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針對我國高中化學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借鑒發達國家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經驗,從關注課程的“淡術性”到重視課程的“社會性”,從以“學科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從“知識系統”TMK“多元能力”轉變,鼓勵學生在科學探究中提高能力。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理念從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學習方式,課程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反映了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新的高中化學課程能更全面地展示未來的公民所需要的化學科學素養,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更具彈性的課程結構和更豐富的課程內容,為“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化學”提供了基礎。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設置了多樣化的化學課程模塊,努力開發新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新的高中化學課程從學生以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和密切關系,新的高中化學課程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充分體現了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揮了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為教師創造性的進行教學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可以引導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立足于九年義務教育和基礎,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大方面較全面地闡述了課程目標,與原高中化學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相比,課程總目標更好的體現了對高中生科學素養的具體要求,尤其突出了后兩方面在學生未來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學探究能力、問題意識、與人合作、獲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評價、學習興趣、實踐意識、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責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標,結合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內容特點,課程的內容目標更為具體,可操作性更好,對有的課程內容分別從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體驗性目標進行了概括的描述。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它為志趣和潛能不同的學生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由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構成,必修模塊較好的體現了初高中階段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銜接,不僅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提供了基礎,而且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對高中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選修模塊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總目標下,各有側重。設置模塊內容的線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現代化學的特點,又充分體現了化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積極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在內容標準的“活動與探究”欄目中設置了大量的探究課題,引導學生運用觀察點、實驗、調查咨詢、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等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提供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結合有關線索作出假設和猜想,自主設計實驗和其他實踐活動方案,借助模型、圖表、反應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學變化過程,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努力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它的課程結構具有可靠的基礎性和發展性,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良好的選擇性、層次性、靈活的適應性、適當的綜合性和合理的均衡性。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唐坊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