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年級組長是班風、級風建設的核心組織者,是鑄造學生靈魂的引路人,是學校工作的直接執行者、支持者、延伸者。他們工作的優劣,將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成效產生明顯的影響。結合多年來的班級管理經驗,我認為優秀的班主任、年級組長在工作中需做到三個字,即“勤、嚴、細”。
“勤”跟班
優良的班風、班紀、級風、級紀是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保障,而優良的班風、級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級組長勤跟班、勤管理。只有勤才能發現問題,只有勤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如學生遲到、早退、泡網吧等不良現象,都需要班主任或級組長勤懇跟班才能及時發現、充分掌握,只有掌握實際情況才能對癥下藥,從而收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如何能保持“勤”?全憑一顆事業心、一份責任感。只有對教育事業一往情深,一心撲在教育上,做到愛崗敬業,才能勤奮工作,任勞任怨,才能做到“早到校、遲回家”,無論寒來暑往、春夏秋冬、風雨雷電,始終堅持,從不改變。
怎樣“勤”?以我為例,每天工作做到“八跟”,即跟早操、跟早讀、跟晚修、跟自習、跟自修、跟課間操、跟眼保健操、跟課外活動。實際上這“八跟”概括起來就是“一跟到底,以校為家”。只有心中裝著學生,才能一跟到底;只有心中惦記學生,才能想學生所想。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勤懇工作。只有勤才能將工作做得出色,真正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
“嚴”要求
教師在嚴格要求學生時一定要講究嚴的藝術,一定要把握好嚴的尺度,具體應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理,嚴而有信,嚴而有愛”。
“嚴而有度”是指在嚴格要求學生時不能過分、過激、過度,要適度,恰到好處。所謂適度是指要與學生身心年齡特點所能接受的強度相適應。例如學生犯錯受處罰時應注意時間不能太長,強度不能過高,不要超越學生年齡、心理的承受能力,不要生硬地把嚴格要求變成處罰、體罰或變相體罰,更不能變成人身傷害。
“嚴而有理”是指在嚴格要求學生時要做到有道理、有理由、有依據,要以理服人。例如,一個女學生在宿舍偷了同學的一百元錢,很多教師找她談話她都不承認,后來我找她談話,既嚴厲地切中要害,指出她所做的事實和錯誤行為的后果,以及有關目擊證人、證言,做到有理有據,在批評她的同時又關心她,給她悔改、自新的機會。最后她流下眼淚并承認自己的偷竊行為,后來還寫了一封悔改信。
“嚴而有信”是指在嚴格要求學生時要講信用,要誠實守信。例如,要求學生準時回校,不能遲到,若學生遲到,要求學生要站在門口讀書五分鐘,這一規定一定要嚴格遵守,對任何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又如,有一次我答應要在某天下午第三節給學生開講座,那一天,我公差后從千里之外趕回來,及時出現在全班同學面前,學生大受感動,教室響起熱烈的贊許掌聲。
“嚴而有愛”是指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時要有愛心。一次,我發現一個學生泡網吧和遲到,在嚴格要求他的同時,我誠懇地與他促膝談心,并指出沉溺網吧的危害,循循善誘,真心關懷他,他感動地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最后承認了泡網吧的違紀行為并堅決改正。后來該生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細”管理
要細觀察。教師們要細心并善于觀察每一個學生,要留意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學生有沒有沉溺網吧、打游戲機、看小人書、抽煙、打撲克、賭球、穿拖鞋、涂指甲、留長發、染發、戴飾物等。
要制訂班級管理細則。細則內容應包括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鼓勵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什么該獎勵什么該懲罰等,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有細則指導和約束。
要對學生精雕細琢。班主任要了解學生,指導學生,做學生的人生成長引路人,對學生或班級出現的問題及時引導,及時解決,才能防微杜漸。對個別“特殊生”,班主任更要精雕細琢,因材施教,從學生微不足道的表情動作中把握其內心世界。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后進生也不例外。只要細心觀察,善于抓住學生在學習、勞動、生活中的某一亮點,就可以把它作為突破口,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求知欲。
在多年的班級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我靈活運用了以上“三字訣”,收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管理效果,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學校、社會的充分肯定和贊揚。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