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亮
時政類的題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熱點問題的看法,所要表達的觀點必須正確。
最近,某地政府項目投資審計中心招考,筆者作為面試考官,全程參與了相關工作。現將題目解析如下:
[題一]有人說:人生如登山,每登一步都是一個新的高度。對此,你怎么看?
這是一道認知型題目,主要測試考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對人生的態度與看法。應當說,這道題是不難回答的,只要考生能夠正確分析和理解這句話,適當地加以延伸,就能夠作出比較完整的回答。
就題目而言,從出題者的思路來看,考生主要是要能夠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要能夠回答出登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必須要付出努力,還要選擇正確的路徑和方法,同時還要有心理和身體的準備。二是要能夠回答出每一個高度都是人生的目標,要實現每一個目標,需要有勇氣、有毅力、有信心,還要敢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面對風險、面對失敗。三是要能夠聯系實際、聯系自己的成長經歷、聯系將要面對的工作崗位。

從當天15名考生的回答來看,半數以上回答得較好。有的認為登山如同選擇人生的目標,每一步都艱辛;有的認為登山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坐纜車、可以走索道、還可以攀崖;有的認為每登一步要看自己的腳下;有的還想到了今年五四,總理同北大學生過青年節,有學生書寫“仰望星空”,總理卻寫出“腳踏實地”這四個字;有的認為自己讀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階段,都是一個進步,上了一個高度。唯有不足的是每個考生回答的全面性不夠,思路沒有敞開,沒有聯系到自己將要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如何面對工作的挑戰、應對工作中的問題,也如同登山,多數考生僅僅從一個方面三言兩語回答完畢。其實,就這一道題而言,是相當簡單的。只要考生稍加思索、思維稍加發散,準確把握要點,回答是不成問題的。
從當天考官對考生的評分來看,多數都在中下,對考生的回答不能滿意。
[題二]“網絡問政”是今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的熱點話題。我國公民通過網絡輿論、網絡監督、網絡質詢、網絡民意表達等方式參與社會政治與公共管理的問題,日益受到各級黨政機關的重視。你對“網絡問政”怎么看?
這是一道時政類的題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熱點問題的看法,所要表達的觀點必須正確,能夠與現今的民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相一致。只要考生平時注意關心國家大事,回答這樣的問題,就是一個“毛毛雨”。
從出題者的思路來看,考生主要是要能夠把握以下幾點:一是“網絡問政”意味著什么?二是“網絡問政”對政府決策的作用是什么?三是當前“網絡問政”還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四是作為一名普通百姓應當為“網絡問政”做些什么?“網絡”僅僅是一個工具,關鍵是政府如何去“問”,“問”過怎么去做,能否真心去做。而“網民”作為社會各階層的群眾,也是社會各階層的代表,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去參政、議政,真正起到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真正通過監督、質詢等手段,表達出一個公民對社會政治與公共管理問題的關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從當天15名考生的回答來看,絕大多數能夠就這一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但是,回答的重點沒有把握住,有的觀點上有偏差。不是把“網絡問政”看作是一個新生事物,一個體現民意的途徑,一個民眾監督政府、質詢政府一個很好手段,而是放大了現在“網絡”管理上尚存在的不足。有的從政府的角度,擔心“網絡問政”不能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而讓考官感到考生對時事政治的關心不夠。
從當天考官對考生的評分來看,考官給考生的分數多數也都在中下,對考生的回答不能滿意。
[題三]假設你新到某單位工作,按照分管領導的意見,經過深入調研,幾易其稿,終于完成了你認為比較成熟的一項工作方案,也得到分管領導的肯定。誰知單位的主要領導看后提出了與你分管領導完全不同的意見。此時,你怎么辦?
這是一道矛盾處理
型的題目,也是人際關系溝通與協調型的題目,同時也是一道情境模擬試題。對于這一道題而言,每次面試都會有這樣的題目類型。對于考生來說,也是不難回答的。
從出題者的思路來看,考生主要是要能夠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要能夠擺正關系,主要領導、分管領導與“我”三者的關系。二是要能夠體現出組織原則,工作紀律。三是要能夠注意溝通的方法與技巧,避免產生矛盾,影響團結。四是要能夠體現出“我”的服從性、遵從性。五是要能夠認識到經歷、經驗的不同,所站的位置不同,影響看問題的角度。
從當天15名考生的回答來看,絕大多數考生回答較好。有的能夠想到領導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應當尊重。有的想到,為避免矛盾,由分管領導出面與主要領導溝通。有的認為,作為一名工作人員、一個新到單位的人員,必須注意加強學習,服從領導,從中積累經驗。體現出一名大學生應有的素質。
從當天考官對考生的評分來看,考官給考生的分數多數也都在中上,對考生的回答比較滿意。
參加面試,必須要了解時事政治和專業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參加適當的培訓,了解題目類型。
[題四]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你認為應如何提高審計質量?
這是一道專業題目,是專門對這次招錄的審計專業工作人員而設定的。旨在考察考生對作為一名專業人員如何去提高審計質量,正如題目所說的,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應當說,這一道題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考生稍加思索就能做出很好的回答。
從出題者的思路來看,考生主要是要能夠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要能夠有法律意識。二是要能夠按照制度辦事。三是要能夠注意方法和策略。四是要能夠遵守審計工作紀律。五是要具有審計的專業技能,也就是自身的素質。確保審計質量是不難的。也可以說,做好任何事件,都必須要做到這些,不論什么工作。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要能夠舉一反三。
從當天15名考生的回答來看,絕大多數考生回答較好。有的還想到事前要做好材料收集準備,學習相關政策規定;事中要做到認真審查;事后寫出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有的講到要秉公辦事,不能收受被審單位禮品等。體現出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應有的專業知識和應有的政治品質。
當天面試結束,筆者同一些考生進行了交談,從交談中得知,有的考生還是研究生學歷,從專業的角度講,有的考生可能是好的審計人員,但是,從思考問題和知識面,以及口頭表達能力講,一些考生還需要進一步學習,特別是參加這樣的面試,必須要了解時事政治和專業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參加適當的培訓,了解題目類型,也許考生會有更好的面試成績。
(作者為安徽省公考面試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