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開放式音樂教學的意義就在于為學生和教師呈現廣闊的精神世界和發展空間,重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知識的意義和音樂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自主地提出自己發展的目標,關注和利用各種可提供自身發展的音樂學習資源。
關鍵詞:小學 音樂教學 開放式
開放式音樂教學主要是指以師生共同營造開放的音樂學習世界為途徑,以學生獲得主動發展為目的的音樂教學活動。這種“開放”不僅包括音樂教師教學思想、教育觀念的開放,學習時間、學習空間、學習內容的開放,更包括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習體會和學習感受的開放,學習決策過程的開放和音樂學習環境的開放。它是以學習者為本位,重視情境布置、多元評價的學習方式。
一、“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開放式音樂教學就是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以人文為主線,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其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為學生所熟悉、所了解。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音樂學習空間,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引導學生喜歡音樂,并對之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上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使音樂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學生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振興。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為了學生,教師也正是從這種境界中獲得快樂與幸福。因此,認同“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是順理成章的。
二、個性化的教學理念
開放式音樂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學生情感的抒發和個性的張揚,良好的開放式音樂課堂應是學生個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與創造力馳騁的場所。教師應善于體會蘊藏在學生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動性發展潛質,“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孩子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朝前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選擇,善于表現,使其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三、綜合化的教育理念
開放式音樂教學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實踐證明,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所接受的音樂教育的廣度與深度較大地影響著其他素養的提高與音樂能力的發展。因此,開放式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勢,對各種影響音樂教育的因素都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四、教育公平的理念
開放式音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它不是由國家、學校或教師獨自包辦的課程,而是由校長、教師、學生和課程專家、家長等共同參與的民主決策的過程,因此要求人們都有平等地民主參與課程開發的權利。另外,開放式音樂教學在開放時間、空間和課堂組織形式上把層次不同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形成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青岡縣教師進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