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習是中學階段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不少學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是擺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除了學習環境、教學內容和教學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學們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和改進學法,本文就此問題談點看法。
數學知識的學習,單靠認真聽講、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學會讀書,掌握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以培養索取知識的能力,乃是當今青少年學習中十分重要的任務,只有憑借著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在學習中尋求到偉大的科學真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古人說:“受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也就是這個道理。要提高數學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應把握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課前認真預習
在預習過程中,邊看、邊想、邊寫,在書上做適當的批注。對于有些例題,則是仔細審題,試著在練習本上做一做,再翻開書對一對,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不足,及時檢查預習的效果,強化記憶。同時,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不理解的問題,便于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提高課堂效率。做好數學預習,就是要搶在時間的前面,使數學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預習抓的扎實,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第二步:上課認真聽講
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數學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根據數學教學大綱的規定一個學生在中學上數學課的總數大約有五千多節。把每節課四十五分鐘積累起來,這將是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好的成績,首先必須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提高聽課效率,聽課時應做到以下四點:
1.帶著問題聽課。
2.把握住老師講課的思路。
3.養成邊聽講、邊思考、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
4.踴躍回答老師提問。
第三步:課后及時鞏固
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復習,真正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首先課后要復習教材,抓住基礎知識;嘗試回憶,獨立地把老師上課的內容回想一遍,養成勤思考的好習慣;同時整理筆記,進行知識的加工和補充;另外,針對每天所學內容,多練題,勤鞏固。課后還要看參考書,使知識的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第四步:正確對待作業
首先我說說究竟為什么要做作業?作業的主要作用有:
1.檢查學習效果。
2.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提高思維能力。
4.為復習積累資料。獨立思考、認真完成、理解提高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
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好作業呢?首先要把預習、上課、課后復習銜接起來;其次是審題、要善于分析和理解題目。審題是非常重要的,怎樣審題呢?
1.要看得(理解)準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要善于解剖,深刻領會其中含義。
3.要把握聯系,運用相關知識解之。
第五步:課外涉獵要廣博
課外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踐密切地聯系起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數學知識的眼界,拓寬思路,激發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與習慣,增長數學才干。這也就是常說的:“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
總之,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敗不餒,勝不驕,養成積極進取、不屈不撓、耐挫折的優良心理品質;日積月累,定有可觀的進步。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