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生毒品預防覆蓋了大多數易染毒對象,因而禁毒教育教學是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進一步加強學校毒品預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該項工作的實效性,是一項十分緊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對青少年吸毒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學校的毒品預防方法進行了概括和分析。
關鍵詞:禁毒教學 毒品預防
一、引言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禁毒斗爭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興亡。”部分學校基于升學壓力和在校學生吸毒情況不突出等原因,尚未將毒品預防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以致形成在校學生吸毒人數少,一旦輟學、離學或失學步入社會后,容易受到誘惑或欺騙而沾染上毒癮的奇怪現象。從而,直接導致了我國新生吸毒人員始終處于逐年增多的嚴重后果。因而,加強對青少年群體的預防教育是減少新生吸毒人員的關鍵性措施。
二、學生吸毒原因分析
(一)主觀方面
1.對毒品缺乏正確的認識
青少年因為心理發育不成熟,頭腦比較簡單,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也比較差。因此,有些青少年由于沒有或嚴重缺乏關于毒品知識的認識,導致判斷失誤而發生盲目吸毒。
2.受好奇心的驅使
昆明公安局強制戒毒所曾經調查過205名25歲以下的戒毒學員的吸毒原因,結果因“好奇”吸毒的約占70%。每一個因“好奇”吸毒成癮的青少年,最終演繹的幾乎都是一出人生的悲劇。
3.不正常的逆反心理
據一項對60名女性的吸毒原因調查,6.6%的吸毒者是在逆反心理情況下染上毒癮的。還有一些女青年因戀愛對象吸毒,當與戀人在一起時,不僅得不到對方的愛護與關心,反而各方面受連累。如朋友、同事瞧不起,在單位受歧視,毒友到單位和家里糾纏要錢要物,和男友發生性關系后被拋棄,父母對自己交友不慎的指責等等,使這些女青年對生活喪失信心,產生逆反心理而走上吸毒的道路。
4.受挫后逃避現實
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離異、家庭關系緊張、學習壓力大、師生關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業等不順心的事引起精神苦悶,情緒低落,試圖以吸毒麻醉自己。這種不積極的心態,其結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車”。
5.受同伴或朋友的誘惑
一些青少年選擇朋友時,沒有正確的標準,良莠不分。同時又沒有自己的主見和立場,盲目地從眾,當聽別人說“別人都吸”或者“這東西感覺很好”“它能給人靈感”等話時,很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而沾染毒品。所謂從眾,就是人家怎么干,自己就跟著人家怎么干。青少年喜歡從眾,以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著吸了。許多青少年都說“我是看別人吸,自己才吸的。”
(二)客觀方面
1.不良的家庭環境影響
家庭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兩類家庭的青少年吸毒率高,一是家庭關系緊張,動蕩不定,經常發生激烈沖撞和矛盾的家庭;另外一種是成員關系松懈,或已經分裂成殘缺家庭,成員之間漠不關心。
2.學校教育管理的失誤
部分學校基于升學壓力和在校學生吸毒情況不突出等原因,尚未將毒品預防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對該項工作缺乏緊迫感;即使已經開展了該項工作,大多也都停留在應付上級,應付教育檢查的形式主義做法上,缺乏深入性和實效性;這樣的教育很難在青少年學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談不上讓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以致形成在校學生吸毒人數少,一旦輟學、離學或失學步入社會后,容易受到誘惑或欺騙而沾染上毒癮的奇怪現象。從而,直接導致了我國新生吸毒人員始終處于逐年增多的嚴重后果。
3.社會因素造成青少年吸毒
社會上存在不良風氣使得一些人感到精神空虛,理想觀念淡薄,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片面追求高消費和冒險刺激的生活方式。從社會環境方面看,宣揚淫穢、迷信、暴力的書刊、錄像制品,和一些媒體對畸形怪誕的消費、生活觀念的不恰當宣揚,也是造成吸毒現象日趨嚴重的重要原因。
三、學校預防毒品措施的淺談
(一)提高青少年對毒品的正確認識
從根本上講,增強學生對毒品危害的認識就是要通過反復的教育使他們真正全面而深刻地意識到毒品的危害,從心底里拒絕毒品,把毒品當作是他們人生之中最大的敵人而與之進行堅決的抗爭。
在課堂化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實施:(1)集中教學。對所有學生進行毒品危害常識性的教育,教育的內容包括毒品的類型及成癮機理、毒品對人身心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吸毒型罪錯矯治》課本中相關的內容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對毒品的認識有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了解。(2)分組討論。按照宿舍、小組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的題目:《毒品的對個人身體的摧殘》《毒品對人精神的危害》《毒品對家庭的危害》《毒品對社會的危害》《吸毒行為能否自我控制?》《毒癮為什么難以戒除?》等,通過討論,不但可以使其本人對毒品的危害體會更加深刻。(3)開展辯論會。為了增強學生對毒品危害的認識還可以就某些專題進行辯論,如:《毒品是否能夠戒掉?》《吸毒是否只是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毒品是否能夠解悶、治病?》等,通過專題討論,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能夠更深入地、專題化地探討毒品對個人身心、家庭、社會的嚴重危害,使學生對毒品的認識向深度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對毒品認知上的誤區,真正能夠把毒品的危害時刻記在心里,增強對毒品的抵御力,主動地遠離毒品、拒絕毒品。
(二)學校要做好家校互動
1.學校在新生入學一個月內要掌握涉毒家庭的學生,并對其在學習和生活中予以適當照顧。對有家庭成員吸毒的學生要實行定期家訪制度,每學期家訪不少于2次,努力通過學生和學校的力量促使涉毒人員早日戒毒。
2.鼓勵學生通過學校的毒品預防教育,將禁毒知識向家庭成員及其他熟識人員傳播。
(三)提高學校預防教育成效
教育是根本,是超前的預防。學校是預防青少年吸毒,培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陣地。但是近幾年學校教(下轉第174頁)(上接第173頁)育普遍存在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只強調升學率的現象,加之教育制度上某些環節缺陷,使一部分青少年過早離開學校走上了社會,而社會又無法提供就業機會,致使一些青少年在空虛、無聊和家庭、社會的壓力下,為尋求刺激或受他人引誘而染上毒癮。因此,學校應完善教育體制,從小學開始抓,形成制度化和經常化,使青少年充分認識吸食毒品不僅是違法行為,而且是摧殘、毀滅自己。要幫助青少年識別毒品、抵制毒品的知識和方法,防止青少年由于好奇無知而受到毒品的侵害,增強免疫力,這對預防和減少新吸毒人員,建設防毒遏制系統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單位:溫州市瑞安飛云鎮飛云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