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教學強調以任務為中心,以完成任務為目的,以學習者的實踐活動為手段,盡量營造一種最接近社會生活環境的語言交流場景,從而增強了語言的實效性。
一、英語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特點
任務型教學會使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能自然地、有意義地進行目的語的習得,因此這種教學法就具有目的性、主體性、交際性、合作性和生活性等基本特點。
1.目的性
任務型語言教學中的任務是學生為了實現學習目標而進行的有明確目的的各種各樣的活動,它有明確的目的性。
2.主體性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教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料和語境,由學生自己進行意義的建構,而不是令其接受現成的知識。
3.交際性
任務型語言教學中任務的運用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的交際化,對于提高學生的交際素質和交際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4.合作性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中,很多任務都是通過分組或分小隊合作完成的,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得到了培養。
5.生活性
教師根據真實的英語教育因素,在設計任務時給學生提供明確的、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景和語言形式。語言情景和語言形式要符合語言交際功能和語言規律,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語言。
二、英語教學中任務設計的原則
任務型語言教學特點非常符合英語課程本身的特點,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方法時任務的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并且效果如何也與其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2.真實性原則
任務型教學最大的優點是在真實的交際中應用語言。任務的設計要提供給學生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學習語言、運用語言。
3.層次性原則
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是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英語課中任務的設計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并形成由初級任務向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
4.多樣性原則
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顧及學生的心理準備狀態、個性和智能差異、生活經驗差異、家庭與文化背景差異、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特點等,以保證任務目標既具有適度挑戰性,又具有現實意義和倫理價值。因此任務的設計必須具有多樣性。
5.拓展性原則
英語教學必須注意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性。既要注意各種能力內在的系統性,又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以符合學生整體知識結構的要求。
6.過程性原則
“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學習者學會的”,換言之,語言學習不是傳授性的,而是經歷性的。所以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焦點是任務的實施、完成過程,而非量化測量的結果。
在任務型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并以學生為中心。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整體參與、相互合作的精神,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陽市赤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