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兒聲樂教育作為培養青少年審美意識和能力的重要的一環,可以從小提高少兒的生理素質。傾聽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有效手段,教師如果善加利用,根據學生的特點,在傾聽中通過種種藝術化的策略和手段加強學生的興趣,打消學生顧慮,使聲樂教育成為教師和學生共渡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
關鍵詞:少兒 聲樂教育 傾聽藝術
一、少兒聲樂教育中的傾聽藝術之原則
顧名思義,少兒聲樂教育工作中的傾聽的原則是指聲樂教育工作應立足于學生實際的知識和智能水平,用耳聽內容,更用心“聽”情感。其內容、形式和方法應是少兒可以接受的,在教育實踐中,要以辯證性的手法,貫徹和落實好這一原則。
1.耐心原則
教學中,溝通無時不在,教師就少兒聲樂表演中通過傾聽有效地從學生的歌聲、眼神、氣息中提煉出自己所要的信息是至關重要的。傾聽是一種交流,更是一門藝術,傾聽如同一次心靈的交流與碰撞,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但少兒聲樂表演時,教師應耐心傾聽其演唱,不輕易打斷學生,以免打擊學生自尊心。更要用心傾聽,適時回應,以引導學生的注意力。
2.投入原則
眾所周知,情到深處難自禁。少兒聲樂教育工作中,當教師全心投入到與學生的交流之時,情感的碰撞會導致雙方肢體語言的外在詮釋。傾聽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將有意與無意相結合,從學生的語言、表演、歌聲中,傾聽出學生獨到的見解,傾聽出學生豐富的情感,傾聽出學生的困惑,傾聽出學生的思想,傾聽出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反之,如果缺乏投入,泛泛即止,只能停留于表面,無法觸及學生心靈深處的真實世界。
二、少兒聲樂教育中的傾聽藝術之手段
1.微笑傾聽
孔子曰:“親其師,則信其道。”在聲樂表演中,教師的微笑即是對學生的肯定,學生也會感覺到老師的和藹可親,也因此,愿意聽老師的話,愛聽老師的話。多一點微笑,學生就能在原本枯燥的聲樂教育中樂于接受和理解老師的工作。
2.贊美傾聽
善于贊美別人的長處是一種美德,面對出現問題的學生,要善于營造寬松和諧的交流氛圍,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和贊美,即便學生(下轉第28頁)(上接第27頁)犯錯也應語氣婉轉,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并有改正錯誤的機會,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正確引導少兒聲樂教育的效果。多一點贊美就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今全社會的共識,少兒啟蒙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石,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而言,少兒聲樂教育不僅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本處理教材,設計歌舞,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使少兒學生愛聽、愛看,為素質教育的實現從小打下良好的基礎。總而言之,少兒聲樂教育應從學生為本的角度研究課堂設計,通過藝術化的傾聽使課堂教學更能引起學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共鳴,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期達到少兒聲樂教學應有的目的。這不僅是素質教育對少兒聲樂教育的外在要求,也是少兒聲樂教育靈活運用傾聽藝術的內在保證。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