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英 靖新 暢春玲
沈陽建筑大學( 沈陽 1100168 )
《數學分析》課程是我校理學院新開設的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門課程是以討論微積分為主的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獲得應用科學中常用的理論及有關基礎知識,并具有熟練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運算能力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習后續課程及進一步擴大知識面而奠定必要的基礎,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在《數學分析》教學中有些抽象的概念、圖形、重點、難點,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增強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因此,使用多媒體,對提高《數學分析》課程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數學分析》課程的特點是抽象性和邏輯性強,對于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大多數同學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多媒體的優勢就在于可以將圖形的、影像的、微觀的和抽象的知識表述變得直觀、易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的是真實情境的創設,《數學分析》多媒體課件以其信息量大,圖文并茂,且時空變化、大小變換、速度變化、虛實變換調用方便自如等特點形象地傳遞教學內容,把涉及到知識、現象及過程全部再現于學生面前,真正實現了意義建構下的學習環境,展現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分析》課程的多媒體制作,利用了大量的計算機軟件,如 PowerPoint、Flash、Mathematic、3Dmax等工具軟件。因此,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要熟練地掌握多媒體技術,能運用各種媒體工具對授課內容精心編排和提煉。這就要求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與之相適應,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更新知識,掌握最新的發展技術,才能適應教學不斷發展的需要。使用多媒體課件,不僅沒有使任課教師的工作強度減輕,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地掌握課件的內容,自如地在教學中穿插課件的演示,還要根據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隨時對課件進行修改和完善。
《數學分析》課程開設三學期,學時長,難度大。任課教師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學生接受難的問題。《數學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解決了上述難題。《數學分析》課程的多媒體課件是該課程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體現,該課件充分考慮了可視化和邏輯推理的嚴密性,軟件引用手段多樣、設計新穎、易于接受。仍以多元函數這章的教學為例,以往抽象的概念需要任課教師花費大量時間解釋說明,卻仍然令學生難以理解。通過使用多媒體形象地演示各類圖示,可以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教學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網絡教學已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數學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可以為實現《數學分析》課程在網絡上的學習和輔導提供資源。《數學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包含了教學日歷、電子教案、課后作業、期末輔導、模擬題等部分。通過在網絡上觀看《數學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學,經過閱讀教學日歷,學生可以了解本學期課程的主要內容、教師的教學進度,并且通過電子教案可以及時地預習和復習;課后作業的詳細解答可以解決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期末輔導,將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更便于學生們進行期末復習;當學生將期末輔導的內容掌握之后,可以通過進行模擬題的測試來檢驗自己復習的情況如何。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進程,極大地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相應地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通過《數學分析》實踐教學和學生的反饋意見,我們了解到: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地依賴多媒體課件,就會造成諸多的問題,如:授課速度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極大地加快,學生無法適應,跟不上教師的講課思路,反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受多媒體設備的制約加大,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破壞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等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調整使用多媒體的比例,努力使多媒體和傳統的教學手段合理結合,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數學分析》課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的實踐剛剛起步,應用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雖然,多媒體課件為《數學分析》課程的教學改革注入了生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掌握多媒體先進技術的素質,但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仍然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后所面臨的研究課題。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和經驗的積累,我們堅信《數學分析》課程多媒體課件會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不斷的完善,從而能夠更加充分發揮它的優勢,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
[1]劉玉璉.數學分析講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孔令瑜.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及發展趨勢.中國醫學教育技術,19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