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市100872)
國有經濟“有進有退”的標桿是什么?
何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市100872)
國有經濟“有進有退”必須有一個標桿來衡量,標桿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結論不同作出的決策就不同,其影響甚大。目前的標桿有兩個,一個是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標桿,一個是十五屆四中全會的控制標桿。兩種標桿之爭,其實是兩種觀點和兩種理論之爭。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為標桿,得不出“國進民退”的結論,從而可以為國有企業擴大壟斷、控制國民經濟命脈提供支持,是舊觀念在起作用;以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為標桿,可以得出“國進民退”的結論,有助于確定國有經濟定位,發揮國有經濟職能,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促使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兩個輪子一齊轉,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是堅持中央兩個“毫不動搖”的要旨所在??梢?,以數字為標桿既不符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確立的國有經濟戰略調整的精神,又會掩蓋“國進民退”,誤導社會輿論,為繼續“做大做強”國有企業進行壟斷提供理論依據。因此,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必須在標桿問題上取得共識,統一到中央確定的國有經濟戰略調整上來,避免出現徘徊和后退。
國有經濟;民營經濟;有進有退;標桿
國有經濟“有進有退”必須有一個標桿來衡量,標桿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同,結論不同作出的決策就不同,其影響甚大。目前主要有兩個標桿,一個是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標桿,一個是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的控制標桿。
2010年8月2日,《深圳特區報》在A8版以大標題《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稱統計數據不支持“國進民退”觀點》登載新華社8月1日發布的觀點。國家統計局從近年來我國非國有經濟尤其是私營經濟的發展明顯快于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得出了從“總體上看,統計數據并不支持‘國進民退’的說法?!?/p>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看,的確得不出“國進民退”的結論。如果以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為標桿,就會得出“國進民退”的結論,二者大相徑庭?!稕Q定》指出:“國有經濟需要控制的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以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骨干企業?!边@是黨中央對國有經濟戰略調整的方針,將國有經濟控制的范圍縮小到“三個行業和兩類重要骨干企業”之內,騰出空間發展民營經濟,這就是“國退民進”。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對國有經濟的這一定位回答了要國有經濟干什么的問題,其職能是為社會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而不是為了獲得贏利,一般民營經濟之所以不進入,是因為無利可圖,只能由國有經濟來承擔。最近國發[2010]13號文件,即“新36條”又明確指出:“政府投資主要用于關系國家安全、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即投入三個行業兩類骨干企業,這是國有經濟“有進”的方向,除此之外國有經濟還應當“有退”,中央這一“有進有退”的精神是非常堅定和明確的。以此為標桿來分折我國近期國民經濟發展的走勢,會得出另一結論:“國進民退”,不支持國家統計局的“國退民進”。
第一,2006年12月,國家某政府部門將中央決定控制的“自然壟斷的行業”改為“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礦產資源”,大大擴大了國有經濟控制的領域,使一些地方強行收回小煤礦和小油田有了政策依據。一個政府部門修改中央全會的《決定》,這是少見的。這是公開的“國進民退”。
第二,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將國有經濟鎖定在“三個行業和兩類重要骨干企業”,其以外的國有經濟應退出,而實際上仍有許多國有企業固守陣地,雖效益低下,卻沒有退出。這是隱形的“國進民退”。
第三,中央決定國有經濟應當在“三個行業兩類重要骨干企業”以外的行業和領域“有退”。但在“做大做強”、“保值增值”方針指導下,迫使國有企業去追逐利潤最大化,不僅不會“有退”,反而大大“有進”,中央企業進入房地產業就是一例。高達70%的中央企業(127家中的94家)經營房地產,占到了該行業的60%,60%以上的“地王”出自中央企業之手。社會上對中央企業炒作房地產反映強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78家中央企業退出房地產業。從數字上看,可謂退出力度之大,約82%的中央企業退出房地產業。而實際上剩下的16戶擁有中央企業投入房地產資產總額的85%,銷售收入的86%,利潤的94%,并沒有真正退出。[1]這是“明退實進”。
第四,據有關方面調研,目前全社會80個行業中,允許外資進入的有62個(占77.5%),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只有41個(占51.25%)。截至目前,民間投資在傳統壟斷行業中所占比例非常低。據統計,民間投資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中占13.8%,在教育中占12.3%,在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中占11.8%,在金融中占9.6%,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中占7.5%,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中占6.6%,在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中占5.9%。①這樣的壟斷是“國不讓民進”。
很顯然,兩種不同的標桿得出了兩種不同的結論,“統計數據不支持‘國進民退’觀點”,同樣統計數據也不支持“國退民進”觀點,因為國有企業不僅沒有按照中央決定的要求退出一些行業和領域,為民營經濟發展開拓空間,反而在“做大做強”思想指導下,以“保值增值”驅使國有企業擴大占有行業和領域。國有企業經濟數字增長緩慢,不是“國退民進”,而是發展乏力。一些國有企業雖然享受優勢資源壟斷特權、政府大量投資特權、銀行巨額貸款特權、股票上市融資優先特權,還戴著一頂“紅帽子”,擁有“四特一紅”,可謂得天獨厚,但由于自身的弱點,國有經濟增長緩慢,沒有民營經濟增長快。2009年國有企業利潤中的80%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等不到10家壟斷企業提供的,其余絕大多數國有企業要么產能過剩,要么虧損。國有企業占有60%以上的社會資源,對GDP增長貢獻不足3%,就業貢獻不足20%。2010年全國政協首場新聞發布會披露,“2009年私營企業工業同比增長18.7%,國有企業同比增長6.9%;……私營企業從業人數同比增長5.3%,國有企業同比增長0.8%;私營企業主收入同比增長18.7%,國有企業同比降低0.2%;從最重要的利潤指標來說,私營企業的總利潤同比增加17.4%,而國有企業同比降低4.5%?!必泿殴棵吭黾?%,國有工業實際增加值平均為0.83%,而民營工業則為2.87%,是國有企業的三倍多。[2]國有經濟發展緩慢,許多高管因腐敗問題落馬,在很大程度上都與國有經濟壟斷有關。正如列寧所講的那樣:壟斷會產生寄生和腐朽,這才是國有經濟增長緩慢的原因。所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既不支持“國進民退”,也不支持“國退民進”,而只是證明了民營經濟比國有經濟更有活力,所以國有經濟沒有民營經濟增長快。
可見,以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為標桿,一是不符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確立的國有經濟戰略調整的精神;二是掩蓋“國進民退”,誤導社會輿論,為繼續“做大做強”國有企業進行壟斷提供理論依據。其實在這兩種標桿之后,隱藏著兩種觀點和理論之爭。以國家統計局數據作為標桿,表明沒有“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可以擴大壟斷,控制國民經濟命脈,這是舊觀念在作怪。以控制相關行業和領域為標桿,是確定國有經濟定位,發揮國有經濟職能,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使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兩個輪子一齊轉,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是堅持中央兩個“毫不動搖”的要旨所在??梢姌藯U之爭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觀念之爭。為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在標桿問題上取得共識,統一到中央確定的國有經濟戰略調整上來,避免出現徘徊和后退。
注釋:
①民營經濟參考,2010年6月25日,第3頁。
[1]錢津.如何遏制房價過快上漲[J].中國流通經濟,2010(5):27-30.
[2]何偉.關于國企改革的幾個問題[J].開放導報,2010(3):64-66.
責任編輯:陳靜
Abstract: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have a benchmar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forward and backward" of the state-owned economy.At present,we have two benchmarks,one is the numeral benchmark announced by the State Statistics Bureau;and the other is the control benchmark formulated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Fifteenth CPC Central Committee.Taking the number announced by the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as the benchmark,we can not make the conclusion of" forward of the country and backward of the people"that can be used as the support for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to expand monopoly and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taking the benchmark formulated in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Fifteenth CPC Central Committee,w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of"forward of the country and backward of the people"tha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ison of national economy,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national economy,expand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state-owned economy and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So,to promot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we should make the consensus on the issues of benchmark and avoid the hesitation and backward.
Key words:state-owned economy;private economy;forward and backward;benchmark
What is the Benchmark for the"Forward and Backward" of the State-owned Economy
HEWei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F121
A
1007-8266(2010)12-0011-03
何偉(1926-),男,河北省趙縣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雜志主編,現為北京開達經濟學家咨詢中心理事長,中國民營(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市場經濟和經濟體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