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刺法灸法學》是針推專業主干課程,具有技能訓練和臨床應用的特點,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是本課程的重點。課程組通過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制定并實施了“三度”教學法改革方案。
1.1 科研促教精內容 通過對教學理論的思考和研究,可以使教師的授課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可以為同學們提供更新的知識和更深入的指導。為此課程組鼓勵廣大教師鉆研學術,先后主持編撰了《刺法灸法學》,《腧穴特種療法大全》,《實用針灸技術》,《微針療法大全》等,這些書籍的編撰和出版給任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并提升了教學水平。
1.2 資源建設精準備 為給教師提供充足的教學素材,使授課準備更加精細化,課程組建立了教學資源庫,把本學科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的病歷、圖像和聲音等材料進行統一錄制和管理,并請本學科專家親自演示手法操作,翻新教學錄像片,通過視頻錄像與PPT課件的結合使臨床教學直觀化。
1.3 師資培訓精教學 課程組要求教師不僅要提高理論水平,還要不斷提高和改善授課技巧和方法,分批加強對教師授課技能的培訓,規范各種針灸操作方法,舉辦學術會議,并通過聽課,試講等考核方式,督促教師不斷提高授課水平。
2.1 相應擴大技能操作訓練課程的時數,提供時間保證 課程組調整教學重心,縮減理論教學時數,擴大操作訓練課程時數,由原來的16學時增加到36學時,是總課時(72學時)的一半。
2.2 改革完善考核方式,提供質量保證 (1)階段性和終結性相結合:按照實訓課程的時間進度分階段的進行考核,每一段時間的學習過程都有相應的考核檢驗,每次成績均記入期末總成績,再結合終結性的期末綜合考試使得訓練效果真正扎實牢固,幫助學生克服訓練上的懈怠心理;(2)分站式與場景式相結合:具體做法:第一站,由學生出演患者前來就診,考生根據患者體態、神情主訴、體檢等進行辨證。并診斷出疾病類型。第二站,考生根據診斷出的疾病用針刺方法選定穴位進行治療。第三站,在毫針刺法的基礎上,根據病情的需要在灸法、拔罐、現代灸法三種操作技能中任選一種方法作為加強療法。待三站進行完畢后,進行綜合評分。
3.1 加強教師課外輔導 課程組將每天下午作為面授輔導答疑時間,其它時間學生可在本課程的網絡論壇與教師進行交流,教師還通過利用晚上開放實驗室,開辦義務保健中心,帶領學生義診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作用。
3.2 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以院學生會為載體,面向全院同學針對不同的學習層次開展活動,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科研,參加學校“學術研討會”“挑戰杯”等學術活動,每學期都舉辦針推技能大賽,由本教研室教師進行分站式技能考核。
3.3 加強資源建設共享 教研室的《刺法灸法學》課程已經成為省級精品課程,全面為學生開放。通過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達到教學信息的共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學習的網絡平臺。
通過這次教學改革,使我們深入研究探討了有關《刺法灸法學》課程的教學思路與方法,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的成績與操作水平均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