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要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由此進一步培養其語文能力。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講課的聲音富于變化,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變化音量。課堂上講重要問題時,我不同于其他的教師用極大的聲音,而是用極小極輕的音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語速變化。語速的變化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陋室銘》這篇課文,可用12秒讀完,也可用92秒讀完,前后相差很多,但都具有不同的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另外,有時上課,我故意用最快的速度向學生提問,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講課時穿插精彩的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文,我們可以從唐代影響較大的歷史事件“安史之亂”的故事講起,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懂得詩人“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的原因,在有文章的結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揭示出文章的中心,這種能夠激起同學們濃厚的興趣。
三、采用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幻燈片以及多媒體等現代電化教學手段能打破時空限制,展現宏大與細微,“觀古今于一瞬,撫四海于須臾”,讓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來,動起來。有利于引起審美愉悅,增強學習興趣。例如《蘇州園林》的教學,單靠課堂講解容易陷入枯燥,學生也會感到無聊。因此,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了許多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按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等分門別類,制作成課件,在上課時邊講解邊演示,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為了使學生對語文學習更有興趣,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也并不是一定要把課文制作成課件,有時直接利用VCD播放碟片,只要引導好,同樣會有很大的收獲。
四、多讓學生發言,制造成功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師:“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乏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因此,教師應充分尊重并倡導學生應用問題中的求異思維,多多肯定和鼓勵學生,讓他們充滿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當中。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對于學習效果有著重大作用。教學實踐證明:興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的參與熱情。因此,作為教師,就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生動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教學媒體,使學生每一天、每一堂課都能感受到一種全新的氣息,使學生充分享受知識所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
作者單位:饒陽縣里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