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在課外時間里汲取大量知識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深化,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啟迪思維、提高能力、陶冶性情。課外閱讀也是學生走向社會,培養自學能力的基礎。事實證明,優秀學生的語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課外,許多專家學者,他們杰出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也主要是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得的。教師必須大膽改革閱讀教學的面貌,想方設法將學生領到快樂、自由的精神王國。要重視課外閱讀活動,切實把課外閱讀活動工作搞好,讓其發揮實效。那么如何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呢?
一、加強課外閱讀目的性指導
只有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才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自覺能動性,讓學生讀有所獲,讀有所感,讀有所思,讀有所悟,讀有所進。
培養學生健康閱讀的關鍵,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心誘因和興趣。并加強思想引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圍繞“讀書與成才”開展專題學習,討論和交流活動,提高認識水平。如介紹名人故事:著名詩人蘇阿芒讀了《貝多芬》后確立自己信仰和奮斗目標,他說:“《貝多芬》是我少年時代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發明大王愛迪生年輕時下決心讀完圖書館里所有藏書,日積月累達十五英尺高,后來一位學者對他說:“你這種閱讀會浪費精力,經濟實效的閱讀方法有一定的目的,再去選書讀”。為發明電燈,他多方搜集有關資料,筆記達四萬多頁,愛迪生碩果累累更得益于他有目的性讀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可以從名人讀書格言和讀書故事中受到啟發熏陶。
要給學生推薦一些有益的、比較好的讀物,或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需要介紹要讀的書目,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去讀。指導學生閱讀,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如常用瀏覽法、略讀法、精讀法,讓學生邊讀邊思考。
課外閱讀時間、地點靈活性很強,學生也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使規范和指導工作有一定困難。教師要采取進一步方式從宏觀上指導學生。在一定的目標的指引下,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去閱讀。如在一周之內,幾天之內去閱讀完內容,合理的安排進度,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切不可搞持久戰,那樣會給學生一種“馬拉松式”的松散感覺,弄得學生筋疲力盡,收獲卻不大。我在實踐中,一般要求學生在一個星期內完成要讀的內容,提前讀完的可和其他的同學相互交換讀本去讀,盡量提高讀書的效率,提高讀書的質量。另外可以制定表格,讓學生在讀書中填寫,一定時間搜集起來,看誰的收獲大,效果好,并對出色的進行獎勵,以提高其積極性。如在實踐中,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心得拿到班上交流,評出優秀的,供大家參考學習,彼此交流經驗。這樣一來會使學生有興趣去讀,讀有所獲。制定課外讀書情況表時,填寫內容包括書刊名、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目的、內容及感想。
二、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緊密結合
課堂教學有系統性科學性,課外閱讀在教材系統性基礎上作面的拓展和點的深化。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教學為輔,兩者有機結合,互相影響、促進。如學了一組說明性文章,啟發學生找來商品說明書來讀一讀,看看是怎樣介紹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在“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單元,引導學生搜集圖文資料,了解中國昔日的恥辱和今日的強大。這樣,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地了解課外知識,可以鞏固加深課堂效果。
三、課外閱讀與寫作活動相結合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閱讀目的是為了有用,寫作又能促進閱讀,兩者緊密結合,使課外閱讀更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
徐特立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讀書筆記,使其學會閱讀,在讀中學,在學中讀。詳讀應該是那些第一流的書,能夠發展自己特長愛好的書,從內容到細節都不放過,對精華部分作摘錄,略讀只要達到開闊眼界就行,大多數課外書都屬于這類。我在實踐過程中,還讓學生寫讀后感,去完成周記,學生不會覺得周記無所可寫,又及時強化了所閱讀的效果,寫出了學生的感受和見解,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效率,克服了學生閱讀的盲目性、無味性、片面性。否則,學生只是為“讀”而去讀,收效卻不大。
課外閱讀活動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所推薦的讀物可以圍繞某種寫作目的,應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不能盲目地讓學生去讀。如在小學中高年級給學生推薦一些趣味性,知識性比較強的讀物讓學生們閱讀,以長其見識,開闊視野,達到積累。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會大有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按學生的不同層次水平去選擇讀物,以適合他們的不同的品味要求。
四、檢查、講評學生的閱讀效果
只有對學生的閱讀適當地進行檢查督促,才能激勵其不斷上進,認真對待課外閱讀,堅持不懈地自覺地去閱讀。正如演戲一樣,沒有觀眾的戲是無味的,多評多議,且是集體性的評議,會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知曉自己的不足,有足夠的興趣去閱讀,完成每一次閱讀的內容,如在實踐中,定期舉辦讀書筆記交流會,讀書報告會等,讓學生知不足而后學,有興趣而思進。
總之,課外閱讀活動要把知識性、趣味性、靈活性、教育性結合起來,采取各種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他們的特長。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適度適時地輔導,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去閱讀,并聯系學生的寫作實際,加以講評,使課外閱讀發揮出應有的功效,真正讓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讀好書,好讀書,不斷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省中江縣繼光鎮藍劍希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