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記得好多位著名教育專家都曾經說過:“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至于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很好的促進和提高作用的。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下面來具體談一種。
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當學生思考碰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不愿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他們探討的興趣;當學生滿足于自己能從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時。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經常性地提醒學生,或結合教材,開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準。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有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風景秀麗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三、課內外結合式閱讀教學
“語文小世界,生活大世界。”語文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寫照。日記、課外生活(包括家庭生活)不但可促進對課文內容、思想的學習把握,相反課文的閱讀也可指導日記寫作,也可指導學生的課外生活(家庭生活)。比如《桂林山水》寫山與水的部分結構清楚,層次分明,內容生動形象,因此可根據此處的結構清楚、層次分明的特點,指導學生結合課文的閱讀,并注意觀察自己的生活,模仿寫作有關日記。
四、閱讀材料的利用
形式多樣、難易適中、富有趣味的閱讀材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自覺地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多層級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得到知識的滋養、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課外延伸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選材工作,根據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材料。
總之,閱讀教學在現代語文教學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搞好閱讀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所以,教師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饒陽縣留楚鄉合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