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漢區衛星村小學楊敏
“以讀導行”閱讀德育模式初探
■武漢市江漢區衛星村小學楊敏
“一個人走進德育課堂并不意味著已接受教育,只有當他面對一本書沉醉不已的時候,德育才剛剛開始。”(蘇霍姆林斯基語)我校在踐行“以書為友,樂學踐行,為師生未來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的過程中,對讀書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累積,而定位在教育者對受教育的精神本質的誘導、重塑或提升。我校近65%的學生為進城務工及城市家庭貧困子女,家長們忙于生計的奔波,而無暇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人文素養的底子太薄,又使得孩子的家庭教育處于失位、缺位狀態。古人云:“少年養正,青年養志”“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常規德育對于我校孩子在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等方面還略顯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以“讀”為途徑,努力探尋讀書與育德、讀書與導行的連接點,積極構建“以讀導行”的閱讀德育模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條與其他學校不盡相同的德育創新之路。經過近幾年的摸索與實踐,形成了以下策略。
以讀促雅——曉其義、遵其規、踐其行雅,是人內外兼修的氣質,是經過人的內在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范,形成這種風范最好的途徑就是讀書。為此我校充分利用修身國學經典和現實的禮儀教育資源,開發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衛小學子雅行修身”禮儀讀本,通過“三步運行”的方式,塑造學生雅言、雅儀、雅行的良好形象。第一步以誦讀為途徑,習雅行知識,開展禮儀知識大討論、知識競賽、小報匯展、禮儀童謠大賽等,讓學生學雅思、誦雅言、知雅規;第二步以自省為手段,修雅行習慣,堅持每日50字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日志,讓學生自己學會對比反思自己的認知、行為、思想上的不足之處,不斷修身;第三步在實踐中體驗,成雅行修養,經常開展規范言行主題教育,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交往實踐等形式,采用定時和隨機訓練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體驗,在角色扮演中感知、感悟、感觸,成就雅行素養。
以讀勵志——立志向、長志氣、練意志“讀書與立志”是人生奮進中一個永恒的主題,人不立志,即使學也是盲目被動的。我校的學生大多是進城務工子女以及城市里的貧困家庭,為了引導學生明確只有通過讀書,立志成才方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道理,我們開展以“讀名人、偉人,感受大家風范”為載體的勵志教育活動。先后向學生推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00篇勵志故事》等書籍,系統開展九大系列活動:一是“學名人勵志,悟成長路”讀一本勵志書活動;二是“我承諾我追求”勵志大討論;三是學生勵志個人“座右銘”評選;四是“學習模范,勵志成才”主題報告會;五是勵志歌曲大家唱;六是觀看一部勵志電影;七是“我的立志夢-我讀書我成長”讀書征文活動;八是制定“發揚一個優點,改正一個缺點,追求一個目標”個人規劃,九是“我承諾,我追求”衛小十大勵志少年評選。學生通過閱讀明白了成才從勵志開始的道理,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磨練意志,學會了有計劃有目標地生活學習。我校勵志小明星劉潔茹同學,患有小兒麻痹癥,低年級時保姆全天跟在身邊,自從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參加學校的勵志活動后,主動提出獨立上學的要求,同時也要求老師不“另眼相待”,其他同學能做到的,她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哪怕是自己的弱項——體育,學習上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這股不拋棄、不放棄的堅韌勁感動、激勵著全校師生。
以讀養心——養心性、養心情、養心力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只有心靈美好和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有用之才。養心性就是引導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性修養,我們將“五心”教育(忠心、孝心、愛心、誠心、信心)滲透在“經典誦讀”的系列校本課程中,了解五心的具體含義,形成正向的價值觀。其次配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活動,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如:在校園讀書節、藝術節中開展“古詩文大賽”“文心雕龍”百科知識競賽、藝術節"悠悠余韻"器樂大賽、班歌評比等活動,搭建學生發現自我、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學會正確看待競爭與合作,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與豁達。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品性情操的定力與執行力,我們常常設計具有連續性的活動,例如母親節圍繞“感恩”,我們精心設計了活動流程:感恩問卷調查——發放《學會感恩倡議書》——營造感恩氛圍(印發材料、找感恩名言、討論“要不要感激、如何感激報答父母”——召開“構建和美家庭——從感恩父母開始”主題班會——學生給父母寫一封情真意切的信,開展“把感激的話說給父母”活動(要求家長給學生寫一封回信)——完成感恩教育作業:“給父母洗腳”“為父母捶背”等——家長會上開展“感恩教育回頭看”活動,探討感恩教育的得失。這一系列活動觸動了學生心靈深處最溫暖最柔軟的部分,喚起了學生沉睡的情感。以讀養心,讓學生具有對人感恩、對己克制、對物珍惜、對事盡責的良好心理品質。
以讀激趣——培興趣、添童趣、養情趣高雅的情趣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心理,是人們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體驗。在書香校園里,我們緊緊扣住“讀書·菜單·自主·體驗”這組關鍵詞開展紅領巾社團活動,提供四大套餐12個系列供學生“點單”:傳統體育(武術操、流星球、詩詞韻律操),民間技藝(織繡、編結),文學創作(翰墨齋、表演社、寫作坊),科技創新(智能機器人、因特爾求知計劃、環保美術)。如:習武社團,既了解武術歷史,又健體強身;舞蹈社團,創編古詩詞韻律操,讓孩子積累經典詩詞,增強藝術審美;環保實踐社團的孩子們結合“地球一小時”活動,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學生收集了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包括云南的旱災、新疆的洪災、極地變暖、世界性沙塵暴等環保素材,開展“和一次性筷子說再見”“節約每一滴水”等環保主題活動。這種把個性閱讀與情趣培養相結合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在持久興趣活動中,養煉高雅的情趣。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正朝著“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見善思及,見賢思齊”的方向靠近。以讀導行的閱讀德育,拓展了德行內化的新領域,構建德性養成的新模式,使我校德育煥發出“心悅誠服”的魅力。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