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登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北京市 100834)
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研究
賀登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北京市 100834)
本文認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具有系統的一般特征,還具有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眾多等大系統所具有的特征。從本源來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最基本要素包括人、財、物、信息等四個方面。在這四要素基礎上,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形成了功能維要素、物理維要素、市場維要素和環境維要素等四維要素。這四維要素借助一定的體系關聯模式建立連接關系,形成了體系結構,并在一定的物流服務運作機制下,開展物流服務運作,實現物流服務體系功能。所以,物流服務運作機制是體系構建與完善的關鍵。文章提出,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包括三個階段,即加緊建設階段、基本形成階段和日趨完善階段;主要工作有五個方面,一是加快社會化物流服務需求釋放;二是提高專業化物流服務供給能力與服務水平;三是健全物流網絡體系,提升物流設施設備先進水平;四是加快推進物流信息化步伐;五是完善物流監管與協調機制。
現代物流;物流服務體系;要素構成;運作機制
1.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基本概念。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是為了保證現代物流服務得以正常運作而與之相關的各類要素的有機組合。它是由一些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若干要素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個有機整體。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具有系統的一般特征,如目的性、整體性、集合性、動態性、相關性、適應性,還具有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眾多等大系統所具有的特征。
2.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要素構成。從本源來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最基本要素包括人、財、物、信息四個方面。在這四個要素的基礎上,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形成了功能維要素、物理維要素、市場維要素和環境維要素等四維要素。功能維要素包括物流服務活動所具有的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七大功能要素。物理維要素包括流體、載體、流量、流向、流程、流時和流速等七個方面。市場維要素包括物流服務的主體要素(如各類物流企業)、物流服務的客體要素(如工業企業、商貿企業等)、物流服務的平臺要素(基礎設施與設備平臺、物流信息技術平臺、物流監管協調平臺、物流中介平臺等)。環境維要素包括如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這四維要素借助一定的體系關聯模式建立連接關系,形成了體系結構,并在一定的物流服務運作機制下,開展物流服務運作,實現了體系的功能。因此,物流服務運作機制是體系構建與完善的關鍵。
1.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運作機制。從市場供求分析來看,圍繞物流市場,其物流需求的產生在于需求主體(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農業企業)的存在,其物流服務供應的主體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自營型物流企業或者部門,物流服務的供應方給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務,在數量和價格上形成了市場均衡。圍繞物流服務的供需,物流服務平臺提供一系列支持和運作條件。其中,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信息技術幫助實現物流服務,物流體制政策體系規范和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2.現代物流服務運作的五大核心要素分析。
(1)物流需求主體要素(即物流客體要素)。物流需求主體要素是產生物流需求的主體。經濟發展加速了全社會商品、信息和服務的流通,為物流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我國現代物流業供給總量的快速增長提供了需求基礎。從整體上看,物流需求主體要素來源于國民經濟各個產業,具體包括第一產業物流需求主體、第二產業物流需求主體、第三產業物流需求主體。典型的物流需求主體包括工業物流需求、農業物流需求、商業物流需求和進出口物流需求。
(2)物流服務供給的主體要素。物流服務供給主體要素是構成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重要部分,其中物流企業的形成與發展是物流市場的供給主體。物流企業是至少從事運輸或倉儲一種經營業務,并能夠按照客戶物流需求對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進行組織和管理,具有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實行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
(3)物流服務供給的設施設備要素。設施設備要素是保障物流服務運作的硬件載體設施。物流設施設備就是指進行各項物流活動和物流作業所需要的設備與設施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機械設備、器具等可供長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物質資料,也包括運輸通道、貨運站場和倉庫等基礎設施。物流設施設備是組織物流活動和物流作業的物質技術基礎,是物流服務水平的重要體現。
(4)物流服務供給的信息技術要素。物流信息技術是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各個作業環節中的綜合應用,是現代物流區別傳統物流的根本標志。從構成要素上看,物流信息系統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物流信息技術,它是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各作業環節中的應用,具體來說包括信息采集技術、跟蹤定位技術、信息管理技術等;另一個是物流信息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是物流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滿足物流系統中各個環節的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具體來說包括企業物流信息系統、行業物流信息系統、區域物流信息系統、政府物流信息系統等不同層面。
(5)物流服務環境的體制政策要素。產業的體制政策實質上體現了政府為實現本產業發展目標而對產業活動的干預。因此,物流體制和政策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政府的管理體制,即部際政策協調、區域政策協調、行業監管制度等方面;二是行業管理體制,即行業準入體制、行業的自律機制、行業的退出機制;三是中介服務體制,即物流中介市場和物流中介機構;四是產業政策體系,包括規劃與指導性政策、鼓勵和支持性政策、規范和限制性政策;五是法律法規體系,包括各類通用性法律法規和行業性法律法規等。
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形成機制、穩定機制和發展機制,相互整合,共同形成了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整體運行機制,實現物流服務體系的功能與目標,并在變化的環境中發展進化。
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形成機制涉及三個方面:環境誘導機制、市場競爭機制和利益機制。(1)環境誘導機制。環境誘導機制是指在環境作用下,物流供需對接的市場開始形成,物流產業開始出現。(2)市場競爭機制。市場競爭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物流需求方的競爭機制;另一方面,國外物流企業搶灘中國物流市場,國內企業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企業兼并重組層出不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勢物流企業根據客戶需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努力開發增值型業務和創新型服務。(3)利益機制。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物流企業為了共同的利益,往往要建立起相互合作、優勢互補的戰略聯盟,以形成供應鏈物流一體化運作。因此,利益機制使得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的聯系更為緊密,進而促進物流市場的發展。
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穩定機制是在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環境下,物流服務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物流服務滿足國民經濟其他產業活動的物流服務需求,各種物流活動(如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等)達到物流一體化高度協調的協同機制。此時,物流基礎設施相互配套,物流節點合理布局,物流信息暢通,各類物流企業的活動合理分工與銜接。
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發展機制涉及兩個方面,即競爭機制和自組織機制。(1)市場競爭機制。競爭使系統或者要素保持個性,協同使系統或要素之間保持一致性;競爭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發展進化的內在動力。(2)自組織機制。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中,自組織機制的作用表現為主動適應環境變化,自覺調整物流服務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結構、機制),使區域物流系統在整體上呈現出新的功能,實現物流系統適應進化的目標。
依據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五大要素,可以系統地分析當前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需求要素來看,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我國物流需求總量迅速增長。從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供給主體要素來看,企業物流經營形態多元化,物流外包趨勢明顯,專業化物流企業快速發展,行業重組兼并進度加快。近年來我國的運輸設施設備、倉儲設施設備、連接型設施設備、物流節點設施都有了快速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普及,物流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區域公共信息平臺加快落實。從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環境要素來看,物流業推進政策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各級政府對物流業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分別從政策、規劃和資金等方面予以扶持。行業監管與統計制度不斷完善,標準化建設工作穩步推進,行業基礎性工作逐步建立健全。
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在物流需求要素方面,“大而全”、“小而全”模式限制了物流需求社會化,物流外包的層次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行業物流發展不平衡,許多產業物流需求釋放工作仍需加快推進。在物流供給要素方面,物流企業發展、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物流信息技術及平臺建設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在物流環境要素方面,政府管理體制、行業管理體制、產業政策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等方面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不斷完善。
1.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目標。我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目標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目標的要求,大力推進物流需求社會化,積極培育適應客戶需要的物流企業群體,整合優化物流設施設備,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物流市場環境,實現現代物流業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的戰略發展目標,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2.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部署,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物流一體化和信息化為主線,積極營造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建立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物流服務保障。
3.主要原則。(1)立足應對危機,著眼長遠發展。(2)市場配置資源,政府營造環境。(3)加強規劃指導,注重協調聯動。(4)打破分割封鎖,整合現有資源。(5)建立技術標準,推進一體化運作。(6)創新服務方式,堅持科學發展。
1.三個階段
(1)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緊建設階段(“十二五”前期)。“十二五”前期的主要工作是:積極推廣現代物流管理,努力擴大物流市場需求。鼓勵生產和流通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物流功能,外包物流業務,使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程度明顯提高。通過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使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較快增長。根據市場需求、產業布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交通條件、區域規劃等因素,重點發展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節點城市,構建一批綜合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中心,使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布局得到優化。推廣先進適用的物流管理技術,初步建成較完善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使物流業發展的技術條件有明顯改善。按照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不斷改善物流業綜合管理體制,逐步完善政策環境,為物流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2)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階段(“十二五”后期)。到“十二五”末期,要基本建成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主要包括由物流樞紐城市、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組成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和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構建功能完善、高效、便捷,與國際接軌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動石油、煤炭、糧食、醫藥、農產品、應急物流等重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物流業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物流;加強交通運輸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布局,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和配套,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物流運行效率。大力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加快物流管理、技術和服務標準的推廣,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組織和協調,完善物流政策法規體系。
(3)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階段(“十二五”以后)。“十二五”以后,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并基本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將由注重基礎建設向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轉變,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運作符合節能環保要求。
2.主要工作
(1)加快社會化物流服務需求釋放。進一步推廣現代物流管理,努力擴大物流市場需求。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技術與方法,實施采購、生產、銷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體化運作。鼓勵生產企業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對市場的響應速度,降低庫存,加速周轉。合理布局城鄉商業設施,完善流通網絡,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流通企業的現代化。廣泛應用現代物流管理技術,發展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直銷和配送,以及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的統一配送。
(2)提高專業化物流服務供給能力與服務水平。鼓勵生產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資源,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積極發展多式聯運、集裝箱、特種貨物、廂式貨車運輸以及重點物資的散裝運輸等現代運輸方式,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運輸企業的相互協調,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運輸系統。加強運輸與物流服務的融合,為物流一體化運作與管理提供條件。鼓勵郵政企業深化改革,做大做強快遞物流業務。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要積極打造現代化農村郵政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郵政物流服務體系。
(3)健全物流網絡體系,提升物流設施設備先進水平。要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按照經濟區劃和物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促進物流區域發展。積極推進和加深不同地區之間物流領域的合作,引導物流資源的跨區域整合,逐步形成區域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格局。物流節點城市要根據本地的產業特點、發展水平、設施狀況、市場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設施,加強物流園區規劃布局,優化城市交通、生態環境,促進產業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務水平,帶動周邊輻射區域物流業的發展。
加強交通運輸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運輸網絡布局,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和配套,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物流運行效率。加強倉儲設施建設,在大中城市周邊和制造業基地附近合理規劃、改造和建設一批現代化的配送中心。
大力推廣集裝技術和單元化裝載技術,推行托盤化單元裝載運輸方式,大力發展大噸位廂式貨車和甩掛運輸組織方式,推廣網絡化運輸,不斷提升物流設施設備的技術水平。
(4)加快推進物流信息化步伐。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盡快制訂物流信息技術標準和信息資源標準,建立物流信息采集、處理和服務的交換共享機制。加快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全國性公路運輸信息網絡和航空貨運公共信息系統,以及其他運輸與服務方式的信息網絡。推動區域物流信息平臺建設,鼓勵城市間物流平臺的信息共享。加快構建商務、金融、稅務、海關、郵政、檢驗檢疫、交通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門的物流管理與服務公共信息平臺,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務企業迅速成長。
(5)完善物流監管與協調機制。在政府管理體制方面,要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組織和協調,積極發揮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作用,研究協調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和政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加強對地方現代物流業發展有關問題的研究和協調。同時,要繼續深化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貨代等領域的體制改革,建立物流綜合管理體系,促進物流服務的規范化、市場化和國際化。要打破行業壟斷,消除地區封鎖,依法制止和查處濫用行政權力阻礙或限制跨地區、跨行業物流服務的行為,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物流服務市場,促進物流資源的規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動。
在行業管理體制方面,各類物流社團組織應履行行業服務、自律與協調的職能,發揮在物流規劃制訂、政策建議、規范市場行為、統計與信息、技術合作、人才培訓、咨詢服務等方面的中介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橋梁和紐帶作用。
1.高度重視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各級政府尤其是物流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要把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與完善工作納入政府“十二五”發展規劃。要著眼當前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發展實際,明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目標,分析物流服務體系發展路徑,從長遠角度對物流服務體系進行合理布局與優化,建立專門的協調組織機構,落實工作責任,切實加強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建設,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2.以物流一體化的思想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與完善要堅持物流一體化思想,要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為目標,以社會化物流需求釋放為基礎,以加強物流能力供給為手段,以改善設施設備和完善現有物流政策體制為抓手,積極解決當前現有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問題,不斷改進物流發展的宏觀與微觀環境,優化區域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3.加強規劃、注重協調,促進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整體優化。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可以細分為區域物流體系、產業物流體系、城鄉物流體系和其他物流體系。因此,在建設與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過程中,要積極統籌國內與國際、全國與區域、城市與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協調發展,做好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和部門之間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的協調和銜接,走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道路。各地區要從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科學引導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發展。
Research on the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System
HE Deng-cai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and Purchasing,Beijing100834,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system not only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of other systems,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rge scale,complex structure and a large amount of targets.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modern logistic service system include people,finance,material and information.In the light of logistic service mechanism,the systematic function of logistic service can be realized.So,the mechanism of logistic service operation is the key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is system.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uch five aspects,first,accelerating the release of demand for socialized logistic service;second,improving the capacity for supplying specified logistic service and the level of service;third,improving the logistic network system and the level of logistic equipment;fourth,accelerating the promotion of logistic in for ma tionization;and fifth,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coordination for logistics.
modern logistics;logistic service system;element structure;the mechanism of operation
F252.24
A
1007-8266(2010)11-0045-04
賀登才(1953-),男,山西省定襄縣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現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民建中央物流工作小組副組長、解放軍后勤指揮學院兼職博士生導師、北京物資學院兼職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物流行業理論研究、政策咨詢、規劃設計和新聞宣傳工作,在《經濟日報》、《經濟要參》、《北京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100余篇。
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