍艦艇和空軍飛機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救災及公共衛生服務。最近幾年,美國海軍的兩艘醫療船和大約30艘兩棲艦艇在大部分時間里都充當免費的衛生醫療診所,為拉美、非洲和亞洲民眾提供援助。2008年緬甸發生風災時,美軍“埃塞克斯”兩棲戒備機群僅用3天左右時間就抵達緬甸外海,當緬甸拒絕其入境時,美軍甚至考慮過武裝進入緬甸“救災”,帶有如此濃重火藥味的救災行動,恐怕全球也只此一家。美軍方“攻擊艦變身醫療船”的主張已得到白宮支持,美國希望通過救災、醫療服務等活動打贏一場“軟實力戰爭”。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認同美軍在救災中的高調亮相。據路透社報道,1月17日,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電視講話中稱,盡管他認可美國在海地做出的人道主義努力,但是在電視畫面上卻看不到數千美國大兵在街頭參與救援的畫面。“海地目前最需要的是醫生而不是槍炮”,美國人正在通過救災“秘密占領海地”。▲
環球時報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