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蕭洪
(梧州學院, 廣西 梧州 543002)
從大學生就業看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
——以梧州學院為例
莫蕭洪
(梧州學院, 廣西 梧州 543002)
在調查分析梧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近幾年就業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關于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就業;商務英語;課程改革
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既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功底、熟練掌握語言技能和交際能力,又通曉國際經貿知識和商業規范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并把商務英語專業辦出特色,進一步提高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將通過調查、分析梧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以期對這一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成了我國發展最快的經濟領域之一。[1]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社會對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為了了解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我們對梧州學院往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收集了該專業的具體就業信息。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具有以下特點:就業地點主要分布在沿海發達地區,如 “珠三角”、 “長三角”等;就業單位比較集中于民營企業或者合資企業;就業崗位主要是外銷員、外貿跟單員、報檢員、報關員、文員等;就業崗位需要具備的技能包括商務談判、外貿函電、外貿跟單、報關報檢、市場營銷、商務英語翻譯等技能。
(2)實行重點施工環節的驗收制度。如對二開固控設備、水平井下FEWD、進入沙河街組地層等特殊環節進行驗收。
目前,梧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計基本上沿用傳統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基礎英語語言模塊、外貿實務模塊、實訓實習模塊等,開設的課程除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英語課程以外,還開設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外貿單證實務、外貿英文合同寫作、商務英語口語等課程。這些課程基本上涵蓋了就業崗位所需的主要技能。但是,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這些課程所涵蓋的技能并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所需的其他各項技能的要求,如:外貿報關和報檢的技能、市場營銷的技能等。在調查中還發現,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并不能很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他們還需要一個把課堂知識轉化成實踐技能的過程。由此可見,優化現行的課程體系,加強實訓實習模塊的教學是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 “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了解程度”提問中,“很了解”的有10.6%, “一般了解”的有78.7%,“不了解和無所謂”的有10.7%。在 “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程度”提問中,很滿意的有12.8%,一般滿意的有76.9%,不滿意和無所謂的有10.3%。這反映出目前的課程設置仍需進行進一步的改革,教師的教學效果有待提高。
眾人一聽,還真是這樣。若是秦鐵崖輸了,二虎想怎樣就怎樣,何必商議?若是二虎敵不過秦鐵崖,被他殺死打傷,逮捕疑犯豈不是空談?
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與他們的就業期待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學生的動機很大程度上受他們的就業期待所影響。在 “你希望成為懂英語的商務人才抑或是懂商務的英語人才,或其他”一項中,59%的學生希望成為懂英語的商務人才,41%的學生希望成為懂商務的英語人才,僅有1%的學生希望成為單純的英語人才。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的學生的學習動機是 “英語第一,商務第二”。因此,如何從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方面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就業期待,是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應該解決的又一問題。關于商務英語核心課程,在“本專業的課程教學應偏重哪些方面”一項中,有48%的學生認為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商務基本技能的實訓應同步進行,46%的學生認為應側重于商務模擬實訓,還有35%的人認為應著力于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這不但反映出學生不同的學習動機,而且進一步說明了上文提到的學生對商務英語專業的 “了解程度”的差異。在 “你認為我院商務英語教學模式還要在哪些方面改進”一項中,43%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模擬實訓 (踐)課時量,近一半的學生認為應增設商務文化、商務禮儀等課程,69%的人認為商務技能的相關課程應盡量與基礎英語相關課程同步開設。這些數據說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渴求與他們的就業取向是緊密相連的,同時也反映出學生希望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能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
商務英語課程的改革不僅要吸納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經驗和教學理念,更要從實際出發,從本地社會需求出發,根據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設計最佳的課程體系。[2]因此,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課程體系的優化、課程內容的整合、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環境的構建、師資隊伍的建設等諸多方面。圍繞這些問題,本文將根據上述的調查結果,結合梧州學院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一些對策。
如上所述,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計應建立在對學習者 “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根據這一觀點,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強調 “需求分析”對于制定教學大綱和設置課程所具有的重要意義。[6]這種分析應包括學習者的 “目標需求” (target needs)和 “學習需求” (learning needs)。[7]
In Table 5 we report the distribution of undernutrition,risk of malnutriti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mong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in both categories of age. In both categories of age, the rate of undernourished in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to that of outpatients.
商務英語是應用型、功能型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來習得,而不是作為專業來研究。[3]因此,商務英語屬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特殊用途英語)的范疇,它 “具備ESP課程根本性特征”[4]。作為ESP,商務英語的課程設計應遵循ESP的基本要求,即應建立在對學習者的 “需求分析” (needs analysis)的基礎之上。[5]這就要求商務英語的課程設計者應首先樹立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分析他們在就業過程中對作為語言工具的商務英語的實際需求,比如:作為外銷員,他們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作為報關員,他們需要具備哪些技能;作為外貿跟單員,他們又應具備哪些技能,等等。否則,商務英語的課程設計將成為毫無理據的紙上談兵。
本文選取河南省1989—2015年城鎮化率、老齡人口撫養比和衛生機構數作為原始數據,運用GM(1,1)模型對河南省2016—2020年的城鎮化率、老齡人口撫養比和衛生機構數進行預測,將輸出結果作為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方程的輸入來計算河南省人口老齡化系數,實現灰色預測模型與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有機結合,最終取得較高精度的預測結果。
上述調查表明,盡管梧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基本上涵蓋了就業崗位所需的主要技能,但是,這些課程所涵蓋的技能并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所需的其他各項技能的要求,畢業生的 “目標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是要進一步充實現有課程設計中各教學模塊的課程內容,這包括合理地設置課程、精心地選用或選編教材、科學地分配課時等,然后,在保障核心課程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必修課和選修課課時分配等途徑,在現行課程體系中增加應用能力模塊和素質拓展模塊,以彌補現行課程設計的不足。此外,為滿足學生的 “學習需求” (如學習偏愛、學習動機等),可增設一些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選修課,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就業的角度看,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就業需要和社會對畢業生的就業需求。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盡管學生學習動機不盡相同,而且就業期待也各有所異,但是,他們都希望能通過商務英語專業系統課程的學習,掌握牢固的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本功,并掌握外貿崗位所需的各項商務技能。此外,學生們還希望加強人文教育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想以此來最大限度地實現他們的就業愿望。
另外,對商務英語畢業生的地域性要求以及行業性要求,也是課程設計的參考依據之一。比如,針對梧州學院商務英語畢業生的就業主要分布在 “珠三角”、 “長三角”的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這一特點,應對其地域性要求以及行業性要求進行必要的分析。這是樹立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所提出的又一要求。
另外,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對各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加以充分研究,避免課程之間出現重復、碰車、斷層等現象,確保課程體系的連貫性和統一性。這也是優化課程設計的必要途徑之一。
針對畢業生不能馬上適應就業工作崗位要求這一實際情況,應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實訓 (踐)教學環境。梧州學院現有的 “商務模擬實驗室”是可利用的優勢實訓教學資源。然而,仍應在保障硬件系統的同時,對其軟件系統進行不斷更新和完善,以便使之時時刻刻都能適應當今國際貿易的新發展和新情況。學生可以通過模擬實訓課程的學習,及時掌握就業所需的各項技能,以此縮短把課本知識轉化成實踐技能的過程。與此同時,在充分利用校內實訓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應充分利用素有 “百年商埠”之稱的梧州市所享有的商業資源,努力與梧州市的進出口企業加強交流與合作,開拓校外實踐基地,以便向學生提供“零距離”實踐教學平臺,進一步提高畢業生的商務實戰能力。
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是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并且,學生對專業的 “了解程度”以及對專業學習的 “滿意程度”與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有很大的關系。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影響,教師往往重視對商務英語課程中的語言知識傳授,而淡化了商務技能的培養。[8]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必不可少的內容。師資隊伍建設應重點加強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加強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培養的途徑可以是進修,主要包括國外進修、本院進修、外院進修、企業進修、自修和互修等。除此之外,可以采取引進或聘用的方式,建立一支穩定的具有豐富商務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以彌補在編教師的不足和教師隊伍的缺陷。
世界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因此,我國經濟的發展必將與世界經濟的發展相融合。國際貿易行業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但同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若要在世界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無論從戰略上或從戰術上看,我國都需要培養大量合格的應用型、復合型商務英語專門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建設應在改革中求發展,應該在課程體系的優化、課程內容的整合、教學環境的構建、師資隊伍的建設等方面加強改革力度。這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需要。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www.stats.gov.cn.
[2]張媛媛,陳珩.商務英語課程改革實證研究[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 2009(10).
[3]黃偉新.從商務英語到英語商務——培養英語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模式[J].國際經貿探索,2005(6).
[4]陳葵陽.ESP教學與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教研究,2005(6).
[5]Hutchinson,Tom&Waters,Alan.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2.
[6]郝欽海.商務英語專業學科定位、課程目標及學科定位[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6).
[7]Robinson,P..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NewYork:Prentice Hall,1991.
[8]柴晶晶,張媛媛.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8).
A Study of the Course Reform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Taking the Case of Wuzhou University
Mo Xiaohong
(Wuzhou University,Wuzhou 543002,China)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of Wuzhou University in the last few years,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urse reform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employment;business English;course reform
G648.4
A
1673-8535(2010)05-0098-04
2010-08-22
梧州學院2009年院級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wybj2009C002)
莫蕭洪(1964-),男,廣西岑溪人,梧州學院經濟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高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