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的動作示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示范能加快學生對運動的記憶,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那么有效的示范是什么樣的呢,如何進行有效的示范?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的示范是形成動作表象和動作概念的重要手段,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示范的特殊功能。
一、示范要準確
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動作技術要過硬,并且應是動作的典范,準確的動作示范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動向思維,從一開始就能受到教師嚴謹規范的感染,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標準的動作概念,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應采取相應的示范方法,讓學生在觀察中掌握整個動作的要領,然后結合教學要求把動作分解,讓學生看清楚看懂為止。例如:在教學“跳遠”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動作分解開來教學:1.助跑:助跑時要求學生觀察助跑的節奏和步幅。2.起跳: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快速有力的踏跳。3.騰空:要求學生觀察收腹抬腿。4.落地:要求學生注意觀察雙腳落地,屈膝緩沖。做完分解動作后,可以給他們把整套動作再做一遍,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在練習教學中,還要注意糾正錯誤動作,當發現錯誤動作時,教師切忌自我表演,要耐心地進行講解。必要時還要進行正誤對比示范,找出錯誤的出處,使學生有意識地糾正錯誤,準確地完成整套動作,從而提高學習動作的技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同一示范要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而讓學生有重點地觀察
并非準確的示范達到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的唯一指標。筆者認為同一個完美準確的示范可能因教學目標的不同而顯示不同的功能,所以示范還要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而設,教學目標不同,示范的功能也發生了轉移。以前滾翻為例,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老師做的標準動作都是一樣的,但不同的階段,學生學習的目標是不同的。如在泛化階段,要求不粗略掌握動作,只要求學生能團身蹬地翻轉就可以了;而在鞏固與提高的階段時,學生觀察的重點是動作的精細程度,如翻轉的姿態、翻轉時腿要有一種伸直的過程等。而在自動化階段就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動作的節奏與連貫性。
三、注意示范進機的把握
示范時機存在多樣化,時機不同,也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所以老師要根據示范的目的而選擇合適的時機。示范的時機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可能是在學生在練習之前給予示范,使其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第二種是先讓學習者根據某種簡單的言語講解進行嘗試錯誤的練習,然后給予示范,其目的是先讓學習者形成初步的協調能力。在提倡探究學習的新課改時期,第二種示范時機也大有研究之處,雖然在教學中多走一些彎路,但學生能親身體會到運動技術是自己努力得到,記憶更加深刻。所以,第一種示范時機與第二種示范時機相結合運用為好。
四、示范要與講解相配合
講解、示范二者的結合可以加強兩種信號系統的協調活動,有利于準確的、穩定的動作表象形成。如何結合則要視具體的技術動作學習內容而定。如果強調技術動作的結構及其活動方式,則應以示范為主,講解為輔,講解時提示觀察要點。如,體操的一些杠上動作的練習,如果強調學習運動技術的法則與原理,則應以講解為主,示范為輔,以示范印證講解。再如,足球“香蕉”球的踢法,則多以示范為主,以學生觀察老師的動作為主,以講解為輔。
五、示范要根據體育項目的需要而定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示范方法在不同的運動項目和不同的教學階段是有所不同的。運動項目的結構的復雜程度,項目對身體生理結構的不同要求,項目的完整性等,要求示范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復雜的運動項目可以進行分解示范,對運動環節連貫性強的要完整示范等,展示在學生面前的示范應該是完美的,在不同項目技能學習的其他各個階段也應根據需要來給予必要的不同形式的示范。
總之,動作示范在體育教學中是絕非一般的一環,是體育教學的主渠道,它是通過教師的具體身教,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烙印,建立正確的概念,最終實現動作行為的內化,相信只要我們理解了動作示范的重要性,掌握了動作示范的要求,一定會使我們的體育教學更加得心應手,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瑞祥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