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義
(遼寧工業大學圖書館,遼寧 錦州 121001)
高校圖書館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教學、科研、圖書館服務)之一,是學生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也是教師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發展,實行學分制教育方式已經成為諸多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一種選擇。學分制在高校的推行與實施,對高校圖書管理工作有著明顯的影響,特別是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工作怎樣去主動適應學分制的要求就值得認真思考和研究。
學分制,又稱學分積累制,是高等院校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學分為畢業標準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是課程難易程度的量化表示,也是學生修讀課程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反映。學分制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安排學習進度,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學分制有如下特點:
學生在學分制下增加最多的權力是選擇權,他們不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及對專業的了解,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專業,而且可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按需要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和教師。在學分制下,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增加不僅反映在選擇權上,而且反映在學生可以自己安排大學階段的學習,既可以適當調整學習的內容、進度和方法,又可以設計與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在學分制下,學生已不再受原來四年學制的本科教學計劃束縛,整個學習年限表現出很大的彈性。學分制通常規定學生可以在3~7年內畢業,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比如學習成績好、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申請提前選修高年級的課程,通過各種考核,取得足夠的學分,并達到畢業要求,就可提前畢業;家里特別困難的學生,則可以選擇休學或停學,出去打工,賺夠學費再來繼續上學。這在以前都是無法想像的。
以往的學年制過多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非常具體細致,課程設置、課程時間、實驗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每周學時數、總學時數等都有詳盡的規定和要求,更多體現的是教師教和學生學、主動和被動的關系。而學分制則強調學生獨立自由地安排學習,教師配合學分制要求進行全程指導,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對其學習內容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又要設計出相對寬松的學習進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學分制下的課程設置類別一般有基礎教育必修課、學科技術基礎必修課、學科技術基礎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類,學生如果對于某一課程的成績不滿意,可以選擇重修該門課程來提高分數;如果考試不及格,學生還可以選擇重修重考等方式,直到合乎畢業學分要求為止。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才能。
因為學分制是教學制度和教育觀念的一種改變,導致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主動、更加自覺,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圖書館查找資料,消化課堂教學內容,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更積極地利用圖書館的信息了解最新科技動態。學生在選擇專業和課程的時候,同樣要了解各學科的前沿及發展趨勢。這一切都會對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學生更加主動學習知識,教師如果單憑教材上的知識和內容來教授學生,則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對任課教師備課產生了不小的壓力,也對課堂教學內容提出了挑戰。相應地,需要教師主動地、頻繁地到圖書館去查閱相關教學資料,補充和拓展知識,把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學水平。
學分制的實施增強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還鼓勵了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如今在高校,學生參加教師主持的科研課題并不鮮見。諸如“大學生挑戰杯”、“電子技能大賽”等有相當科技含量的比賽,也都是在師生共同參與下完成的。要想取得好成績或順利完成科研結題工作,教師和學生需要了解相關研究的最新動態、內容、手段和方法,他們就要到圖書館來查找有關內容。
學分制下學生選課和要求涉獵的知識廣泛,教師備課和科研工作量的增加,相應地要求圖書館增加館藏信息資源的品種、數量,優化館藏結構,提高館藏信息資源的質量,滿足師生進一步完善與更新知識結構和內容的要求。而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的圖書經費投入不足的瓶頸,嚴重影響了高校圖書館采購圖書的種類和數量,而館藏圖書數量和種類不足就無法滿足學分制下所有教師、學生的文獻需求。
如今,圖書出版的品種迅速增長,每年有幾十萬種新書出版,這既豐富了圖書市場,同時也增加了購書的難度。這就要求采購人員利用自己過硬的業務素質,采購到合適的圖書。首先,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有奉獻精神,應具有對情報信息的敏感性,具有超前意識。其次,采購人員應具備理財素質,要做好采購資金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合理使用,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優功效。第三,采購人員還要提高文化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是有能力從事圖書采購工作的基本保證,是善于在工作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備條件。此外,圖書采購人員還應具備運用計算機進行業務管理的能力,利用網絡查找信息源,了解最新的學科專業知識。
圖書采購人員要對教師和學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調查,以獲取讀者對圖書采購的要求、意見和建議。如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問卷)、設置讀者意見箱(簿)。也可以在學校各專業中聘任素質較高的學生做“讀者信息員”,定期進行相關圖書需求信息的反饋。這樣既可解決圖書館工作人員人手不夠的問題,又可以獲取大量第一手的讀者需求信息。同時要定期走訪流通、閱覽、參考咨詢等讀者服務一線部門,以便及時地了解在實行學分制后讀者所需要的書刊和閱讀傾向。通過對搜集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判斷,挑選出重點信息(因為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滿足要求),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采購。
圖書采購人員要熟悉學校的教學(教務)工作,這是適應高校學分制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圖書采購人員應該熟知的一項業務技能,也可以說是把圖書采購人員當作教務工作人員來看待。學校教學工作涉及教學計劃、專業設置、專業培養方案、專業課程設置等方方面面,圖書采購工作與之又密切相關,采購圖書要盡量圍繞這些方面來進行,尤其在購書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要采購必要的、適合的、適用的、能拓展知識和能力的相關(或相近)圖書。這就要求圖書采購人員要熟悉教學計劃,看懂專業設置,把握重點課程和學位課程設置,在圖書采購中真正能做到有的放矢。
即建立與本校重點專業(學科)有關的特色書庫。與傳統樣本庫不同的是,這里藏的圖書都是孤本,也就是說因資金問題只采購了一本,而且圖書的種類、內容和相關度都是經過層層把關、嚴格挑選的,當然是在相關專業的專家指導下進行的。同時要制定嚴格的借閱制度,保證需要的人在需要的時候就能借到。
此外,還可借助圖書館的網絡資源,發揮采購人員熟悉教學的業務優勢,充分了解一線教師和學生對圖書的需求,拓展自己的服務功能,有針對性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或信息源。
總之,在學分制教學管理體制的影響下,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強圖書采購工作管理,使有限的資金得到充分合理的運用,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教師科研的大本營。
[1] 陸萍.學分制與高校圖書館機構設置.現代情報,2007(4):133-135.
[2] 李新芬.論高校圖書館如何應對學分制的實施.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10):93-94.
[3] 胡永強,張洪鋼.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招標工作研究.圖書館學刊,2007(6):121-123.
[4] 李愛民,明均仁.高校圖書館網絡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圖書館學刊,2005(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