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這是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對“語文素養”的規定和要求。我校地處東莞常平鎮,語文教師普通話水平居全鎮之首,多位語文老師在各種朗誦、演講比賽中獲得過好成績,校長胡曉燕更是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近兩年來,在校長的帶領和指導下,我們在構建小學生普通話學習評價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論文《構建小學生普通話學習評價機制的嘗試》榮獲市二等獎和省二等獎,有關課題已通過了市級申報。針對當前我校小學生語文素養的現狀,我們立足于本校的師資優勢,找到了一條構建豐富多彩的朗誦活動平臺,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新路子。
一、編寫朗誦教材
根據農村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由語文科組教師從課本外精選通俗易懂、膾炙人口的文學精品編成教材(分低年級版、中年級版、高年級版)。教材內容健康、積極向上,主要包括歌頌親情和友情、贊美祖國、熱愛自然、崇尚和平與仁愛、熏陶情操等。這些教材供學校朗誦檢測命題及師生平時教學和復習備測使用。
二、搭建豐富多彩的朗誦活動平臺
1. 組建學校朗誦社團
(1)在進行《構建小學生普通話學習評價機制的試驗研究》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校校長和聘請的兄弟學校的普通話測試員,利用課余和節假日,對我校“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的教師進行了培訓,使他們的普通話達到了一級乙等的水平。其中,語文教師有15人。有8名高年級學生在學校測試中取得一級乙等的成績,成為“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的“見習測試員”。
(2)在“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的基礎上,我們于2005年組建了“學校朗誦社團”。社團由24名師生組成,由校長任團長,獲得國家認定的普通話一級乙等水平的兩位語文老師任副團長,13名語文教師和8名“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的“見習測試員”為團員和“見習團員”。“學校朗誦社團”的老師先從各班挑選了10名普通話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并在朗誦方面對他們進行系統、全面的培訓和指導,再讓他們回到班級,協同語文老師組建班級朗誦小組并擔任組長,發揮帶頭示范作用。這樣以點帶面,普及朗誦,起到了很好的輻射作用。
2. 搭建朗誦活動平臺
在課堂教學之中,語文老師充分利用文本,結合文本的內容和特點有機地對學生進行朗誦方面的培訓和指導,同時,我們也充分利用課外的教學資源,搭建廣泛的豐富多彩的朗誦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鍛煉、展示自己的舞臺,對學生在聲音、情感等方面進行更高層次的培養和熏陶。
(1)利用早讀前的時間播放優美的古詩詞,讓全校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受到熏陶,學習朗誦。
(2)在午讀和放學后的時間開放學校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和班級圖書角,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朗誦文本。
(3)各班學生每周一輪流進行國旗下的朗誦;班級“朗誦小組”靈活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研討和總結;每周四第二課堂活動時間,“詩文朗誦小組”(分低、中、高三個小組)參加“學校朗誦社團”組織的朗誦活動。
(4)每周三、周五“紅領巾廣播站”廣播時段,輪流安排各班評選出的“班級朗誦之星”在“詩文欣賞”欄目中朗誦;每個月各級組織“詩文朗誦比賽”并評選出“年級朗誦之星”,旨在讓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由各級推選“年級朗誦之星”參加每個學期組織的全校性的“詩文朗誦比賽”,角逐“學校朗誦之星”;“學校朗誦之星”參加每學期校外組織的朗誦、演講等比賽。
三、朗誦水平和語文素養檢測內容和范圍
構建了豐富多彩的朗誦活動平臺,是否就能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檢測效果,于是我們又相應制定了朗誦的《評價標準》《檢測辦法》及語文素養《評價手冊》。
1. 制定《小學生朗誦水平測試的文本和評價標準》及《小學生朗誦水平檢測辦法》
(1)朗誦水平測試文本。根據各年級學生朗誦的實際水平,制定測試文本(分低年級文本、中年級文本、高年級文本)。文本選自我校編定的低、中、高年級的朗誦教材。
(2)朗誦測試評價標準。對普通話(30分)、聲音(20分)、情感(20分)、表情(10分)、動作(10分)、儀容儀表(10分)、配樂(加分)進行評價。具體要求為:普通話標準,語言流暢有韻味。發音、吐字正確,特別是多音多義字,古詩文中能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不讀破句;朗誦清晰完整,能脫稿。語速適當,語調生動,節奏流利和諧。根據作品內容需要,分出輕重緩急,分清抑揚頓挫,肢體語言使用恰當。抓住文章特點,用聲音直接體現文句的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圍。服裝干凈、整潔,精神面貌良好。高年級自選篇目可配音樂,朗誦跟音樂與詩文配合恰當。
(3)測試辦法。學生自測、互測與小組測、班測、校測相結合。鼓勵每個學生買錄音機、朗誦教材錄音帶,由語文教師或“學校朗誦社團”成員講解朗誦評價標準。先由學生自測,然后聽自己的錄音打分,或與同學互測互評。小組測與班測帶有一定選拔性。自測成績較好的,申請接受小組測。小組測成績好的,可申請班測。各班定期將班測中的佼佼者名單送給“學校朗誦社團”,由“社團”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分組分批進行校測。測試結果記錄于《小學生語文素養評價手冊》之中,通過校測的學生在全校張榜公布表揚。
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朗誦實際水平,朗誦篇數與要求也相應由少到多、由寬松到嚴格。
2. 制定《小學生語文素養評價手冊》
語文素養評價分為優秀(85-100分)、良好(70-84.9分)和還需努力(70分以下)三個等級,評價內容及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各單元、期中及期末語文考試成績。由語文老師根據學生考試試卷完成情況及考試成績評分。
(2)識字和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由語文老師根據學生平時作業、作文、讀書筆記、日記、課堂發言、平時交流等情況評分。
(3)學習品質、興趣、習慣、能力以及個性、人格、道德品質等。學生自評(占40%)與任課老師、班主任和家長評價(占60%)相結合。
(4)朗誦測試成績、參加各種語文方面的比賽成績。由學生自評。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