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德育滲透。只要注意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注意拓寬學生視野,積極開展數學活動,聯系生活實踐,就一定能發揮好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德育作用,收到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德育滲透
初中數學教學中,新課改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明確要求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貫穿于數學教學之中,發揮好初中數學的德育教育作用。筆者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一、挖掘德育因素,進行內涵滲透
在我們使用初中數學教材中,因為有數學學科的特點,教材中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內容并不那么顯著,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深入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數學知識的內在分析中。例如我在講解“勾股定理”一節時,就搜集了很多的國內外相關資料。西周的商高在發現這個“定理”時,要比歐美各國家早近五百年,讓學生們了解我們祖國古代數學的輝煌,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諸如這樣的數學史教育,我就經常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滲透,這樣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的同時,也對學生加強了德育教育。
不僅在教材上,在我們平時練習的題目中,我們也可以在充分運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礎上,將它們適當加以拓寬、加深,進行德育滲透。比如在教正負數時,就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學生家庭中的一些看得到摸得著的數據,讓學生進行對比練習。這樣一方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透過家庭的變化,看到了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拓寬學生視野,進行知識滲透
科學技術在迅猛發展,作為基礎學科——數學同樣需要補充新鮮的血液,更新陳舊的信息。新課標要求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明白學無止境。
如在學習一些分數應用題時,在設計題型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產量依靠科學技術逐年增長,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制度的優越性。在涉及到一些面積計算時,可以讓學生看地圖,看看我們的家鄉有多大,中國有多大,使學生懂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國家,要使祖國富強,需要大家去努力學習。
三、積極開展活動,進行活動滲透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還可以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我們可以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資料,從中讓學生受到教育。如有一次在講“同類項”這節課前,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數學活動:
1.讓幾位學生拿著紙板站在講臺上(紙板上寫著xy,-y,-3.5等單項式),然后將另一些寫有單項式的紙板發給其他學生,讓他們上講臺根據單項式的特征來找朋友。
2.讓學生思考:你找朋友的依據是什么?
3.我就揭示“同類項”,然后師生共同給同類項下定義。
在講明多項式的定義之后,我還讓學生明白朋友的重要性,進一步讓學生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
另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數學知識競賽、數學家故事比賽、數學趣味問答等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在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
四、聯系生活實踐,進行實踐滲透
初中數學中的德育滲透,既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更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否則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任何學科的教學都應從研究學生的心理著手,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更應立足生活實踐,充分把握好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效果。
如我在上八年級平方差公式時,我首先是出示了一道這樣的問題作為引入:小明去市場買糖,這種糖每千克9.8元,他買了10.2千克糖,給售貨員應該給多少錢?就在售貨員用計算器算錢時,小明一下說出了應該給99.96元錢,售貨員大吃一驚,結果她算出來和小明說得一樣。然后我就問同學們小明是不是很聰明,同學們都說是,我說小明為什么算得這么快并不是比你們聰明很多,而是用的是我們今天所學得知識來算的,你們學完也會和他一樣聰明的。學生瞬時對這節課有了很大興趣,聽講也很專心,這節課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也達到了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目的。這樣把所學新知識同學生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明確了實踐的重要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只要認真貫穿新課改理念,充分利用數學的學科特點,深挖初中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和諧統一,使數學知識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就一定能提高教學質量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肖成全.有效教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2]陸書環,傅海倫.數學教學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作者單位:廣西宜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