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聽說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進一步提高聽說能力,進一步增強語感,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廣泛的閱讀。閱讀的內容包括各類短文、小說以及各類報刊、雜志等。只有通過長期不斷的積累,外語水平才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心理素質
隨著近幾年高考閱讀難度的增加,生詞量增多,許多學生對閱讀有一種畏懼感。他們在閱讀時總覺得無從下手,特別是看到較長的文章和復雜的句子而且生詞較多時,他們不能熟練地運用閱讀技巧。因此,培養良好的閱讀心理素質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做閱讀理解是要靜下心來,遇到生詞時,要通過上下文和整篇文章的內容猜。猜測詞義也是一種閱讀技能。閱讀中常出現生詞:一種是學生的語言知識欠缺產生的生詞;一種是閱讀任務設置的生詞,考查學生推測詞義的能力。猜測詞義要依據上下文,盡可能多地掌握文章的內容,不要慌亂。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慢慢培養學生的閱讀心理素質,把握好做題的技巧和時間,既要把題做完還要保證準確率。
二、注重閱讀材料的選擇,從難到易,逐步加深,以培養其閱讀的信心
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閱讀中豐富閱讀體驗,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事故、寓言、幽默小品、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在閱讀教學的較高階段,通過增加閱讀量,讓學生閱讀一定數量的學科性較強、富于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加深拓寬內容,使之“英語化程度”在兩方面得到和諧平衡的發展。
三、強調閱讀速度,抓住閱讀重點
在考試中要求在有限的時間讀完大量難易不等的閱讀材料,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抓住閱讀的重點,提高閱讀的速度。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通過大量系統的訓練,提高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做閱讀理解時,不管是考試還是練習,學生們都應帶著問題快速瀏覽從中尋找答案。如果閱讀文章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出現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對文章沒有整體把握,結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要學會猜詞。如果一遇到生詞就查詞典,這樣會影響閱讀速度。另一方面,一個單詞往往會有許多意思,有時不聯系文章特定的情景,很難確定生詞的確切含義。學生們可以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等規則去大膽地猜這個生詞在文中可能是什么意思。如能猜中詞意,那么學生會對閱讀英文文章興趣倍增,會有成就感。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文章的標題,通過題目猜想正文內容;注意每段文字開頭的引入句和每篇文章的最后一段。為了更進一步地理解文章就需要找出主題句。主題句一般位于句首,有時會出現在句中或句末,把握好主題句能更好地理解全文。主題句是每段的關鍵內容,如能正確把握,對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時間的工程,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注重平時積累,提高閱讀水平
在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們不僅要擴大閱讀量,而且要背誦課文的精彩段落。學生們上早自習時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幾段反復朗讀直至可以復述或背下來,如能長期堅持,必定會有大的收獲。經常背課文可以增強英文語感,有了強烈的語感,閱讀理解能力會不知不覺地慢慢提高。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開拓思路,還有利于學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如愿以償地提高英語水平。
總之,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而能力提高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遵循教學規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有選擇地授之于學生知識與方法,使學生達到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度的有機統一,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北省藁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