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一套“五字漸進法”的教學方法,經過嘗試,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此法重點抓住五個字:悟—省—探—鉆—合,強化語知記憶能力、語段閱讀能力、寫作動手能力的培養,達到既能應付考試,又能提高能力的雙重效果。
“悟”是建立在認真預習的基礎上的感悟。通過自讀,明白哪些字形、字音、詞義、文段需要記憶,了解文章的學習目的和重點是什么,體會課文寫了些什么內容。教師不必急于評判,這樣既能保護發言者的積極性,又能讓聽眾結合別人的回答引發更全面的思考。
“省”是建立在眾多同學“悟”的基礎上,讓每一個學生再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結合別人的回答,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這時的思考比“悟”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統,有利于自學時的查漏補缺。教者這時要注意巡查,對潛能生進行個別指導,對優生輕聲提問,使學生自學時既有層次又不能有太大的懸殊,讓每個學生都充滿自信,同時也為下一步學習作準備。
“探”就是發動學生進行廣泛的探究。 由于有了前面的兩個過程,學生間相互討論就有話可說,便于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可以讓學生自行離位探究。教者此時要做到能放能收,控制好局面。鼓勵學生對爭執不下的問題舉手請教,教者及時予以分析或解答。如果發問較少,教者不時的可以拋出一些對理解課文有導向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如果教者引導得好,就會達到“場面熱鬧卻不嘈雜,思維活躍卻不渙散,目標集中卻不紊亂”的效果。
“鉆”是在教師指導下的深入理解,是鉆研精神的具體體現。對一些淺層次的問題,有了前面的自學和討論作基礎,教者只需在課堂上作些歸納和總結。對于涉及教學目的和重點的一些問題,則需要作些鋪墊,為學生架好理解的梯子,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去思考,達到觸類旁通。如果在引導理解過程中,多數學生仍抖不開包袱,教師可以對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問,并加以指導。
“合”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是各種理解能力的整合。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分析課文,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基礎知識和分析方法去獨立地閱讀理解有關語段。高屋建瓴地駕馭語段內容,了解語段闡述的主要內容、表現的主題、語段的層次、上下文的聯系、精妙的詞語、重點文句的含義及作用、重點字詞音形義、語言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的語言、論據形式、論證方法等等。如果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以引導點撥,輔之以必要的閱讀訓練,做到導練結合,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一定會大有長進。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