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互動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是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相互學習、共同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途徑。然而,筆者聽過很多“成功”的公開課,表面上整個課堂是熱熱鬧鬧的,師生互動交流默契,對答如流,但這些“精彩”片段卻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學生集體回答一些事實性的、記憶性的問題,這種看起來似乎很熱鬧的課堂,實際上學生的思維活動并沒有真正展開,更談不上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
一、確保時間寬度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也是確定的,實施師生或生生之間的互動,必須把教師的講授時間壓下來,把教師指導點撥的質量提上去。筆者曾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是仁愛版七年級下冊的Unit 5 Topic 2 “He is playing soccer on the playground.”初步了解該句式的意思和簡單運用后,學生漸入佳境,這位教師不失時機地安排一個游戲,讓兩個學生背對背站在講臺,其中一個挑選板書中的6個動詞的其中一個做動作,另一個學生用“Is he/she doing...?”進行猜測,有三次機會,如果猜對了,輪到他猜別人,如果猜錯了,他要配以動作正確復述那個動詞。臺下的學生做評委。這時課堂的氣氛進入了高潮,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想上臺一展風采,然而,四個學生表演后,該教師話鋒一轉:“Very good, let’s stop here, we’ll go on to listen to the dialoge.”學生們意猶未盡。盡管老師承諾:“We can play the game next class.”學生們仍然難掩失落之情。
二、落實空間的廣度
傳統(tǒng)的秧田型座位方便同桌進行交流互動,但大范圍的互動方式和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在新課標理念下產生了馬蹄型、馬蹄組合型、圓桌型、圓桌組合型、扇型、波浪型等空間形態(tài),并采取教師分配指定與學生自主尋找同伴相結合。如一位教師在教授人教版Book 1A Unit 10“Music”時,組織小組討論來完成說的任務,她將6個學生分成一組,并讓他們按照圓桌型入坐。首先她安排學生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分組討論。
Step 1: In groups of 6 form your own band.
Step 2: Decide on the name of your band and what kind of band you will be.
Step 3: Decide who will play what instrument and who will sing.
Step 4: Choose an English song for your band to perform.
Step 5: Practice singing your song to the music or read your song to the class.
這樣的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合作體驗,而該教師事先對空間廣度的預設和把握,使學生的合作可操作性強,既體現了他們之間積極的相互依賴、個人責任,還體現了學生的社交技能,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的有效參與和動態(tài)生成。
三、營造氣氛的熱度
通過唱歌的方式營造學英語的氛圍,并由此導入新課的方法,是不少教師常用的手段之一。筆者聽過這樣一節(jié)課,一位教師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下冊的Unit 8 Topic 3 “Let’s celebrate!”時,播放電影“Titanic”主題曲導入,學生陶醉在憂傷浪漫的旋律中,跟著哼唱,接著,以這首歌為話題開始了師生的互動交流,并引入新課。筆者認為,這首歌的感情氛圍與學習內容不匹配,使課文學習的過渡顯得突兀,而在后續(xù)的課文教學中,學生難以自然地進入課文學習的良好狀態(tài)之中,這種看似效果不錯的引入很容易“打水漂”。
四、把握內容的深度
筆者聽過一節(ji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的示范課,教師能很好地把握內容的深度,達到預期的目標。下面我們從他的教學過程做些分析。
Task 1: Leading in the topic by playing a guessing game.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入主題。
Task 2 : Learningmorefood
names, matching exercise and classifying the food.學生通過回憶和觀看生動的食物圖片,順利地學習了key words.
Task 3: Lead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y watching the video.播放Tom和Linda談論對食物的喜惡的錄像,引發(fā)學生的新奇感,激活學生學習target language.
Task 4: Try to know what your partner likes and dislikes by playing guessing games.教師示范,用一張紙寫出自己喜歡的食物的名字,讓學生用“Do you like...”來猜。這個互動示范提高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度。然后教師引導同桌之間進行“猜一猜”游戲。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促使目標知識的動態(tài)生成。
Task 5: Make a survey of“ What do Bill and Bob like and dislike”.學生通過使用target language和同伴互動交流完成Section A part 3 表格,并作一個匯報。
Task 6: Food survey and find your friend.教師先和一個學生進行互動示范,然后布置學生開展調查,尋找與自己有相同喜好的朋友,把課堂活動推向了高潮,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已有雛形。
Task 7: Acting. Students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in groups, and then act it out.學生由談論“食物的喜好”延伸至談論“其它方面的喜好”。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編自導,涉及的話題和內容深度令聽課的老師耳目一新。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