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國民黨軍在湖南、廣西、云南兵敗后,有成建制部隊三萬多官兵退入法殖越南,居留長達三年六個月。
一
蔣介石嫡系黃杰第一兵團于湘桂作戰失利,余眾17 000人由昆侖關西撤。12月4日決定沿桂越邊開進云南,突聞百色已為解放軍攻取,12月9日又悉云南盧漢“投共”。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電示黃杰,當前情勢“應力求避戰,保存實力,以安全為第一”,爭取轉進海南島。陳誠自臺北電黃稱:“弟以貴部如出北海、防城,照目前情況看,恐事實上難于達到。不如并力西進,重行入安南,保有根據地。然后相機行事,留越轉臺皆可自衛,未知兄意如何?”黃杰召集團以上軍官會商,一致決心“假道入越,轉運回臺”。黃遂電稟陳、白,并派員致文法國駐印度支那高級專員比榮和駐越法軍總司令班加吉中將洽假道事宜。12月12日,由黃兵團參謀長何竹本“少將”與法國諒山邊防軍參謀長康士登上校在峙馬屯簽訂“假道協定”。法方同意“國軍”假道,由越南海防轉運臺灣。國民黨軍以500人為一隊入越;武器暫由法軍封存;法方負責沿途安全警戒及提供食品;國民黨軍保證紀律嚴明,不擾法越民商。
黃杰所部經寧明抵達邊境愛店,該村與法軍筑有碉堡工事的峙馬屯相望,中間為隘谷成天然分界。1949年12月13日上午9時起,按先眷屬、平民,次傷病(法方派有卡車載運病弱),后官兵,自愛店陸續過界。見前面飄藍、白、紅三色法蘭西旗,回首再望,不知何年何月重見祖國故鄉!?無不傷悲。除黃兵團官兵,還有隨行湘桂地方團隊游雜、警察、流亡學生和平民(后述桂系部隊及26軍入越,也有上述人員同行),經祿平、諒山于12月18日抵達法方指定的蒙陽,即為法軍監管軟禁。蒙陽是廢棄煤礦,因三面環山,即使大晴天也只有中午才能見一絲陽光,故名。但見荒煙蔓草,荊棘叢生,蚊蠅蛇鼠呈虐,既無房舍也無水電。官兵人等上山砍木斬草搭建草棚,半個月后稍安頓。法軍常來搜抄,銀元手表亦奪取。主食法方僅供每人每天米4兩,水土不服多病少藥,死亡不斷。
再,李宗仁、白崇禧賴以縱橫神州三十年素號精銳的桂系部隊,于1949年下半年遭解放軍全殲灰飛煙滅。桂系殘軍,主要是張淦三兵團126軍張澤湘和徐啟明十兵團46軍譚何易各一部,由龍州逃入越南,兩廣地方團隊跟進;共萬余人,由法軍遣去萊姆法郎居住。越北該地自然環境好于蒙陽,生活遭遇與黃杰部同。
又,中央軍嫡系26軍一部3 879人,由第八兵團副司令官兼26軍軍長彭佐熙統率,由云南奔竄越北萊州;為法軍送金蘭灣羈居。
另外,由越南國民黨首領武鴻卿收編廣西魯道源十一兵團一部,組編為越南建國軍保大警衛旅,由水口關進越。法帝殖民當局不同意保大皇家編制,將其送到蒙陽。
至1950年1月底,退逃越南的國民黨軍共33 400余人。
此后,又有蔣嫡系余程萬留滇東南游擊的272師殘部2 000余人,遭解放軍追剿,逃到中越邊。1951年7月12日偷渡紅河時,為胡志明武元甲越盟武裝伏擊,師長余啟佑墜河死。過河入越后,只剩1023人,由師參謀長張亞龍率隊,于1951年7月底抵富國島。
二
國民黨軍入越,我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在北京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法越當局,指出導致一切嚴重后果應由法方承擔。
1950年上半年,駐印支法國殖民軍與越盟戰事失利,在越北失主控力勢趨危殆。蒙陽及萊姆法郎處戰火邊沿又毗近廣西,法軍感受中共軍隊和越共武裝的威脅,乃將入越國民黨軍遷禁于西南邊遠的富國島,住陽東、介多兩營區;1950年8月14日—9月3日,船航南運。
富國島東鄰暹羅灣,面積600余平方公里,相當于四個大小金門島;有居民八千,內華僑近千人。該島位南海與印度洋交界處,戰略位置沖要。日俄戰爭時,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從歐洲起航馳援遠東,曾泊此島整補;北航至對馬海峽,與日本聯合艦隊海戰全部覆滅?!岸稹睍r,日軍席卷東南亞,曾將富國島作為戰略物資儲存補給基地,筑有機場?!岸稹苯Y束,法帝國主義重占越南,于富國島駐有法蘭西遠征軍(含摩洛哥、喀麥隆、法屬剛果非洲土兵)。富國島碧海藍天,椰樹婆娑,有日軍遺留若干營房。氣候炎熱,蚊子特多又兇,一巴掌打去少是三五只,多則十幾只,瘟病流行。島上山區系原始森林。國軍官兵到此異域蠻荒,頭一件大事是向大自然斗爭?;馃裏熝?,填溝平洼,進深山伐木取藤,興建成片茅棚房等棲身,大力開發,使富國島漸離不毛。
在蒙陽和萊姆法郎時,法方欲驅迫“華軍”做苦役,但懼中國人團結有力,不敢強逼。為適應環境,仍允派出2000多人(以廣西籍為多)到鴻基煤礦和柬埔寨橡膠廠做工。1950年3月,黃杰派員去臺灣向蔣介石報告情況。4月13日,蔣致電臺灣駐河內總領事館轉黃杰諸人慰勉,孤軍遠寄艱苦備嘗,并發犒賞金2萬美元。國民黨軍遷居富國島前,朝鮮戰爭已爆發,美??哲妳f防臺灣,予蔣軍援經援。蔣介石政權垂死回生,于1950年10月派國策顧問林蔚“上將”、總政治部副主任胡偉克“空軍少將”一行專程富國島宣慰。自此,留越官兵處境生活有改善,可領衣服、書籍、藥品,每人每月發越幣30盾津貼零用。此后,不時有臺灣“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及社會名人來慰。富國島地近芽莊旅游勝地及柬埔寨金磅遜港,亦有歐美游客政要聞訊來訪。羈越官兵保持了建制,與島民相處和睦,還受西貢堤岸、河內、順化華僑出于同胞的照應。
三
1950年12月,蔣介石任命黃杰“中將”為留越“國軍管訓總處司令官”,轄三個管訓處,下設總隊、大隊、中隊編制(相當于團、營、連),學習訓練生活有序。
黃杰,字達云,是湖南長沙人,黃埔一期,抗日名將。早在1933年長城抗戰,黃為中央軍第2師中將師長,在南天門、八道樓子抗擊來侵日寇。1937年,任稅警總團長(時,孫立人為所部上校團長),參戰淞滬。1944年,黃杰任遠征軍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反攻滇西殲敵,光復龍陵、芒市、遮放、畹町,在緬北與美英盟軍和中國駐印軍勝利會師。湖南省主席程潛和第一兵團司令官陳明仁長沙起義,蔣介石立即任命黃杰為第一兵團司令官兼湖南省主席。黃杰策動陳明仁轄若干軍、師反水,棄陳奔黃擁蔣,黃杰重組第一兵團,湘桂戰敗入越。
副司令官彭佐熙“中將”,廣東羅定人,黃埔二期。
副司令官王天佐“中將”,山東單縣人,出身保定軍校三期,1947年任長沙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任第一兵團副司令官。
參謀長何竹本“少將”,湖南醴陵人,黃埔六期,曾任18軍49師師長戰徐蚌。
政治部主任謝惕乾“少將”,湖南湘潭人,黃埔六期,曾任縣長、師長。
黃杰部組織進山伐木,建好民房營舍,造好可容2500人的木棚中山堂;對軍官士兵輪訓,以木制坦克、槍炮練兵;開辦國文及英法日越語進修班;開辦中華學校、豫衡聯中(師資有的是),培育隨軍小孩、學生,島上華僑也送子弟入學;辦起油印《護國報》;組建了中州豫劇團(臺灣“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團的前身)。修整富國島陽東機場,已可起降中型客機。有黃杰詩《富國行》,“編茅以為屋,削木以為兵,晨興聞號令,夜半有書聲。征衣慰游子,溫于父母情,長幼皆有序,眾志可成城。”
朝鮮戰爭擴大,華盛頓和巴黎曾多次磋商留越“國軍”處置問題。美方提議,武裝部分“國軍”加入與越盟作戰。法國顧忌由此會引發中共軍隊介入越法戰爭,拒之。法國未能強制國民黨軍遣返大陸,又不送去臺灣,欲用做棋子,望取法國外交利益。而留富國島國民黨軍逐步適應環境,力爭早日到臺灣。
四
早在1950年10月,林蔚赴富國島宣慰時,曾到西貢與法殖當局商洽,和駐印支高級專員比榮談判,不得要領。1951年春,法軍在越北慘敗,巴黎特派名將塔西尼中將接任法軍總司令兼印支高級專員,對臺方及通過美國所提轉運臺灣事,塔西尼拒絕考慮。1952年4月,臺灣“國防部”成立專案小組,有關部門參加,密商對法交涉、接運督導、劃撥安置事項,加速運作。而由臺灣駐法“使館”與法國外交部交涉,及由臺“外交部”與巴黎駐臺北“代辦”羅嘉凱多次交涉,不成(北京與巴黎于1964年始建交,互派大使)。黃杰眾官兵乃策劃于1951年12月25日,正值耶穌圣誕節,舉行大規模絕食行動,以引起國際關注。12月25日當天,萬余官兵和眷民齊集陽東機場,灶具列一旁鍋底朝天。駐富國島法軍早有準備,將槍炮鎖入軍械庫,表示任由華方處置;從峴港、金蘭灣派來法艦在富國島周圍監視,法戰機低飛示威。午后,終于出事。一士兵因仇恨法蘭西當局苛待,沖入法軍營房奪下衛兵槍支并刺傷該法兵,事發后,雙方均冷靜處理,未有更大沖突。
1952年,塔西尼病亡,由黎多諾接任,林蔚再訪越南商洽,黎多諾原則同意。1953年初,巴黎政府正式通知臺北駐法“臨時代辦”段茂瀾,同意富國島“華軍”赴臺。黃杰秘密赴臺報告請示,安排接運安置作業(取名“富臺計劃”)。特在臺北、桃園、臺中、左營、花蓮分別建好“富臺新村”。
1953年5月14日,參謀總長周至柔上將電告黃杰:“留越國軍即全部船運臺灣歸國,第一批船15日出發。”由“海軍”派艦艇載運,頭批三艦艇于5月23日抵陽東,共七批次船運。至1953年6月28日,管訓總處在列32 457人,除千余人自愿留越外,三萬余官兵眷屬及平民抵臺,分赴新地方,開始新的生活,為祖國寶島建設作貢獻。留越官兵眷民在惡劣生活環境水土不適缺醫少藥,死亡者千余人。
黃杰在越曾賦《憶江南》:“南國夢,異域莫勾留,欄外笙歌空渡曲,關山難越使人愁,月滿望鄉樓。南國夢,夜靜露華濃,壯志未酬歸未得,千愁萬緒付千鐘,獨坐月明中。南國夢,望斷是斜陽,西貢城中燈如錦,暹羅灣上月如霜,微醉立蒼茫。南國夢,長憶故國秋,何日金陵逢故舊,秦淮河畔月當頭,橫笛泛中流?!睂ψ鎳胶庸枢l眷戀情深。
黃杰回臺受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信任,為臺灣北區“防衛部司令官”,升“陸軍總司令”,晉銜“一級上將”。又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國防部部長”諸要職。(作者為離休干部)
(責任編輯楊繼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