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的教學任務要重視“理”,達到“化”,把平時一個個課時所學的知識從新的角度,按新的要求進行梳理,組織練習,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通過歸納、總結,使之條理化、系統化,最終達到濃縮化,讓學生在完善認知結構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發展數學思考,領悟思想方法,提升數學素養。
一、激活知識儲備,扎實進行基本訓練
復習課的基本訓練要抓住這一單元的要害,突出重點,為下一步知識的梳理做好思維、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將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激活。同時也是對學情進行一個初步的摸底,對重要的基礎性知識做好查漏補缺,切實做到舊知要爛熟,力求熟練、準確、快捷。
二、激活認知結構、系統整理、實施精加工
復習不是簡單地再現舊知識,而是要通過對舊知識的系統整理,給學生以新的信息,引發新的思考,促進新的發展,特別要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編碼,對自己的認識結構實行精加工,使平時所學的“分散、零亂、細碎”的知識點,結成知識鏈,形成知識網。
三、綜合訓練,活化認知結構,催化知識結構化的形成
復習課的練習區別于新授課的鞏固練習和練習課的針對性練習.復習課的練習重在體現綜合性、開放性、多變性,要能進一步體現知識間的縱橫聯系,而且要加強對比、辨析,促使學生認知結構“融會貫通”和“精確分化”,提升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所以,復習課的練習提升應根據本節課的復習目標。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思維含金量的習題,不僅要做到層次清晰、結構合理,還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不同知識基礎進行不同的練習設計,同時要處理好坡度和難度、數量和質量間的關系。
1.設計針對性練習,抓住關鍵,重點突破。在課堂教學中,對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內容,設計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練習,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辨容易混淆的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2.通過一題多變的練習,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變通力。
3.通過設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的綜合復習題,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通過復習所建構的結構化知識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關鍵是看學生能否合理有效地將它運用于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因此,復習課的練習設計必須聯系實際,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問題中。
四、自主總結,自我反思、成果共享,使知識濃縮化
復習課的總結與新授課、練習課相比較.更著重于概括性和整體性。在設計時,要使前3個階段的內容條理化、系統化之后,通過系統性總結,畫龍點睛,提綱挈領,濃縮成“板塊”,使知識進一步概括、深化。
數學復習課是一片需開墾的地帶,只要我們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復習課就會越來越精致,越來越充滿活力。
作者單位:饒陽縣北空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