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蓮
(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 100732)
改革分配制度才能擴大內需
周叔蓮
(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 100732)
擴大內需需要搞活流通,需要加速現代服務業發展,也需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我國收入差距問題很嚴重,要清醒地認識并正確對待這種嚴重性,而不要制造“理論”掩蓋這種嚴重性;要進一步弄清楚收入差距的情況,研究有關的分配理論;當前收入差距問題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只有積極穩妥地加快政治體制改革步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居民收入差距問題,也才能順利實現擴大內需。
收入差距;改革分配制度;政治體制改革;擴大內需
搞活流通,擴大內需,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而其關鍵則是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居民消費。擴大內需需要搞活流通,需要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也需要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當前我國消費中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造成的,這是許多人的共識。
有不少文章全面分析了我國貧富差別問題。我國基尼系數接近0.5,在142個國家中排在第3位,只低于非洲和拉美的少數國家。上市國企的高管與一線職工的收入差距為18倍,比社會平均工資高出128倍。全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從1988年的7.3倍擴大到2007年的23倍。世界銀行認為,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在短時間內收入差距變化有如此之大。而且,這種差距還將固化并進行代際傳承。從長遠來看,差距過大將危及國家長治久安。
但是,也有文章懷疑我國收入差距是否真的很大。有文章說:有些人看到當今社會窮的窮、富的富,消費水平相差十倍百倍,不平之心油然而起,但在我看來,人們花錢所帶來的享受,在消費的品牌上和窮人拉開了差距。一件名牌服裝,據說比普通衣服更舒適一點,更有型一點,更耐穿一點,只是這“一點”區別,卻多花了富人大量的錢財。為穿暖,他們只要花1%的錢就夠了,而為了這“一點”,他們多花了其余99%的錢。對當前嚴重的分配不公,我認為不應該這樣輕描淡寫地描繪和解釋。
不久前王小魯發表文章說,根據他們的調查,2008年全國有9.3萬億元隱性收入和5.4萬億元灰色收入。“隱性收入的存在顯著擴大了收入差距。以城鎮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來衡量,2008年城鎮最高收入家庭與最低收入家庭實際人均收入分別是13.9萬元和5350元,其人均收入差距應從統計數據顯示的9倍調整到26倍。以全國居民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各10%的家庭來衡量,全國最高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9.7萬元,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500元,其人均收入差距應從統計數據顯示的23倍調整到65倍,而2005年為55倍”。[1]
王小魯的數據反映出我國收入差距比原先公認的數據反映的情況更為嚴重,有的同志質疑他的調查數據,這方面的情況應該進一步弄清楚。不過我同意王小魯所說的:“當前高收入居民收入狀況的統計數據已嚴重脫離實際,這種情況不改變,會掩蓋實情,誤導決策”,“不要低估收入差距擴大的嚴重性”。[2]
不僅要弄清楚收入分配的實際情況,還要進一步研究其發展趨勢和有關理論。最近上海文匯報發表一篇題目為《對“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不能一知半解》的文章,批評有人主張的今后“城鄉人均年收入增長不低于15%,到2015年翻一番,到2020年翻兩番”的意見。文章說,2000~2009年,我國城鄉人均收入年增長幅度約為7%,今后十年年均增幅達到15%難以實現。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多數發展中國家在30%~40%,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尚不到50%,有人要求我國在2015年達到50%,也不現實。[3]文章指出:“在收入分配問題上,缺乏公正是一種讓公眾不滿的麻煩,但亂開讓公眾興奮一時的‘空頭支票’,惹出的麻煩不會比它小一些”。[4]這一爭論提出的問題值得重視。現在對于什么是灰色收入和如何處理灰色收入也有爭論,有人認為灰色收入就是黑色收入、非法收入,應該完全說“不”;有人認為灰色收入是個模糊概念,包括非法收入、黑色收入,也可能包括某些合法收入,應該規范、界定、縮小,而不能籠統說“不”,這個問題也值得研究。
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時評,題目是《收入分配改革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5]許多文章都強調當前收入分配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這些意見都使我受到啟發。我認為,當前中國收入差距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甚至可以說,主要是政治問題,首先要把它看成是政治問題。
首先,從收入差距的影響和后果來看,過大的收入差距不可能建成和諧社會,它必然會影響安定團結,難以使國家長治久安。收入差距急劇擴大是和社會主義原則背道而馳的,會使經濟難以持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更難以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從政治視角看待這個問題。
其次,從收入差距的原因來看,收入差距急劇擴大,表面上看是分配問題,進一步看是經濟體制問題,更深一 層看還有政治體制問題。王小魯對灰色收入的調查就說明了這一點。他說,大量現象說明,灰色收入主要是圍繞權力產生的,是與腐敗密切相關的,往往是來自憑權力實現的聚斂財富,來自公共資金的流失,來自缺乏健全制度和管理的公共資源,或者來自對市場、對資源的壟斷所產生的收益。[6]他所說的權力,首先主要是政治權力。他指出:“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嚴重歪曲了國民收入分配,說明我國在經歷了過去三十多年經濟體制改革后,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已經嚴重滯后”。[7]
再次,從如何解決收入差距問題方面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積極穩妥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許多文章對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出了詳盡的對策,包括規范非預算收入,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完善政府稅收結構,限制行業壟斷,規范企業行為,多途徑擴展居民收入來源,健全再分配調節功能等等。這些都是正確的、必要的。但是,如果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這些措施是難以貫徹實施的。
胡錦濤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8]溫家寶總理2010年8月份在深圳考察時也指出:“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9]只有積極穩妥地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從而也才能順利實現擴大內需。
[1]、[2]、[6]、[7]王小魯.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J].改革內參,2010(30).
[3]、[4]王志平.對“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不能一知半解 [N].文匯報,2010-09-01(10).
[5]徐冰.收入分配改革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N].中國經濟時報,2010-08-31(6).
[8]胡錦濤.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DB/OL].新華網,2010-09-06.
[9]李斌.溫家寶在深圳強調堅持改革開放推進政治體制改革[DB/OL].新華網,2010-08-21.
Expand Domestic Demand with the Help of Reform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ZHOU Shu-lia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requires the help of the improvement of distribution,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distribution system.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serious problem of widening income gap in China,but not to try to cover it.We should t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income gap and make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related theories.The problem of income gap is an economic issue;and it is also a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Only with the help of accelerating reform in political system,will we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me gap and realize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come gap;reform in distribution system;reform in political system;promote domestic demand
F121
A
1007-8266(2010)11-0022-02
*本文系作者于2010年10月17日在第四屆中國北京流通現代化論壇暨搞活流通、擴大內需、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層峰會上的演講。
周叔蓮(1929-),男,江蘇省溧陽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經濟學家,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會長,主要代表作有《論經濟管理》、《中國式社會主義經濟探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國經濟的兩個根本轉變》、《周叔蓮選集》、《利潤范疇和社會主義的企業管理》、《論孫冶方的“最小—最大理論”》等。
林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