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銘
一年一度的金球獎頒獎典禮可算是美國影視圈的例行派對,本屆規模達到高峰,大腕悉數到場。這番盛況完全有賴于北美票房2009年突破百億美元的利好局面,讓所有與會者有了底氣,人氣是關鍵,拿不拿獎項倒是其次。
從這個好萊塢頒獎季的獲獎前奏來看,金球獎的各家得主都是熟面孔。金球獎的設獎機制和標準,讓它的受惠面比奧斯卡這樣的學院派獎項廣,音樂、喜劇類獎項也增加了典禮的星光和關注度;再加上電視類的獎項,幾乎人人都能分到一杯羹,最后結果可謂皆大歡喜。本屆金球獎也是遵循了一貫的作風,努力四平八穩。
今年的金球獎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橫掃全球票房的《阿凡達》也只獲得兩個獎項。對于那些勞苦功高的演技派和一線明星,金球獎巧妙地用“喜劇類獎項”增加關注度,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小羅伯特·唐尼的加冕,老馬丁的終身榮譽都讓“金球派對”更具娛樂性。對于美國本土更加關注和熟悉的電視劇獎項,金球獎評委就更缺乏創意,畢竟觀眾才是衣食父母,《廣告狂人》背后可是財大氣粗的業內精英。
由于金球獎的主辦方——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沒有電影學院、導演協會甚至影評人協會的專業性,獎項的評選和頒獎操作一度被人質疑,甚至淪為單純的風向標,缺乏特色。金球獎評委們已經在復蘇后思考獎項的獨創性,在保持與好萊塢主流合拍的大前提下,哪怕只是某些獎項上,有著探索性的若即若離。因此影后影帝獎項歸屬成了本屆金球獎唯一“離經叛道”的亮點。杰夫·布里奇斯和桑德拉·布洛克,一個是萬年配角,一個是毫無突破的傻大姐,如今終于有了揚眉吐氣的日子,“咸魚翻身”。
布里奇斯此次獲得影帝頭銜實屬不易,他可是擊敗了呼聲最高的喬治·克魯尼、威尼斯影帝科林·費斯以及公認的老戲骨摩根·弗里曼。布里奇斯主演的《瘋狂的心》是一部稍顯老套的音樂勵志片,卻放在了正劇的評獎單元里,可見其勇氣和自信。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弱點》也是一部小成本影片,奪獎呼聲不高,卻因細膩感人博得青睞。
此外,技術上先鋒,立意上主流的《拆彈部隊》呼聲頗高,卻顆粒無收,成為最大冷門?!?/p>
環球時報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