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皓
高中英語學習策略淺探
■余皓
高中英語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詞匯、句子和語篇等幾部分,使學生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把握語言學習。
在學生會讀、會寫并識記了所學詞匯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可以運用以下策略來達到真正掌握詞匯的目的。
(1)把握詞匯的意義
詞匯的意義包括兩種,一種是語義學中的意義,一種是語用學中的意義。前者表示詞語本身的意義,是抽象的、獨立于語境之外的意義。后者是在語境中才能確定的意義,是言語使用上的意義。詞匯的兩種意義互為補充,因此,把握單詞的意義要兼顧兩方面。
單詞的語義學上的意義一般即是詞典、詞匯表中的意義。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日學習中識記下來,理解單詞所應使用的情境,即在什么情況下運用該單詞,并在腦海中建立起圖式。語用學上的意義要求學生不要被詞匯表中的詞義所綁住,而應利用單詞所在的特定語境來確定其意義。詞本無意,意隨境生。語境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不僅僅指單詞所在的上下文,還涉及到交際對象的社會文化或歷史背景,包括語言使用者的宗教信仰、社會規范、地域、心理特點等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語境,從具體語境中把握單詞意義,必要時可以猜測單詞的詞義,靈活學習詞匯。
(2)歸類總結所學詞匯
在教學中,筆者常常將詞語分類。比如同義的、反義的詞匯放在一起對比分析各自的異同,并列舉大量例子反復練習,便于學生區別和記憶。還有,讀音相似拼寫不同或拼寫相似詞義不同的單詞總結在一堆,讓學生造句練習。同時,鼓勵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善于發現、總結以上類別詞語,并記在筆記本上,日積月累,必定有收獲。
(3)攻克核心詞匯
高中英語課本每單元有很多生詞,筆者十分重視其中的核心詞匯的教學。其中,主要讓學生掌握核心動詞和名詞的用法搭配,并輔以反復鞏固練習。同時,讓學生將一個個新的核心詞匯攻克,擴大詞匯量。
(4)模仿特殊用詞
好的英語用詞總是恰如其分。尤其是對那些英美人常用且表達效果很好但中國人卻不容易想起來使用的詞,要強調指出,讓學生把整個句子記下來,模仿其中的用詞。比如句子H isinterest in fishing grew last year.這個句子表示某人在某方面越發有興趣,是用的one’sinterest in something grew這個用法。可是一般學生在翻譯“在某方面越發有興趣”時,幾乎都是用becomemore interested in這個搭配。那么,在學習這個句子時,可以讓學生記住這個grow的特別用法,加以模仿,用到寫作中,那么將是非常地道的英語。
學習一個句子,不僅僅只是了解其意思,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從中觀察、思考、發現、總結的能力。
(1)觀察總結特殊句式
一門語言反映了該民族對世界的思考和認知方式。英美人的思維方式固然有許多與中國人一致的地方,但也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因此,傳達同一個信息、概念或感情時,英語的表達方式與從漢語直接翻譯過來的英語大相徑庭,而這些特殊的句式和結構就是學習者要好好學習和把握的。因此,在教學中,學到此類句型,筆者就讓學生畫下來,分析思考英美人的思維習慣和相關表達方式,鼓勵學生記住并做總結,爭取模仿運用出來。比如句子It isimpossible to trust him any more who broke his prom ise again and again.這個句子中“it isimpossible to…”的句型是英語常用表達,也是區別于中國人思維方式的特殊表達,這說明了英語本族人喜歡把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信息置于句首,最先說出來,其次再是接從句傳達附加的信息。又如要表達中文里“我認為他不對”的意思,英語卻是這樣說的“Idon’t think he isright.”其中,表否定的語序與漢語差別很大。這樣的英文特殊表達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記憶、模仿、總結,從中慢慢領悟英語本族人的思維方式,長期積累下去,實踐證明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2)大聲朗讀背誦句子
學語言要多聽多說多讀多背多寫。其中,多讀非常重要。在大聲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讀,間接地“說”出句子了,同時又鍛煉了自己的聽力,可謂一舉兩得。多讀,并不是讀一遍就夠了,而是要把一篇文章中每個句子都讀熟、讀得順口,再盡量背下來。同時,讀的時候要注意斷句正確,這可以通過聽課文磁帶來把握。長期堅持下去,學生頭腦里對英語的語感就會逐漸增強,能做到正確生成句子,學生學習自信心將由此增強。
(1)把握銜接方法
一個段落或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個個句子銜接起來的。銜接方式一般都是靠段落或文章的內在邏輯,或連詞、副詞和代詞等,或重復使用某個單詞,或前后照應等。好的段落或文章都是連貫、表意統一和簡潔的。一方面,在閱讀教學中,作為學習者需要根據這些連接手段把握全文或全段落,來理解作者傳達的意思。另一方面,反過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寫作時運用所學的各種連接方法來成文。另外,在課文的學習中,筆者讓學生注意多搜集各種表達不同邏輯意思的銜接詞,并模仿運用,使自己的文章邏輯緊湊、表意簡潔。
(2)找準主題句
好的英文段落說明一個意思。有的英文段落有主題句,有的沒有明確主題句,需要自己讀懂主題意思。一般主題句會作為交代句開門見山地出現在段落開頭,或者放到段落結尾作為歸納總結句,還有可能置于段落中間某處。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在學習中注意段落的開頭或結尾,看是不是該段的主題句。找出主題句,或(沒有主題句)判斷出主題意思是整體把握段落的關鍵。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反復練習這項策略。反之,從閱讀學習推導出在寫作時要注意一個段落只說明一個意思,并且可以直接用主題句來表達中心意思。
(3)根據體裁整體把握文章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讓學生從文章體裁來整體分析文章。比如,如果文章是記敘文,那么學生要注意思考文章記敘的是什么事,以及要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參與的人物,作者通過事情要表達的主旨意思。如果是說明文,那么學生要思考文章說明的對象是什么,通過何種方式來說明,說明了對象的哪些方面,以及得出了什么結論等。如果是議論文,那么學生要思考找出文章的論點,以什么方式、從哪些方面來論證,文中作者或他人的態度觀點等。通過體裁抓住理解文章的幾個主要因素是學生理解文章的重要策略之一。
(作者單位:武漢音樂學院)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