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講不如一趣:以情境激趣激發操作欲望
“復制與粘貼”是電腦畫圖模塊中的重點內容之一,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復制、粘貼、移動圖形的方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直接導入,講解“復制與粘貼”的意義與作用。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百講不如一趣,可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操作欲望。
1.春天到了,山坡上的樹兒都綠了,花園里花兒也開了。五顏六色的花兒還引來了色彩斑斕的蝴蝶。它們在自由自在地飛舞著……(多媒體展示,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
2.教師展示五彩繽紛的蝴蝶圖片。引導學生畫蝴蝶。
3.學生在素材上畫蝴蝶,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作品,點評。
4.激趣:同學們畫的蝴蝶可真漂亮,怎樣才能讓花園里再添上許許多多的蝴蝶呢?“克隆”是一種十分神奇的方法。請大家和老師一起走進奇妙的世界,掌握“克隆”的本領。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信息技術課。但是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愛玩游戲,或者看Flash動畫,而對信息技術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卻不愿認真地學習。因此,這一教學片段中,筆者利用媒體來創設情景,以聽覺、視覺感受為突破口,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繪畫的情境,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畫圖”程序中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展示。在此基礎之上,以“怎樣才能讓花園里再添上許許多多的蝴蝶”設疑激趣,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動手一試的欲望。
二、百聞不如一練:以任務驅動推進活動進程
“做中學”的教學策略以問題:任務為起點和主線,教學過程圍繞任務而展開。最后以任務完成或問題解決作為終結。可見,提出任務是“做中學”的一個十分重要和關鍵的要素。任務的提出可以借助于新課導入的某個環節,也可以在教師啟發、指導和引導下由學生提出,還可以由教師直接明確任務。而整個的教學活動又是以任務完成情況作為教學進程。在“復制與粘貼”教學活動中,筆者明確了兩項學習任務:一是“克隆”蝴蝶;二是移動蝴蝶。然后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師生互動、學生展示等環節,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完成任務。
任務一:“克隆”蝴蝶
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2.小組合作探究。自主運用“復制”“粘貼”命令,“克隆”蝴蝶。
3.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
(1)你認為在進行復制與粘貼時要注意些什么?
(2)復制一次可粘貼幾次?
(3)怎樣操作可以一次“克隆”出兩只、三只或更多的蝴蝶?
4.學生演示,師生點評。
任務二:移動蝴蝶
1.選擇蝴蝶位置不同的幾位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
2.怎樣讓蝴蝶飛到花叢中,讓花園變得更美麗迷人呢?請會操作的同學演示并講解具體的操作步驟。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3.指導學生選擇畫中的一只蝴蝶,將它移到花叢中。可在小組內互相幫助。或者向老師請教。教師相機點撥。
4.選擇學生做好的作品。向全班展示并點評。
在上述教學片段中,筆者針對本課的教學內容,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年齡及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等原則,設計兩項“任務”。“任務”設計能夠注意分散重點、突破難點,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突出“做中學”的基本要求,注重滲透方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中。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嘗試操作,但又不是盲目地讓學生嘗試。讓學生獨立閱讀教材,進行復制、粘貼的自主操作實踐,自己研究出復制圖形的方法,進而思考、討論,實現有效學習。在突破“移動蝴蝶”這一難點時,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享集體的智慧,讓學生體驗探究成功所帶來的快樂,充分享受創新的樂趣,既提高學生的技能。又增強學生的自信。
三、百學不如一用:以綜合應用提升實踐素養
操作學習強調身心統一活動和手腦并用。是心智與活動、經驗與思維同時并進的身心統一活動。因此。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做中學”的最高境界是“做中用,用中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復制與粘貼”教學的最后環節。筆者讓學生從以下兩項任務中自主選擇一項或兩項操作,以達到知識的真正應用。
給荒山植樹造林(復制、粘貼、移動綠樹);“拔一根毫毛,變出猴萬個”(復制、粘貼、移動孫悟空)。
1.學生自主操作,小組內交流。
2.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3.小結回顧,強調要點:在圖形的復制和移動前首先要選定。
“百學不如一用”。筆者設計了“植樹造林”和“克隆孫悟空”這兩項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基礎有選擇地操作。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將復制、粘貼、移動這幾種操作綜合使用,可以使畫面更漂亮、更合理,產生更好的繪畫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一教學片段中,筆者力求學習內容趣味化。“植樹造林”的練習與保護環境相關。學生感到特別親切,完成任務時,學生仿佛就是環保小衛士。“克隆孫悟空”的練習學生更是喜歡,教師通過歌詞“拔一根毫毛,變出猴萬個”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選定、復制、移動孫悟空,層層深入。“克隆”一個又一個孫悟空,把學生的興趣推向了高潮。讓學生伴著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克隆”不再紙上談兵。